切换到宽版
  • 2878阅读
  • 11回复

[齐鲁医院]中、美、阿三国医学专家联手 成功实施国内首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3-13
— 本帖被 欣宇 从 :: 齐鲁医院 :: 移动到本区(2015-08-28) —
中、美、阿三国医学专家联手 成功实施国内首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糖尿病治疗填补国内空白


2006-03-13 13:46
  〔本站讯〕近日,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成功为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济南出席糖尿病干细胞治疗研讨会的美国贝勒医学院王兴利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唐东启博士和来自阿根廷著名内科学教授Dr. Roberto Fernandez Vina、 Dr. Francisco Vrsalovic、Dr. Jorge Saslovasky等,与齐鲁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共同合作48小时顺利完成。此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开端,其治疗方案从治疗原则、技术等方面都处于世界最前沿。
  6例病人现正在严密的临床监测中,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到目前为止,所有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血糖稳定。
  手术之前,在齐鲁医院举办了糖尿病干细胞治疗研讨会。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齐鲁医院副院长孔北华教授,美国和阿根廷的专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齐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陈丽教授主持,张运教授、孔北华教授致贺词,王兴利教授、Dr. Roberto以及唐东启博士分别就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发表学术演讲。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其根治性治疗意味着替换已被损伤的胰岛细胞。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由于其目前较难克服的两大问题,即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使其不能广泛应用。近年来,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又开拓了新的途径。在动物研究中已证实糖尿病动物在接受骨髓干细胞治疗后自身胰岛再生,血糖恢复正常,研究提示骨髓干细胞能促进患者自身胰岛再生,骨髓干细胞能分化成胰岛样细胞并替代损伤胰岛功能从而改善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经皮插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它绕过了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两大障碍,大多数无骨髓造血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都可适用,没有了免疫排斥,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另外,在大量的动物实验中,未发现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等引起的动物死亡,未发现移植后肿瘤形成。国际合作组于 2005年1月25日在阿根廷首先应用于临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已得到至少小样本的临床证实,短期疗效显著。2005年12月,阶段性疗效观察结果首次在全美第45届细胞生物学年会上宣读,这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根治的希望。

{作者:杨玫玫 来自:齐鲁医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山医
发帖
10
啄木币
199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5-02
这种手术在美国和欧洲都是禁止的。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5-02
引用第2楼山医2006-05-02 21:07发表的“”:这种手术在美国和欧洲都是禁止的。

他们禁止我们搞的事情很多,我们禁止他们搞的事情也很多。
离线山医
发帖
10
啄木币
199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5-03
引用第3楼merck2006-05-02 21:19发表的“”:他们禁止我们搞的事情很多,我们禁止他们搞的事情也很多。

果然是无知,所以我无畏。
中国永远不缺人。
离线lesser
发帖
54
啄木币
261
鲜花
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5-03
还美其名曰填补国内空白?!
我可目睹了那些牺牲品的痛苦,哎..........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5-05
现在想到国外发文章的时候要求医学伦理委员会或者生物学伦理委员会,我们这里的伦理委员会应该属于医务科之类吧,或者党务机关。因为我们医学伦理学的导师是医学院的书记。
感觉和国外不是指的一码事。

其实楼顶的实验也不算很过。北京做的很多临床试验就是靠免费用药,给国外药厂招募志愿者(试药员)。同样的试验拿到国外,成本很高,而且所需的赔偿,保险等等都很繁琐。中国做此类东西就比较省钱,患者很多知识不够,很多文件盲目签字,贪图免费治疗,牺牲了自己的很多利益。

以前电视台播过浙医郑树联合韩国一家公司做人参抗肿瘤实验,到农村推广,结果可能因为适应症不合适,一些高血压患者死亡,最后没什么说法。

国内相关领域不规范的太多。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5-05
引用第4楼山医2006-05-03 14:41发表的“”:果然是无知,所以我无畏。中国永远不缺人。

楼上理解有点问题!
离线山医
发帖
10
啄木币
199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5-10
很简单
谁能给这种治疗找到control(对照)?全世界谁敢去作?
同样的手术操作,最后只打点生理盐水什么的。(说不定生理盐水效果更好)
谁敢?
美国人欧洲人肯定不敢,
阿根廷,有可能。

中国,。。。。
不知道。
离线山医
发帖
10
啄木币
199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5-10
各种成体干细胞诱导也许会是这个世纪最大的骗局。

不信,走着瞧吧。

这些都还刚刚开始,更多的披着诱人外衣的东西,还会被制造出来。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5-11
来自香港大学Tse报告了第一项随机、对照的直接将干细胞注入心肌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试验。该研究包括经心肌/经冠脉不同途径注入干细胞,同时尝试了干细胞的替代来源,包括脐带血或经血等。

  PROTECT-CAD试验中“假操作”(对照组)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无安全性问题。Tse解释了该试验与既往大多数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的不同之处。该研究入选“无选择”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即经过最佳的药物治疗后仍存在3~4级心绞痛症状的患者。

  28例患者随机按2∶1比例接受1~2个剂量的干细胞或“安慰剂-盐水”注入治疗。所有患者均从髂脊抽取干细胞,采用3D NOGA地图系统(Biosense Webster,Diamond Bar,CA)经导管直接注入目标缺血心肌;对照组接受心肌盐水注入,而不注入干细胞。这种“独特”的操作全部完成大概需要几个小时,患者可于注射完成后第二天回家。主要终点是6个月时的运动试验时间;次要终点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测定心肌灌注以及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的安全性监测。

  试验中19例患者接受干细胞治疗,9例接受盐水注入。细胞治疗组运动时间显著增加20.9%,“对照组”减少了18%(P=0.026)。干细胞治疗组的 LVEF显著增加(7.6%对4.6%,P<0.01),同时细胞治疗组负荷诱发的心肌灌注减少31%,而安慰剂组却增加了26%(P= 0.04)。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干细胞注入是安全的——未发现肿瘤发生,心律失常、心肌钙化以及猝死等。Tse还指出,直接经心内膜注入可使11%的干细胞到达心肌部位,而经冠脉注入法仅有2%可到达心肌。
http://www.cmt.com.cn/article/060427/a0604273501.htm
CAD therapy: Bone marrow cell injection
Dr. Hung-Fat T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The direct injection of bone marrow cells into heart tissue appears to improve several measures of heart function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AD, Dr. Tse began.

The potential of stem cells to heal damaged heart tissue is attractive because, “despite advances in medical therapy an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techniques,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CAD have failed or 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and suffered from refractory angina,” Dr. Tse said.

Previous experimental and non-randomized pilot studies demonstrated possible improvements in myocardial perfusion with this technique.

Dr. Tse and colleagues therefore undertook th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Direct Myocardial Implantation of Bone Marrow Cells for Therapeutic Angiogenes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ROTECT-CAD).

For this, they recruited 28 patients with severe CAD that could not b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surgery, randomizing them to bone marrow implantation or a sham procedure involving the injection of saline. The bone marrow cell injection group was further randomized into two dose groups: 1x107 and 2x107 cells/mL.

Bone marrow cell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iliac crest bone of each patient, separated using a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e, and injected back into the patient’s damaged myocardium using electromechanical maps to guide injection. A catheter with a needle on the tip was used to inject the cell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ad a PCI (89% versus 47%) and diabetes (67% versus 42%). Other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In all, 27 patients received a total of 422 injections to 41 ischemic regions, with a mean of 14.6 injections. One pati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failed to receive treatment injections because vascular access to the left ventricular failed.

Exercise time, which was the primary endpoint, increased by 20.9% in the bone marrow cell group over 6 months, compared with a decrease of 18% in the placebo group. This represen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patients in the bone marrow cell group, both in comparison with placebo group (p=0.026) and baseline value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ose response seen in the bone marrow cell group.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mproved by 7.6% in the bone marrow cell group (a significant rise over baseline), versus 4.6% for placebo-treated patients. Stress 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was also reduced 30% compared to placebo.

No acute or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pro-arrhythmia, tumor formation, or intramyocardial calcification. There were no cases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significant elevation in cardiac enzyme or acute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离线山医
发帖
10
啄木币
199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05-11
引用第10楼merck2006-05-11 15:35发表的“”:来自香港大学Tse报告了第一项随机、对照的直接将干细胞注入心肌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试验。该研究包括经心肌/经冠脉不同途径注入干细胞,同时尝试了干细胞的替代来源,包括脐带血或经血等。   PROTECT-CAD试验中“假操作”(对照组)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无安全性问题。Tse解释了该试验与既往大多数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的不同之处。该研究入选“无选择”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即经过最佳的药物治疗后仍存在3~4级心绞痛症状的患者。   28例患者随机按2∶1比例接受1~2个剂量的干细胞或“安慰剂-盐水”注入治疗。所有患者均从髂脊抽取干细胞,采用3D NOGA地图系统(Biosense Webster,Diamond Bar,CA)经导管直接注入目标缺血心肌;对照组接受心肌盐水注入,而不注入干细胞。这种“独特”的操作全部完成大概需要几个小时,患者可于注射完成后第二天回家。主要终点是6个月时的运动试验时间;次要终点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测定心肌灌注以及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的安全性监测。.......


中国人,敢。
离线mxg3768
发帖
731
啄木币
387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07-05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