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新的,明年专业学位改为两年还没出来,可以作为参考
基本信息
方案类别 硕士 所属专业 临床医学
方案名称 山东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起始时间 2008-06-06
必修学分 12.0 总 学 分 18.0
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在上级医师的带领、指导下,进行临床能力训练,达到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6、身心健康。
1、内科学(传染病、风湿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血液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肾病)
2、外科学(神外、骨外、普外、泌尿外、胸心外、烧伤、整形)
3、儿科学(小儿内科、小儿外科)
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5、麻醉学
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医学 、超声医学、临床核医学、 实验核医学 )
7、神经病学
8、中西医结合临床
9、妇产科学(妇科 、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医学)
10、皮肤病与性病学
11、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2、急诊医学
13、耳鼻咽喉科学
14、临床检验诊断学
15、眼科学
16、肿瘤学
17、老年医学
培养方式
研究生在第一学期集中上课;第二学期起跟随导师组及上级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专业课学习和课题研究。临床训练轮转、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答辩工作两年半。
1、课程学习(见下栏)
2、临床训练:本阶段为二级学科临床基础培训,目的在于使研究生掌握二级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间为2.5年。本阶段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训为主,兼顾相关科室,内、外科主要在本学科内(不少于三个三级学科)轮训。
具体时间安排原则为:二级学科(不含内、外科)所属的研究生,在本专业所属的二级学科内各研究方向轮转学习不少于12个月,在相近相关学科轮转学习6个月,其余时间在导师所从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内学习工作(轮转时间的先后,可根据各专业和各教学单位情况而定,以下同),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课和专业外语的学习以及论文撰写和答辩工作;内、外科所属三级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分别在内、外科所属的三级学科内(本专业除外)轮转学习不少于18个月(轮转学科不少于三个三级学科,每个三级学科轮转时间不少于3个月),在导师所从事三级学科内的各专业组学习工作12个月。
在研究生轮转期间,实行科室领导负责与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掌握轮转各专科的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掌握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处理技术,学会接诊病人及门诊病历书写并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规定,进行临床能力的训练,管理床位5-8张,并在每个专业轮训结束后进行轮转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轮转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毕业临床能力考核。所在科室要如实做好考核的登记工作。
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至少修满1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
(1)必修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 54学时 3学分
第一外国语 108学时 3学分
专业外语 2学分
学位基础课 2-3门
学位专业课: 3学分
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2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自主命题、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决定。
(2)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统计学相关理论知识2 分以上。
中期筛选/中期考核/资格考试
1、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2、毕业考核与要求:
(一)轮转考核:每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理论知识,思想表现,临床能力进行考核,给予成绩并填写评语。同时把结果及时报送各临床医学院和教学医院的研究生主管部门,并加盖主管部门的公章后考核有效。
(二)毕业考核:临床医学研究生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临床训练主要内容后,提交轮转考核表,经审核成绩合格者可进行毕业考核,即临床能力考核,考核时间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当年10-12月),
考核内容: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技能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考核形式:依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办法》,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专家委员会,采用人机对话答题和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生毕业考核成绩合格者,根据培养方案要求进行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能力训练中,通过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掌握选题思路方法,学会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通过专业课和临床能力考核,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研究生应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
1、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类型为病历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
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际经验为主。
3)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预答辩:论文结束后进行公开预答辩(在提交学位申请前1月完成),预答辩必须制定严格要求(包括时间和程序,建议与答辩相同程序),认真进行原始材料审核,制定统一审核表,由导师及专家进行审核并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