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84阅读
  • 9回复

[杏林风采]南京教授和6年"馒头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159
啄木币
28
鲜花
65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4-22
2008年4月18日 龙虎网 

  3月初的一个傍晚,鼓楼区某菜场附近的一个小馒头店门口,购买馒头的市民
排起了长龙。自今年过年后,这种专营特色馒头的连锁小店,几乎是一夜之间红遍
南京的大街小巷。这些店专卖一种色泽诱人、口感很好的粗粮馒头。

  翟成凯静静地站在排成长龙的队伍中,“什么时候,我的馒头也能卖得这么红
火就好了……”恍惚间,翟成凯的思绪又回到了2003年的那个冬天……

  “我们强烈要求,馒头不能断!”

  “翟教授!这个馒头可不能停啊!”2003年年底的一个下午,南京室外气温直
逼零下,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办公楼的二楼会议室里却是热腾腾的。室内,一堆
人正激烈地展开着一场争论。

  “实验的研究数据已经出来了,那么这个科研项目,实际上也可以宣布结束了
!”看了一眼围坐在自己身边的众多社区居民、居委会主任、以及一些社区医院的
相关负责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翟成凯缓缓地说道,清瘦的脸庞上露出些
许遗憾。

  这个会议,是翟成凯邀请大家来开的,但“一片反对”的情况,翟成凯没有料
到。一个小小的“馒头”,竟然能牵动这么多人的心。

  事情还要追溯到2002年7月5日,当时,翟成凯带领一批研究人员,在南京市六
城区随机抽取了3000多名45周岁以上的人免费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心率、
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近20项,统计的结果让他吃了一惊——高血糖患者达
10%,高血压患者达20%,高血脂患者更是达到47%。

  “这类病大多是吃出来的!”作为一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翟成凯很清楚
,不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造成这些疾病的首要诱因。“多吃粗粮,或许能改善!”
抱着这个研究课题,经过多方筹集资金,翟成凯将他研制的一种“粗杂粮馒头”带
到了鼓楼挹江门街道,开始免费发放。

  挹江门街道近100名志愿者,将信将疑地坚持吃了一年的“馒头”后,奇迹出
现了!实施“馒头”干预的志愿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指数明显下降。然而,就在
翟成凯的“馒头实验”效果刚刚体现出来时,他却不得不停止计划,原因很简单,
没钱了。

  “居民欢迎,专家质疑,政府彷徨!”

  “对不起!现在已经没有资金了。”翟成凯如实说明情况,而这句话,也让刚
刚还热火朝天的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了!

  “免费发不了,我们可以买,该多少钱就收多少钱!”不知是谁先提出了这么
个主意,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支持。

  “好吧!我会考虑大家意见,请大家给我一定的时间!”翟成凯似乎又看到了
希望,他决定不管多难,也得再试试。最终,翟成凯找到了一个部队的食堂作为“
馒头”生产基地,开始正式做起了馒头“生意”,而当他真地操作起来时,才发现
这根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当翟成凯的“馒头计划”施行到2006年8月,在一种“居民欢迎,专家质疑,
政府彷徨”的状况下,这个曾经一度由原来南京全市六城区近4000位市民参与的项
目,渐渐地缩减到仅鼓楼区14个社区的近2000人仍在继续。

  “尊敬的梁省长,能否帮帮我?”

  “馒头计划”推广地并不顺利,但翟成凯仍在苦苦坚持着。为了扩大“馒头计
划”的受益范围,他每年都会向政府申请“粗粮干预计划”的项目研究基金,可都
没成功。

  经过无数次投标失败后,翟成凯实在没有办法了。2006年2月份,他给省长写
信,告诉他自己的研究项目,以及现在所遇到的困难。信写了足足3000个字,当时
翟成凯也指望能有什么结果。

  可让翟成凯没想到的是,原江苏省省长现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很快就给他回了
信,虽然信不长,但在字里行间,还是充分表达了对他长期坚持社区预防保健工作
的敬意,同时责成江苏省科技厅、卫生厅研究翟成凯的意见。又过了几天,科技厅
有关领导亲自给他打电话,说可以特别办理,允许翟教授的项目申报科研基金。

  这一次的经历,彻底坚定了翟成凯实施“馒头计划”的决心……

  直至今天,每逢周一、周二,或是周四、周五的清晨8点左右,在南京市内中
华路医院门口、南大医院、长江新村社区服务中心、康爱医院、模范西路14研究所
小区等地,总会准时出现一筐筐热腾腾的馒头。一些市民也早已排好了队,按秩序
领取馒头,他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张“馒头卡”,而这种卡只有提交了体检表的参
与者才有。

  每个馒头6角钱(以前是4角),有些人一买就是十来个,他们有些人来自其他
社区,每天来不方便,所以干脆每次就多拿点,回家放进冰箱慢慢吃。对于这些人
来说,每天吃一个这样的粗杂粮馒头已经成了习惯。

  “我承认!馒头有时又酸又硬!”

  “这是什么馒头啊?难吃死了!”第一次吃到“翟教授”牌粗杂粮馒头的人,
或许会这样说。的确,就连翟成凯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他研制的这种粗粮馒头,吃
起来会让人感到很“糙”喉咙。

  这种特制的馒头由籼米、小麦、玉米、高粱米、小米和大豆等粗粮,按一定比
例配比制作而成,形状和别的馒头一样,都是方型,但是颜色是灰色中还夹杂着其
他的颜色的那种。

  “不仅糙,有时候,馒头还会发酸发硬!”翟成凯并不隐瞒自己的馒头的短处
。而为了保证这种馒头的效果,他必须还得坚持着一些原则。

  这些原则是:馒头坚决不用化学发酵粉,只用老面团中的发酵杆菌来天然发酵
;馒头面颗粒必须大。但如果坚持这样的原则,也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难以防止
的后果。

  “因为用的是老面团里培养出来的发酵杆菌,所以在面团的发酵上只能靠人来
把握。发酵过了头,馒头就会变大变酸;发酵不够,馒头就会变硬变小。”

  “目前,我正着手解决馒头在生产中的这些难题!”事实上,自翟成凯的“馒
头计划”推广以来,就一直有食品加工企业想买断他的配方,但都被翟成凯拒绝了
。“一旦市场化,这些馒头就要失去原味了,那和现在街头卖的馒头又有什么区别
呢?”

  “预计在一两年后,我就能解决这些生产难题,到时候,我要让全南京市的人
都能吃上这种馒头……”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4159
啄木币
28
鲜花
65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4-22
说实话,我吃过,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吃。。
但是泡水吃还是可以的。
离线270173
发帖
1385
啄木币
18
鲜花
22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4-22
请问师兄,“馒头计划”也要从娃娃抓起吗?
发帖
4159
啄木币
28
鲜花
65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4-22
引用第2楼270173于2008-04-22 22:46发表的  :请问师兄,“馒头计划”也要从娃娃抓起吗?


这个我不晓得哦。

估计娃娃没有这些富贵病吧。。
娃娃阶段还是应该多上营养的,但切忌补的太过,适量就好。
这些是针对一些富贵病的预防的。
离线270173
发帖
1385
啄木币
18
鲜花
22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4-22
引用第3楼麦穗和稻谷于2008-04-22 22:50发表的  :这个我不晓得哦。估计娃娃没有这些富贵病吧。。.......

现在也说不上是富贵病了,穷人得病的好像多些,呵呵。
发帖
4159
啄木币
28
鲜花
65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4-22
引用第4楼270173于2008-04-22 22:53发表的  :现在也说不上是富贵病了,穷人得病的好像多些,呵呵。


介个,我曾经做过几个关键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方面的课题。。
家庭收入和疾病还是显示有统计学关联的
离线畅想曲
发帖
10
啄木币
117
鲜花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5-13
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吃。。
离线爱生活
发帖
1351
啄木币
510
鲜花
11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5-13
引用第6楼畅想曲于2008-05-13 18:08发表的  :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吃。。 [表情]

你吃过???????????
离线游弋

发帖
5889
啄木币
0
鲜花
86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5-13
呵呵,感觉挺新鲜的,有机会尝尝鲜
离线alvlv
发帖
3850
啄木币
83
鲜花
168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5-13
怕这样的馒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