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翅膀的天使
——在ICU预见习一周之感想
04级护理23班 刘思薇
南丁格尔曾说:“护士实际上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经过寒假中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短短一周的预见习,我亲眼目睹了在ICU中护士们对患者那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我深深地感受到护士──没有翅膀的天使。
一 理 想
从小到大,我都很羡慕那班穿上白大褂、护士服的生命卫士。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充满挑战与意义。生命莫过于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它只有一次的经历,无论富或贫,一个人都不可能有两次的经验。而正是我眼中的这班“英雄”,勇敢搏斗周旋于病魔与死神之间,带给患者一次又一次重生的机会,而他们的伟大也正在于此。
于是,从小学到高中,为了成为这群生命卫士的一分子,我专注学业,认真学习,一直向着这个平凡的目标、伟大的理想向前冲。今天,身为医学生的我,总算圆了一半的梦。然而,这个寒假我更有幸到临床上感受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喜悦,感受医护工作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态度。虽然只有一周,却使我受益良多,更坚信儿时的理想没有选择错,更坚信日后的我有能力去完成另一半的梦──做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
二 责 任
在ICU的预见习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病人转出转入,而每一天医护工作人员面对的情况更是有着很大的变化。因为,ICU中的病人或是大手术后需特级看护的患者,或是有着重病的虚弱患者,而他们共同一个特点就是病情变化很大,危机多。因此,ICU中的护士的责任更是举足轻重。在这里,护士的角色不仅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提供基本的护理照顾、帮助患者执行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还需要时刻留意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当有危急情况发生时,而主治医生又不在场时,护士便有立刻采取应变措施,抢救患者的责任。可见,护士的责任是何等重大。我便听过我的带教老师说过这样一个事例:她曾经看护过一位脑外伤病人,因为脑外伤病情变化很大,有时会突然好转,但如果忽视严密观察就会造成危险。一次,她敏锐地发现这位已有好转迹象的病人瞳孔一侧散大、对光能力消失,表示脑血肿形成,应急召医生进行抢救才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所以,护士不仅要有干练的办事能力,还应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细心。而这种细心便来源于责任心。
三 能 力
南丁格尔说:“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而这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便需要精湛的技术、专业深厚的知识去支配。我的带教老师告诉我:“ICU的工作其实和儿科有点类似,因为都可称之为‘哑科’。重症病人和婴儿一样,不能清晰自诉病情或表达能力不完善,如果护士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业务不熟练,就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我认为护士的能力提升不是走出校园后便停滞不前的,相反,很多能力的巩固和提升需要是在临床上的知新和温故。在我预见习期间就有一位刚做完右侧胃管吻合术的病人,他在胃管输液时,管口不断地渗出血液和脓浆。正因为带教老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专业知识,深知胃管的原有长度,当她量度暴露在外的胃管后,推断是手术医生的医疗失误,胃管并未插好,立即通知医生,当晚医生重做手术。
四 形 象
护士两字来源于拉丁字“nutricius”,意思是保护养育,保持生命力。而护士更因和蔼的态度,端庄优雅的形象,被贯以白衣天使的称号。
确实,在ICU的科室中,我最常听到的是:“你好些了吗?”、“你的伤口还痛吗?”等问候话语,看到的总是一位位素结稳重的护士来回穿梭于病床之间,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天使,带给病人康复的希望。我想,无论是患者或旁人的眼中都看到和感受到:虽然药是苦的,可护士的用心确实甜的;治疗是痛的,但护士施予患者的是希望之光;护士是白衣天使,生命的卫士。她虽是卫士却没有强兵利器,只有着一颗同情之心;她虽是天使却没有翅膀,只有着一双拯救病人的手。
五 总 结
在这一次的ICU预见习中,我真正感受到护士的伟大、无私。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确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于住院的病人,护理人员更应经常接触病人,充分体谅病人及家属的心情,并通过自己的服务态度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这样病人才会心情舒畅,从而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我想,这就是一名护士,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