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在远征军后裔、缅甸华侨王玉顺先生和王建贵先生的带领下,我们乘坐着他改装的吉普车,(图五十二a)来到距曼德勒30多英里外的自敢省,这个城市位于依罗瓦底江对岸,和曼德勒省隔依罗瓦底江而治。(图五十二b)江边的自敢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山下佛塔林立。这里的天气异常酷热,达44.2度。在山顶,可以眺望曼德勒城全境,风光最好的地方,有一座由日本人出资修建的非常巨大的金色佛塔,塔的白色基座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几千个日本人军人的名字,经询问得知这里是日本人悼念战死者亡魂的地方,以这座塔为中心,四面有许许多多日本人修建的各种慰灵塔、悼魂碑、镇魂牌,(图五三——五八)甚至还有一块日军在缅作战地型图。据当地人讲,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有大量的日本人在日本僧人的带领下来这里进行祭祀活动,为了不受气候影响,还在山下建了一个大礼堂来用于举行法事,几十年来从未间断。甚至为在缅甸和中国云南境内战死的几百匹驮炮用的军马都专门立了纪念碑。军马碑座落在礼堂边一个角落里,而在它旁边竟还有一块由台湾人立的台湾籍日军战死者的碑。(图五十九)在山脚下一个小村里,我们采访了王玉顺先生的父亲,王之平老人,他今年88岁,(图六十)是河南孟津人,曾在南京当过宪兵,南京失陷后就去加入了驾驶教练团学习驾驶,1939年到云南在云南运输处开车,滇缅公路失守后,他在昆明城中开bus跑公交,我想老人家怕是还健在的昆明最早的公交司机了吧!开了两年公交后,他又应招回到部队,经驼峰航线到达印度蓝姆伽受训后加入驻印军新一军郑洞国部下当驾驶员开10轮大卡车。1944年5月随驻印军大部队反攻入缅胜利后,不愿回国打内战就从部队留落下来。靠开车搞运输为生,先后在过密支那、木姐、果岭最后定居在曼德勒,在这里开了一个面粉加工厂,每天由儿子王先生将做好的面条拉到曼德勒市场去出售。我们曾问王先生,王之平老人知道山上日本人那些碑吗?王先生说不敢给老人家知道,要不然他肯定会受不了的。
远征军后裔王先生和他改装的吉普车(图五十二a)
依罗瓦底江大桥(图五十三b)
(图五十三)
(图五十四)
(图五十五)
日本人立的战马慰灵碑,后面是慰灵堂。(图五十六)
(图五十七)
两位老兵后裔站在日本人画的《缅甸作战全图》旁。图五十八)
(图五十九)台湾人立的碑,在一背静角落里。
王之平老人(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