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14阅读
  • 3回复

(转贴)大哉,孔子!壮哉,中华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1-01
题记:再过两天,就是孔子的寿誔,我怀着景仰的心情再读孔子。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浩渺如海,学者穷尽一生难触及其一二,我等凡子俗夫又岂能言及精妙?不过在此祭奠罢了,缅怀罢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约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人 ;“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正直;美哉!孔子!
  “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谐发展;“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志向高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爱广博;大哉!孔子!
  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思想家能够以这样一种最简单而又本真的方式给人类提供最为宝贝的精神财富;给一个民族提供这样适用而又持久的精神养分;给一个国家提供这样全面而又经济的治国方略。看起来随意却是那样深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又是那样不容易,就象空气一样时时充盈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后代,有谁能说自己没有受过儒家的影响?有谁能说自己没有沾上一点孔子的思想?

孔子,两千多年了,你一直以一种最平和的微笑、最生活化的哲理、最宽容的心胸影响着你的后人。就算是再过上两千年,这些最平实而又深刻的思想都不会过时。

作为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的孔子,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他的儒家思想的学说,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全人类屈指可数的,是“集”中国上古文化之“大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一般认为,孔子的思想“仁”“礼”是其核心。

人道主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以说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孔子思想的“仁”说,正好体现了这种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孔子的思想最具本质性的特征,它使孔子思想具有生活本真的特质。

  何谓本真?乃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最为根源的因素。佛说:从来处来,到去处去,就是本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生活的本真,而孔子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对这种本真生活的归结。“仁”说的基本精神是仁者爱人, 这里的“人”超越了阶级和各族的局限, 修身、约己、尊敬父母,友爱家人,尊五美、摒四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思想的基本态度就是善待生命,为君善待子民,为官善待百姓,为子女善待父母,为爱人善待家庭,为师善待学生,这都是人类最本真的事物。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支持、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在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上,孔子重人事,虚天命。 "子不语,怪、力、乱、神。" 他的********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可见孔子是很少讲关于天命鬼神一类的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其本真的思想认识态度,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最高感悟和态度。

而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也就是秩序和制度,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游列国,汲汲以求,倡导“德化”、“礼治”。孔子主张对民要"道(引导)之以德,齐(整齐)之以礼。" 无规矩不成方园,用秩序和制度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人类文明的秩序和制度,强调以德为主,去掉残暴、免除虐杀 。

我想,没有哪一个人愿意摒弃文明的社会文化形态而回归于混沌的自然状态。

  孔子以后,儒学成为显学,不但成为其后儒家学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使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显赫而居中制衡,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持久、广泛的影响;而且还为中国各大思想派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战国时期许多学者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人。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精神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孔子思想的本真还表现在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他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态度上。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想;他的充满仁爱的大同思想;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勇气,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他的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他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德育为先的务“本”基础;他的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他的循序渐进和学、思、习、行的教学过程;他的“躬身践履”的实践精神;他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践仁途径;他的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他的“已欲达而达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他的教育教学的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他“知天命”“畏天命”;他乐山乐水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子钓而不钢,弋不射宿” ,他对山中的鸟、水中的鱼都能持一种节用爱惜的态度 。这种生态资源节用观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它汇入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之中,成为中华生态伦理文明一束光芒闪烁的奇葩,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的思想范围遍涉政治、经济、教育、美学等等范畴,在以传统为基础之上发展的前提下,孔子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的主体,现在有些东西,你很难说是民族的本质还是孔子 的思想,因为二者已经融为一体,不能分割!

  在孔子思想的教育影响下,多少仁人成就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人格,多少志士书写着“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伟大理想,多少君子建立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功业。孔子思想已经成为了民族精神,民族魂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孔子的思想已经不单纯代表着一家之言,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心灵、灵魂,成为了国人思想的血液,如人体之器官一样成为国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豪壮的民族魂!。
  孔子的思想过时了,那试问民族文化过不过时?民族精神和气节过不过时?那又试问孔子的思想怎么会过时?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说孔子的思想是民族文化的根源,我想并不为过,请问,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怎么会过时呢?如果遗忘了孔子文化思想,也就是摒弃了中华民族的根。
  纵观孔子的思想,许多都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比较西方哲学家如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等, 他们学术发展的方向过于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了人文科学, 这些文化遗产已经开始畸形发展,,而孔子学说则正因其闪光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正因其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本真特质,不但不会淘汰,不会过时,相反,还可以在现代社会的土壤中发扬壮大。

大哉,孔子!壮哉,中华魂!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探春
发帖
238
啄木币
596
鲜花
6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1-01
沙发!
离线探春
发帖
238
啄木币
596
鲜花
6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1-01
比较欣赏那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离线霸刀无翳
发帖
1497
啄木币
289
鲜花
10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1-01
可惜当时无人用他。
自嘲曰,惶惶如丧家之犬
孟子也没人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