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98阅读
  • 2回复

[爱情]无影灯下的生死挚爱[组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sj
 
发帖
748
啄木币
960
鲜花
4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3-09
导语:

  接下来是今天的专题报道,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次特殊的手术。这个手术有一个非常专业、同时又有些拗口的名称:成人胰岛细胞和肾脏联合移植手术。这样的手术到目前为止在亚洲还是第一例,而在这亚洲第一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年轻的重症糖尿病和肾衰竭的患者,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她的头上。但是,她和丈夫之  
间那坚贞的爱情,支撑着他们找到了战胜病魔的一线希望。从6月9号到6月11号,这事关生死的手术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整整40个小时,最终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一起来看记者张烨华的报道。


  (进手术室前两个人手拉手。)
  (车子推走。)
  (李德胜哭。擦眼泪)

  6月9号晚上10点02分,一次特殊的手术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始进行。手术之所以被冠以“特殊”二字,不仅仅是因为从医学角度上说,这是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和肾脏联合移植手术,更让医生们动容的是,在这个手术的背后,发生在一个特殊家庭中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手术室实况,医生穿衣服。)
  (手术室外面,李德胜在走廊里转圈。)

  [谭建明:(如果不手术)她唯一的去路,就是天天透析,一个星期透三次,就这么一直透下去,心脏马上就会虚弱。 三十来岁的人,人就基本上没救了。]


  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糖尿病人,而且因为糖尿病引发了严重的肾病,只有同时移植肾脏和胰岛细胞,才能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然而在此之前,全亚洲没有一个医院动过这样的手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最终下决心为患者实施手术,是缘于两个多月前的一封求助信。

下一页

无影灯下的生死挚爱[二]



选稿:姚琳琳 来源:东视广角—东方网 作者:张烨华 2005-6-13 20:21:26

 


主人公任远航

  三月的一天,第一人民医院的谭建明教授收到了一封来自牡丹江的求助信。信的最后三页,密密麻麻的签满了名字,签字的人都是医生。他们希望谭教授能够帮助他们昔日的大学同学,一位叫任远航的重症  
糖尿病患者。

  [任远航同事:一提起她的病情,有的时候他都能痛哭流泪。作为我们同事看着也被他感动。]

  [李德胜同事:为了他爱人的病,他不惜舍弃一切,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背景音乐:《最浪漫的事》
  
  【分屏字幕】任远航我们故事的主人公33岁。20岁时被检查出患糖尿病。

  [任远航:我是一型的,发病早,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过了半年冬天的时候就开始打针,打胰岛素。]

  【分屏字幕】李德胜瘸着上楼的镜头:李德胜34岁。任远航的丈夫。因为车祸失去左腿。

  [李德胜:习惯了,七岁到现在,快三十年了,早就习惯了。]

  任远航和李德胜是大学同班同学,就读于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以后,李德胜在当地医院当眼科大夫,任远航在幼儿园当保健医生,在平凡的生活中,两个人逐渐走到了一起,并且在2000年正式举办了婚礼。

  [任远航:他对我特别地好,晚上我经常低血糖,他都睡不实,经常半夜起来摸摸我,看看我怎么样了。我有时候都不知道,他就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李德胜: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也没有很浪漫的事情。我感觉过日子就是这种平平淡淡的,我很满足了,实际上我很满足了。]

  [任远航: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春天花逐渐逐渐就开了,秋天落叶就落下来了.]

  (音乐渐弱)

  但是,病魔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们头上。2002年底,由于血糖始终无法得到很好地控制,任远航开始出现肾病,她的肾功能一步步走向衰竭。

  [任远航:0019它就一直在发展,化验一次,指标就高一些,化验一次,指标就高一些。]

  [李德胜:真的是我什么办法都想了,我什么努力都做了。但是没有办法。]
  
  2004年底,任远航的肾脏完全衰竭,有一天深夜,疾病终于开始猛烈发作。

  [李德胜:半夜一两点开始,突然双手麻。她就和我说感觉手麻,浑身没劲,恶心难受,要吐。我就赶快到卫生间把盆给拿来了,结果哗哗地就吐,那一晚上就吐了三四次。]
 
  [任远航:我是(2004年)12月29号开始做的透析,那个时候就觉得(笑),天都塌下来的感觉。]

  透析,就意味着任远航的肾脏已经完全失去功能,一个星期三次,每次四个小时的透析,将把一个家庭的生活完完全全绑在透析机上。

  [李德胜:(哭)我就到处想办法,怎么办。脑子里成天在这么想,怎么办,怎么办,怎么才能延长她的生命。]

  [任远航:我说不行咱们离婚吧。但是,他总是不放弃。003233他说,你别想那么多了,就希望你能好起来……他说,他不忍心看我一天一天地死去……(流泪)]

  李德胜夫妻俩的遭遇,引起了当年大学同学的关注,在一次集体讨论当中,李德胜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进行胰岛细胞和肾脏联合移植,这个手术如果成功,任远航的糖尿病和肾衰都能被完全根治。而中国唯一一位成功主持胰岛细胞移植的医生,就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谭建明教授。

  [李德胜:我们同学说,这么吧,以咱们同学的名义给谭老师写封信,把你俩的情况介绍一下。我们同学说。(哭)。]

  于是,就有了这封集体签名的信,而这封信也的确引起了谭建明教授的关注。

  [谭建明:好像太危险了。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没有十年左右发展成为肾衰竭的。我还很少见到的。这证明她确实是,第一,病的发展可能有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二个她才三十来岁,怎么办?]

  [李德胜:(信寄出)四天还是五天以后,那天晚上十点,在家,我和我爱人在看电视,突然电话响了。一接电话,谭老师说我是谭建明。当时我蹦起来了。]

  [任远航:他说,谭老师给咱们来电话了!腾的一下就从床上蹦下去了,就开始在那儿欢呼。他说,啊呀哥们啊你有救了!(笑)他那种兴奋比我要兴奋得多。]
  
  手术虽然有了希望,但是肾移植加上胰岛细胞移植的费用要将近三十万,手术里使用的一支特种酶制剂就要七千美元。这对于月收入只有两千多一点的李德胜和任远航来说,根本无法承受。由于这次胰岛细胞与肾脏联合移植是亚洲第一例,有着重大科研意义,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决定以科研经费的形式,代为支付大部分手术费用。
  
  [柳院长:我想我们还是从就救死扶伤的角度,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这方面。因为现在大家都讲社会的和谐,讲慈善,我们应该做这个事情。]
  
  (当初送别的镜头)
  
  两个月前,任远航和李德胜离开牡丹江来上海。送别的机场大厅,来了好多同学和朋友。
  
  [李德胜:(一个同学)把钱给我送来了,送来了我想写个借条:借同学某某三万块钱,我把条给他,他当时就把借条撕了。]
  
  任远航和李德胜之间坚贞的爱,感动了所有接触过他们的人。最终,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手术室外面等待的李德胜。)
  (手术的镜头。)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3-09
真的很感动,流泪了。我的母亲1型糖尿病23年,但我父亲在她的病4年后就和她分居了,五年后父亲和我母亲离婚了。但现在母亲身体还好,只是眼瞎了一个。向李德胜这样的男人致敬,更应该向他学习,感动中国。
离线sunny
发帖
214
啄木币
514
鲜花
1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3-10
不健康的生活毁了身体
不健康的身体又毁了生活
这就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诅咒
只有用爱和包容才能打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