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2.17)去旧经管报告厅看了第67期水木心曲活动放映的《社交网络》,2010年北美票房好评第一的电影。放映结束,心理咨询中心的赵丽珠老师邀请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分享观影感受。满教室的人呼啦啦走了一大片,赵老师从前往后挨个请剩下的人发表感言,又有人陆续走掉,不知道是不愿当众发言还是觉得别人的发言无意义或者真的没时间?我坐在最后一排(这是我看电影的最爱位置),因此我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发完言得到大家掌声的人。赵老师说早知道她在刚放映结束时无论如何也会恳请大家先不要走,第一个就请我发言,相信会对许多人都很有启发,尤其是男同学们。活动的工作人员特地送了小礼品给我,说我的发言“振聋发聩”。赵老师后来又跟我说我讲话非常有气魄。其实,我只是真的心有所感,而发自内心的东西,或许就特别有感染力吧~
这部源自真实事件的片子反映的东西很多,我主要讲了其中的爱情。女人往往是男人事业的动力。片子开头便是马克与他女朋友艾瑞卡约会,艾瑞卡对他的表现忍无可忍,提出分手,并告诉他:“也许你能成为一个很成功的IT人士,但你永远不明白为什么所有女孩都不喜欢你,你以为原因在于你是个书呆子,但我告诉你,我打心底里知道那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因为,你是个混蛋!”马克受了刺激,回到宿舍当晚就做出了一个网站,由于访问量太大致使整个哈佛网络瘫痪,这也成为他创建facebook的开端。当facebook已经风靡哈佛时,他偶遇艾瑞卡,身在波士顿大学的艾瑞卡却不知道这个网站,于是他才想到将facebook扩展到其它高校,最终遍布世界各大洲,在全球拥有超过5亿的用户、市值近500亿美元(今年12月的数据)。马克本人也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片子中间,肖恩说他创建Napster的原因:“我在高中时喜欢一个女孩,但她跟曲棍球队队长在一起,我想得到她,所以我要做一番大事业”,他成功了,使音乐进入互联网免费下载的新纪元,搞垮了无数唱片公司;他也得到了众多美女的青睐,频繁更换女友。片子结尾,马克在facebook上搜到艾瑞卡的主页,向她发出加为好友的申请,并不停刷新页面,迫切想知道能否通过她的验证。
从电影涉及的内容来看,马克在事业上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但他在情感上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以为自己一个劲地将facebook做大做强,就能向艾瑞卡证明自己的能力,就能赢得她的心,实际上,艾瑞卡一开始就告诉了他分手的原因——他是个混蛋。具体说来,他跟艾瑞卡约会时只顾说自己想说的话,完全不关注艾瑞卡的兴趣,艾瑞卡努力配合他,尽量跟着他的话题走,他仍然无视艾瑞卡的反馈,继续自顾自话,只揪自己敏感的点,随意打断艾瑞卡的话,丝毫不考虑她的感受,言辞刻薄、态度敷衍,以至艾瑞卡终于被他的不尊重所激怒。他却没意识到这才是导致他们分手的根源,而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那样做,即使取得再大的成就,也无法解决问题。马克几乎犯了女孩讨厌的所有错误,其中我最憎恶的便是对别人问题的不回应。即使再忙,也不至于回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我提出问题却得不到答复,会让我感觉自己被忽视,甚至被无视,因为对方都不给我反馈,我仿佛在跟空气说话。不回应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对我提出的问题心不在焉,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在不断追问之下胡乱搪塞,让人耐性耗尽,无名火起。其次是被打断,尤其当我在兴致勃勃地说一件事时,对方却突然扯出另一个无关话题,显然表明他没认真听我的话,不在意我,何况这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凡此种种,如果男人意识不到女人介意的是什么,只一味自以为是地做出努力,就会跟马克一样劳而无功,甚至与目的地南辕北辙。
很多男人都有这个误区,觉得男人没有事业就没有女人,一旦有了事业就有大把女人等着挑。具备这种想法的男人不可能获得真爱,一个女人如果因为你有事业才爱你,你就太可悲了。只有真正纯粹淳厚的爱才能长久——对方爱的是你本人,你是爱的源泉,爱才可能永不枯竭。若是其它原因维系的爱——须知再强大的外力都是有限的,总有拖不下去、承担不了的一天。有些男人年轻的时候不敢谈爱,觉得自己没资本,等到事业有成的时候,仍然不知道如何谈爱,只是那时候有了可以交换的东西,能够吸引到某些女人罢了。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女人存在,甚至不在少数,毕竟现在拜金、虚荣盛行于世,如果这些男人追求的就是青春美貌的肉体、肤浅盲目的崇拜,那没关系,自己觉得好就行,如同肖恩,女孩们即使知道他花心,仍然乐意陪他逢场作戏,大家都只是玩游戏罢了,谁玩谁还不一定呢。但我谨慎怀疑这种利益交换得来的情感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心灵满足和精神共鸣,乃至无上幸福。如果这些男人还想要追寻真爱,希望找一个可以在精神层面平等对话、心灵相通、彼此欣赏、有着独立思想和自由灵魂的伴侣,通过那种途径则是无法达成的。我也想对女人们说:只有男人由衷地、发自内心地欣赏你时,才能真正地尊重你、爱慕你。而当一个男人自始至终地带着欣赏去爱一个女人时,他的心是无法旁落的。
再者,不是每个女人都需要男人功成名就。所谓的条件很多人都可以达到,但那些条件并不能确保幸福。我不苛求爱人多么优秀,只需要他禁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我能成为一个人的奋斗目标、上进动力、精神寄托、灵感源泉,我能促进他成长、提升,能给他力量和安慰,是他喜怒哀乐的原因,能看着他进步,而不是坐享其成,那样我才会乐意。如果不是,我就不认为我能给他什么,这样的话,我也没有存在于他身边的必要。换句话说:我更在乎我能给他什么,而不是他能给我什么。并且我可以给他的应该是只有我能给而别人不能给的,还得是他最需要最缺乏的东西。我喜欢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没有那种共患难的经历,或者说在一个人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对他的帮助,我不认为我能具备对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曾有男性问我:“如果有一个大英雄喜欢你,但他不拘小节,不懂体贴,你会愿意跟他在一起吗?”我斩钉截铁地说不会。他不理解,问:“为什么呀?他是盖世英雄啊!你跟他在一起,别人都会羡慕你的!”我对他的逻辑很无语,说:“他再英雄,再能干,万众景仰,但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需要这些虚的东西。那些外在的风光是给别人看的,对我毫无意义,我在乎的是他对我怎么样,是否重视我,我需要的是他对我的关注和关心,这些才是我所看重的幸福。”回到电影,马克几乎是一个偏执的疯子,很多天才的性格都很古怪,或许也正是这些偏执的性格帮助他们成就了事业,可对这样的天才们,我只会敬而远之,尊重他们取得的成功,但绝不会想跟他们发生任何情感上的关系,遑论相伴终生。跟不懂得为别人着想和考虑,只在乎自己的人相处,绝对是痛苦和窝火的体验。我已经足够独立,能够自己打理、照顾好一切,不依赖人,也不会整天缠着腻着,只希望在我想找的时候找得到对方,甚至无需他具体做什么,只用让我明确他在那儿,在我需要的时候他会出现,便足矣。我最恨联系不上人的情况,那些过分自我、只管自己舒服的人,就是一群情商低能儿。在此也感谢那些向我承诺24小时开机、欢迎我随时联系的人们,我当然不会真的在凌晨几点打骚扰电话,但对赋予我这种特权的表态深为感激!
以上内容是在我发言大意的基础上写的,在这儿顺便贴出我近期写的一些文字,也算作我《领悟爱》系列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