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挚爱,一种明恋-----他,终生不娶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我所有的话,都应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国学大师、哲学家,金岳霖的名字大家应该有人知道的,金岳霖的专攻,今天非专业的人是很少有兴趣了,曾经有人说:金岳霖的学问,“思想过于周密,理论过于深邃,文字过于谨严,不善于运用符号的人不能了解其学说思想,而善于运用符号的人既不多,故了解金先生的学说思想的人甚寥寥。”
金岳霖最具传奇性的故事,是他的终身不娶以及他终生不娶的原因,即他“明恋”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1955年4月2日林徽因追悼会上引人瞩目的一副金岳霖、邓以蛰联名题写的挽联。据说此后金岳霖经常还探访林徽因的墓地,很多人是因此才知道他的,或许也因此疑惑,因为人们常常习惯以自己的生活态度来评判他人。其实,大凡徜徉在理念空间的哲人,很少会被尘世的欲望所缠绕,如很多大哲终其一生都没有结过婚。
金岳霖和林徽因柏拉图式恋爱的传闻极广,也非常感人。据说:林徽因去世后某一年,金岳霖突然把所有老朋友请到北京饭店一起吃饭,饭吃到一半,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有一次编纂林徽因诗文集告竣,请金岳霖为之写篇文章,金岳霖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极赞欲何词”,这是爱到深处的表达,几近大音希声。民国才子佳人的故事,如才子的徐志摩、郁达夫、徐悲鸿等,佳人的陆小曼、王映霞、蒋碧薇等,其中兼具才女和佳人的林徽因,最是风光无限。当然,说到林徽因,就不能不说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这三个人。
它不是俗套的“三角”或“四角”故事。据说金岳霖曾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题有“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在他们之间,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友谊。又如梁思成所曾言:最爱林徽因的人,其实是金岳霖。金岳霖是懂得他周围的若干女子的,如他写的《悼沈性仁》,说陶孟和的夫人沈性仁是“以佛家的居心过儒家的生活”,一方面“入山惟恐不深,离市惟恐不远”,另一方面又“陷入于朋友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的生活之中”;“她是非常单纯之人,不过她也许在人丛中住,却不必在人丛中活而已”;“她不崇拜物质,也不鄙夷物质。她并不那么特别地注重精神;她不入世,也不出世,她并不见得特别地要求超脱。她只是对于大部分的事体站在旁观的立场”;“单就事说,性仁能做的事非常之多;就她的性格说,她能做的事体也许就不那么多了。”金岳霖自己说他并不完全了解沈性仁,只是“稍微懂得她一点”。他最懂得的是林徽因。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种慈悲之爱自不必被婚姻形式拘束,后人也不必对此“匪夷所思”。
体会一下,这不一样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