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69阅读
  • 6回复

书能误人...(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伍迪
 
发帖
278
啄木币
179
鲜花
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9-01
读书人,百无一用。进不能兴邦立国,素来有秀才造反之讥;退不能守家旺业,周全妻子儿女,所以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叹;守身则如甄费庸而无能,不通时务;无耻又如雨村,贪得无厌,惘顾恩义诚信。到不若那无知无识的粗人,所以有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所以这第二话却想从山野村妇刘姥姥说起。
??刘姥姥受荣府之恩,在她而言是幸运的。虽然这个恩绝对是她自己费尽心思筹划,看准了富户豪门要博那怜贫惜老之名,无奈出来卖头卖脸忍辱求告来的。于她,不过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意思。虽也看尽豪门上下人等的嘴脸,却终归是达到了目的,拿到辛苦求得的二十两银子,心里自是千恩万谢,感激涕零。她的逢迎富贵,不过是为自己一家人生活有个着落,当她在家里想到这个主意的时候,心里已经明白今朝必要“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按书中所言,她原也去过一次金陵王府,自然知道自己此行要付出的代价。所以她才肯配合凤姐、鸳鸯引太太小姐们一笑。正如她自己事后笑言:“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贫穷的悲哀和富贵的骄矜在此未着一字,而滋味尽出。这就是红楼的魅力所在,仿佛什么都没有说,全是寻常的家长里短,富贵口角,可是生活的百般滋味,却在这不说之中说的淋漓尽致。而这个滋味却要你在一生无数次的阅读中去慢慢品味,慢慢体会。当你能在笑语喧哗之中品味出悲哀,在眼泪里体会出深深的情意,在富贵繁华的背后品味出末世的辛酸,在幻境中看出人生的无奈,在春天的万花锦簇之中品味出风刀霜剑的寒气,更由中秋的寒塘冷月体会出无尽的凄凉……你是不是会痛哭出声:呜呼,是书误我匪浅矣。
??读书,当你读懂了它的时候,它就是你多愁善感的根源。因为,在书中明白了好多原本不明白的人生无奈和悲哀,因而你会过于自卑;读书,当你读不懂它的时候,它就是你不辩是非的渊薮。因为自恃是读书人,真理是在自己手中掌握着的,因而你会过于自信。所以读书人是世界上最麻烦的人,一面不断地受着自己良心的拷问,一面于滚滚红尘之中、辗转于是非场上追名逐利的奔波。忽然想起那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春流到夏,秋流到冬。”这样的煎熬,没有受过的人,怎么会明白?曹公,你又是欠了谁的甘露之恩?要把自己写到泪尽灯枯?而我们这些受了你甘露之恩的读者,也只能自叹:“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当作者把自己一生的心血、感悟,尽付书中,读书的人,岂可不领会这番苦心?
??正因为是读书人,雨村不能象刘姥姥一样求告,又因为同是读书人,士隐知道雨村的心事和难处却生怕唐突了他的自尊,所以小心翼翼地找个机会送他50两盘缠助他进京求取功名。雨村当时即淡淡的接了,却忙忙的不告而别,一副忘恩负义、急功近利的嘴脸。可见书生也不过是俗人,穷书生更因为没有富贵的遮掩,难免捉襟见肘,最容易露出破绽。而如雨村一般穷而有野心的书生就更加穷凶极恶。他自谓自己是读书人,些些小恩小义自然打动不了他的心。读书让他觉得高人一等,读书让他有了一展抱负的欲望,而这个抱负只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个人生价值又是只用仕途的通畅和钱财、势力来衡量的。此处对比刘姥姥的淳朴和她对巧姐的义助,再来看雨村对英莲的嘴脸越发可恶。同样是千金小姐的巧姐所以没堕落成第二个香菱,成为薛大傻子那种纨绔的小妾,全因为她的母亲曾侮慢的偶然应助过一个村媪的求告。而甄士隐恭敬地奉助过的书生,却冷漠地看着他珍爱的女儿落入火坑,成为那可怜的香菱,根本没有援手的意思。说到这里又不禁想起那醉金刚倪二,小红、茜雪……甚至焦大救主。这些没有知识的人,做人做事反而不失人味。原来做人与读书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要非说有,好多时候到是书腐蚀了人性中的善良。这也应了宝钗的那句话:“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
??教育本是读书育人二者并重,而今,读书之声甚嚣尘上,育人的功能却被压缩到低得不能再低。仿佛读书考学,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可是好多孩子却是越读书,越不明理;有的越读越自私,有的越读越狭隘,越读越目中无人,读到最后眼里唯有自己,理想读没了,道义读没了,信义读没了,读得不再有能力爱人,爱社会,爱工作……读得生趣全无。读书本是手段,现在却变成了目的,且是学生生命中唯一注重的目的。所以大学里就出了特优生因为害怕毕业走上社会而自杀;出了马加爵这样为了点小事冷酷地连杀四人的怪物;出了为马加爵辩护,认为他杀人也是事出有因,值得原谅的等等一系列怪现象。可怕的读书,书能误人,且误人匪浅。不知道中国现代的教育究竟想培养什么?不知道家长们倾尽毕生财力,究竟想培养什么?教育越来越令人迷惘……
??这一系列,本是闲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第二话到不是无话,只是不敢再说下去了,版上多的是读书人,我这里骂读书人,真真的不敢再说下去了,不敢不敢……
1条评分
liu_redsnow 鲜花 +1 - 2006-09-01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9-01
诚如宝钗的那句话,“...他也把书糟蹋了...”
可见也并不关书的事,倒是人的是非不分,青红不辨,反过来却怨书

语云,“沧浪之水,清可濯缨,浊可濯足,有以自取之也”
离线原罪virus
发帖
177
啄木币
261
鲜花
1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9-20
读书决不会误人~

关键是要读“有用”的书。比如李嘉诚就是只读那些能帮助他赚钱的书,所以才成为亚洲首富的。据说他从来不读什么鲁迅,唐诗,金庸,资治通鉴,外国名著这类无聊垃圾。这样就可以挤出很多时间来读工具书和工作~
离线原罪virus
发帖
177
啄木币
261
鲜花
1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9-20
引用第2楼原罪virus2006-09-20 07:04发表的“”:读书决不会误人~关键是要读“有用”的书。比如李嘉诚就是只读那些能帮助他赚钱的书,所以才成为亚洲首富的。据说他从来不读什么鲁迅,唐诗,金庸,资治通鉴,外国名著这类无聊垃圾。这样就可以挤出很多时间来读工具书和工作~

另外想想战国时秦国为什么那么强大,不就是因为秦王不允许人民读那些风花雪月的垃圾书吗?
还有“儒林外史”里面考功名的人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显然只读八股文才是中举人的正道~
[ 此贴被原罪virus在2006-09-20 07:45重新编辑 ]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9-20
引用第3楼原罪virus2006-09-20 07:07发表的“”:另外想想战国时秦国为什么那么强大,不就是因为秦王不允许人民读那些风花雪月的垃圾书吗?还有“儒林外史”里面考功名的人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显然只读八股文才是中举人的正道~


这是打自己的板子了
离线缘续来生
发帖
750
啄木币
1242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9-21
人生识字糊涂始阿
离线trunks
发帖
330
啄木币
354
鲜花
4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0-19
太有道理了
哈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