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98阅读
  • 1回复

天价医疗费----结局[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种田的
 
发帖
31
啄木币
278
鲜花
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1-23
文字文字文字
发信人: xyzmoon (moon), 信区: Medicine
标 题: 为什么“天价医疗费”真相大白之后,媒体却都失声?
发信站: BBS 泉韵心声站 (Tue Jan 17 07:44:46 2006)

为什么“天价医疗费”真相大白之后,媒体却都失声?



轰动社会的“天价医疗费”事件终于有了结论。据新华社哈尔滨12月13日报道,关于
"天价医疗费"一事,卫生部和中纪委联合调查组已将前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反馈相关部门。


结论大致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ICU科对翁文辉的管理存在混乱问题,主要
有:不该是心外ICU收治的病人,不能收;自购贵重药品管理混乱;同时调查组还对某
些质疑医院的传言做出了澄清结论:

其一,医嘱签名问题,不同笔体的签字都是下面的研究生写的,而且王雪原作为指导医生
应该看过。同时,调查组打开其它的ICU病历,也都是这样,这并不是医生伪造出来的


其二,不存在患者死后医院还进行化验的问题。这两份化验单胸浮水的检查确实是患者翁
文辉的,之所以出现日期差距,是因为患者在临死前出现高度胸腹水,医生在抽取之后送
到检验室,没有按规定将报告单上的申请日期项目添上。检验人员在检查完之后,发现报
告单上没有申请时间,所以不知道是何时申请的,就将出具化验报告的日期也就是8月8
日写上了。

其三,同一天不同明细账单的问题,调查组反馈的结果是这样,一般患者要单子的时候是
晚上8点左右,但是计算机系统把其它科室的项目汇集起来,最后结算的时间是半夜十二
点,因此患者在十二点之前拿到的单子永远都比十二点时结算的项目要少。计算机的程序
是北京一家计算机公司的,医院无法改变的。

调查组同时也认为,医大二院的整个医疗工作管理还是比较规范的,对与翁文辉同住在I
CU科的其他病人收费基本上做到了规范、透明、告知,只有翁文辉这一例显得"特殊"。


报道说: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发生在哈医大二院ICU科的"天价医药费"事件所暴露出的
问题,广大医院、医务人员都应该认真汲取教训。无论什么样的"特殊"病人,医院都要严
格坚持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完)

看完调查组的结论,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医院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混乱,让某些
“特殊”病人钻了空子。“天价医疗费”的问题主要出在患者的“特殊”性上。然而,人
们不禁要问如果这“天价医疗费”责任不在医院,难道就没有问题吗?首先,我们要问这
“特殊”的病人,为什么会特殊?所有这一系列离奇的特殊,有没有***存在?其实,这天
价医疗费,尽管是“天价”在患者家属自己身上,也决非没有问题。

有人怀疑,本案的“特殊”患者家属借着患者参加工作早属于离休,就想借治病敲国家一
笔。在要求医院违规特殊治疗抢救之外(花掉130多万元),自己还能居然花出去400多万
,其目的,就是想要让医院治疗费出奇的高,从而相对掩盖自购药品的费用奇高的问题。
最后他们想让国家报销,国家不给报,就反过来开始敲诈医院。

起初,有些不了解真相的媒体记者为了炒作,就开始大肆污蔑医务人员,试图把我国现在
医疗体制上的种种问题,都推卸到医务人员身上。通过激化医患矛盾,转移社会公众对医
疗体制不公的不满情绪。

没想到调查的结果,完全是属于特殊患者的问题。医院、医务人员除了某些管理上的混乱
,让特殊人员钻了空子之外,具体医务人员几乎没有任何道德上瑕疵。所以,媒体就集体
失声,突然蒸发,就给公众来一个不了了之。

其实,调查结果说明,此事才真正触及到了医疗体制不公的根本问题(患者家属购进400多
万元的药品,是否都合法?如果还曾经要求国家报销,是否有诈骗犯罪嫌疑)。同时,本
案也触及到社会上的高级医学权威们的出诊问题(30万出诊费是否属实、合法?)。不过
,咱们欺软怕硬的媒体一看***制造者的权势、地位,他们可能惹不起,就全都变成了哑巴


可怜的老百姓,你只有被忽悠、被利用的资格,没有真正的知情权。可怜的底层医生护士
,尽管你们的收入和付出已经是这样的不合理,你们要是也想搞点***,看咱们媒体记者能
饶得了你们吗?可是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倒可以是名正言顺的搞***,即便一不小心被媒
体曝光了,咱们的媒体宁肯丢面子也会装聋作哑。

对于那些因为信息掌握不全,报道片面甚至失实的媒体记者我们尚可以谅解。但是,某些
记者所谓的分析评论,则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了。我特别记得有一个善于趋炎附势所谓评
论家写的一篇题为《医生作恶,还是体制作恶》文章。该文作者曾明确地告诉公众:体制
不会叫人作恶,作恶的只能是人(医生)。现在,最后的调查结论,无疑的是扇了这位黑
心评论家一个响亮的耳光。我真不知道这位评论作者,这位只会拿老百姓开刀的***分子的
卫道士,看到新华社的这篇“天价医疗费结论”的稿件,会有什么感想?如果他这种记者
在这些事实面前,变得只会装聋作哑,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当记者,写评论?

我看这样的评论家,根本算不上什么记者,完全就是一个为名利出卖灵魂的*者,对我们这
个社会来说,他们的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那些为钱出卖身体的*女。总之,我感觉通过这天
价医疗费事件的离奇结局,我们那些经常以公众的良心、社会监督者自居的媒体记者,是
不是也应该问一问自己,到底是记者作恶,还是体制作恶?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1-23
不过这个医院管理也不太好,自己问题比较多.我看过一个哈医二院的病历,写的太简单粗糙,所以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而且这个病号原来在协和医院主过,后来到了哈医附属肿瘤医院,这两家医院都没有处理好这个病号,哈医二院竟然敢收留他,应该作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才行.

中国的媒体,第一需要注意的是政治问题,第二就是需要”煽情”了.我们看到的报道实际就是经过记者,编辑,有关官员审查,编辑过的”故事”,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处于核心地位的CCTV更是如此.所谓”曝光”,只是暴露一些关系作的不到位的”倒霉蛋”而已.有背景的黑暗事件,CCTV不仅不会去调查,就算调查了部分事实,也会在层层审核与当事人”攻关”之后砍掉的.

就拿301的蒋彦永与东北的涉黑主角刘永还有黑龙江”宝马撞人事件”来说吧,几乎各大论坛都有报道,CCTV却全不当回事.大家很容易看出,所谓的"媒体监督"实际上是在利益集团控制之下的.
这一点, 在房地产行业更加明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