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44阅读
  • 9回复

外商垄断,我国胰岛素行业举步维艰(科学时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5-24
患者数量激增 胰岛素市场膨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渐上升。据统计,目前在中国至少有5000万人的健康正在受到糖尿病的威胁,这个数字仅次于印度,排名世界第二,并且仍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在未来几年内,糖尿病将成为我国排名第二的疾病负担。

  因为医学界专家已经指出,不论是Ⅰ型还是Ⅱ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可避免需要注射胰岛素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而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胰岛素制剂市场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胰岛素量为上百公斤,中国胰岛素销售额约20亿人民币(按零售价计算),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中国在2007年会有75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的胰岛素市场供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据海关统计,2005年一季度仅天津口岸进口胰岛素制剂(即含有胰岛素的药品)23.2吨,价值2519万美元,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61%和84.6%。

  生物制药:最后一块垄断阴影

  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使我国胰岛素市场容量正在不断扩大,很多外国胰岛素生产企业都非常看好在中国的商机。另外,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生活、医疗水平的改善,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放弃在国际上已经几乎被淘汰的动物胰岛素,转向治疗效果更好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因此,中国的人胰岛素市场成了诸多外企竞争的核心地带。在这个市场上,礼来,诺和诺德,安万特三家外企占领了几乎全部的市场份额,特别是礼来和诺和诺德,更可谓针锋相对。早在1993年诺和诺德就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人胰岛素诺和灵,2002底推出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作为竞争对手的美国礼来也不甘落后,在1997年向中国市场推出了运用人工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人胰岛素优泌林(humulin),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humalog)也相继进入了中国。而另一巨头安万特也凭借其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打入了中国市场。

  从2003年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诺和诺德胰岛素在我国销售7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医院销售3.8亿元人民币,占人胰岛素市场82%份额。礼来在医院销售 8000万人民币,占17.5%市场份额,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人胰岛素市场主要由跨国公司所控制,两家国外公司就占据99.5%的市场份额。

  其实近些年来,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绝大多数领域中,本土企业已经逐渐打破了外商对市场的控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说,目前只有胰岛素市场,是我国生物制药领域唯一一个还处于外商垄断中的行业。

  由于垄断,我国胰岛素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歧视现象,例如一款进口高端胰岛素产品在我国的售价将近300元人民币,而在印度市场上却只折合80元人民币,即使是在欧洲市场上,这款药物的售价也低于在中国市场的售价。

  由于垄断,市场上缺乏竞争活力,垄断厂商占有绝对的市场地位,不用作很多公益教育活动来增强公众好感以用于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公益教育活动比较缺乏,从而造成患者的治疗意识很差。据了解,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还不知道自己得了病,有些患者知道自己得病但却没有及时开始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由于观念问题而拒绝采取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外商对市场的控制使得我国患者非常被动,无论在公益教育,药物价格等方面都没有享受到合理的待遇,这使得很多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更好的药品,而去选择疗效较差的其他替代药品,而从一个侧面造成了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现状。其实长久以来,我国很多糖尿病患者一直在期待本土品牌能够打破市场上的外商垄断,渴望着市场上能够出现更多种可以选择的产品,从而不必受到垄断市场僵化的市场格局的压制,能够真正购买到性价比合理的药品,得到更好的治疗。

  垄断阴影中的本土企业

  在我国很多行业内,外商一定程度上的垄断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行业内,本土企业没有掌握能够和外商竞争的核心技术,或者是本土产品在质量上还不能和外资产品相比,因此外商自然会凭借其技术上的优势,控制绝大部分市场。

  而同样处于外商垄断下的我国胰岛素行业,情况却并非如此。虽然目前在中国的胰岛素市场上,国内大大小小的胰岛素生产企业130多家中,绝大多数是新兴的小型生物制药企业,其中大多只能生产动物胰岛素,且处于低水平重复生产状态,但为数不多的几家生产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企业中,也出现了如北京甘李药业有限公司这样,在技术上已经完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

  甘李药业是由我国胰岛素研发第一人甘忠如博士所创建了,经过十多年的刻苦钻研,目前已成为全球仅有的几家能够生产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企业之一,并且拥有全世界最全的胰岛素生产线,能同时生产出长效和速效胰岛素产品,这是很多外企也不能达到的;在生产过程中,甘李药品采取了高于欧美药典的标准来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产能方面,甘李依靠自己的专利技术降低成本,并且达到了每年2吨左右的生产量,这个产量是中国每年需求的四倍左右。

  从各个方面来看,我国胰岛素行业中,一些本土企业都已经初步具备了和外企抗衡的实力,而现在这个市场仍然处于外商高度垄断的局面,这些本土企业正在艰难地开拓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处于垄断地位的外企的排挤则正在严重威胁着它们的生存。消费者需要优质低价的药品,中国需要强势的国产品牌,只有支持这些有潜力的本土企业,帮助他们快速打开局面,这些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真正造福我国的患者。

  外商垄断潜在的威胁

  资金外流 消费者忍受着不合理的价格

  在外商垄断的行业,我国市场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则不得不依赖于进口,大量资金流向外企。因为没有竞争,垄断市场上产品价格往往非常强硬,甚至出现价格歧视现象。以医药行业的含药缓释支架领域为例,由于技术垄断,进口支架在中国的售价要比在欧美市场高出一倍。2000年,一枚普通金属支架在欧美的售价仅为 800-900美元,而在中国售价竟高达2000美元。

  重要行业受制于外企将给国家带来不安定因素

  埃及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糖尿病大国,长期以来胰岛素全部依赖进口,2002年,埃及由于和诺和诺德之间的合作出现了问题,市场上40种不同品牌的胰岛素都出现了严重短缺,特别是价格低廉的胰岛素,结果导致胰岛素价格上涨。在黑市上,一安瓿胰岛素可卖到90埃镑(约合20美元),其价格是大多数埃及人无法承受得起的。

  在一个长期受到外国企业垄断的市场上,对进口的依赖将会导致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动的时候,国内相关物品价格以及供给情况也发生严重波动。胰岛素是医药行业中的不可替代的关键物资,如果其供给全部掌控在外企手中,一旦合作发生变动,则会使国内药品供给不足,数量庞大的患者将面临着没有药品无法得到治疗的危险局面,从而给国家的安定带来了不良因素。

  外商垄断影响本土企业成长

  在外商垄断的市场上,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对中国民族产业进行歧视与封锁,这些巨头外企的一举一动都会给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其规模和强大的营销能力,也给我国企业施加了沉重的压力。在我国胰岛素行业,由于人工基因合成胰岛素工艺要求非常复杂,投入资金要求也很高,再加上跨国公司工艺技术上的垄断,我国一直无法研制生产自已的人胰岛素。到一九九八年,留美科学家、现任北京甘李药业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甘忠如博士研制出中国第一个人胰岛素-甘舒霖,他委托通化东宝公司生产并销售,并于2001年开始出口多个国家,2002年出口额1000多万美元。然而在中国市场上,由于跨国公司的长期垄断,通化东宝无力打开市场,目前只占有市场份额不足0.5%。外资企业凭借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垄断我国市场,不仅从中国获得高额利润,而且与我国国有经济进行激烈的竞争,使一部分民族工业失去技术主导权、生产主导权和市场主导权,使国有经济和民族工业处于受排挤的不利地位。

  胰岛素行业长期以来外企垄断的市场局面,不论是对患者健康,企业成长还是国家安全,都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我国致力于胰岛素研发生产的、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一些本土医药企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正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这样才能加快成长步伐,打破外企垄断,为患者和国家早日带来经济效益。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losttemple
发帖
2623
啄木币
11881
鲜花
6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5-24
一直以为中国最早合成牛胰岛素,想不到会是这样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5-24
引用第1楼losttemple2006-05-24 16:59发表的“”:一直以为中国最早合成牛胰岛素,想不到会是这样

long long ago
离线yaoyao
发帖
*
啄木币
*
鲜花
*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5-24
中国人当年的精神呢?能再出几个和牛胰岛素一样能写入历史课本的科技成果么?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5-25
都说有国产的要胰岛素,这几年也没见着。中国的药商整天忙着做广告、发红包和做虚假宣传,看看人家国外的药商,每年都在公益事业上投很多钱,像诺和诺德每年都做一些公益宣传,什么糖尿病健康教育、免费健康教育讲座和资料的发放,并提出会员制,买十支笔芯送一只,不过比较麻烦。
这人胰岛素我们落后的太多了,我查过资料,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在我们国家忙着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人胰岛素的理论基础,并一开始进入实验室论证阶段,1975-1978年完成临床实验,同时面向全球直销。看来我们是要抓紧了。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5-25
引用第4楼康复医师2006-05-25 22:19发表的“”:都说有国产的要胰岛素,这几年也没见着。中国的药商整天忙着做广告、发红包和做虚假宣传,看看人家国外的药商,每年都在公益事业上投很多钱,像诺和诺德每年都做一些公益宣传,什么糖尿病健康教育、免费健康教育讲座和资料的发放,并提出会员制,买十支笔芯送一只,不过比较麻烦。这人胰岛素我们落后的太多了,我查过资料,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在我们国家忙着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人胰岛素的理论基础,并一开始进入实验室论证阶段,1975-1978年完成临床实验,同时面向全球直销。看来我们是要抓紧了。


呵呵,我们具备搞研究的体制吗?研究成果能够有效的市场化吗?
发帖
52
啄木币
285
鲜花
1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5-28
引用第5楼shenlang0072006-05-25 23:16发表的“”:呵呵,我们具备搞研究的体制吗?研究成果能够有效的市场化吗?

只要有国产的人胰岛素,就一定会有市场的。关键是人才的引进,很多这方面的人才都跑到国外去了。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5-28
国内生物制剂方面和国外差的很远,,无论从药剂学,,生物工程,,还是质控,,生产与诺和诺德等大腕差距明显..
不是不支持民族医药行业,,而是差距是很明显的..这不仅仅是客观因素在里面,,主观因素也很明显..

初药品外,,同样,,生物医疗仪器,,耗材等等方面也都落后很多..显微镜,,胃肠镜,德国,,日本,,美国的强吧,,切片机,,德国的,,起搏器,,美国,,日本的,,医学敷料耗材,,美国;;影像设备,,美国,,日本,,德国;........

中国的CT,超声生产技术发展还是很快的..药剂上差距太大..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5-28
这不能怪别人垄断,,只能怪自己不够争气..很多发展比中国晚的地区都有自己的品牌医药企业..
生物制药公司发展迅猛,,我们不能再被丢下了..
离线半生癫
发帖
8
啄木币
193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5-28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