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22阅读
  • 0回复

运动疗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7-01
运动疗法,又称为治疗性运动。
运动治疗包含着“运动”和“治疗”两方面的内容。
通过运动以改善功能、防治疾病、促进身心恢复的一类疗法称为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
按活动时用力方式分类
被动运动
助力运动
主动运动
抗阻运动
(一)被动运动:
        患者肌力3级以下,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动作。
        外力可来自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
(二)助力运动
      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来完成的动作。
      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提供。
      这种运动常是从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形式。

(三)主动运动
      整个动作完全由患者主动用力完成。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去克服外来阻力
        是大多数运动疗法的主要成份。
      各种医疗体操均为主动练习。
(四)抗阻运动
        运动时需克服外加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阻力可由人力、重物、器械提供。
    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  
1.等长收缩
      运动时关节不产生运动,即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的距离无变化,肌张力明显增高,又称静力性收缩。
在日常生活中,等长收缩常用于维持体位和姿势。
在运动疗法中,等长收缩是增强肌力的有效方法。在关节不能运动时,例如石膏固定、关节创伤或炎症等情况,常采用等长练习进行静力性收缩,以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
在等长练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屏气现象,从而可使血压明显上升,加重心脏负担,故有心脏功能障碍时,不宜选用。
2.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时肌肉的张力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等张收缩又分为:
  向心性收缩
  离心性收缩
向心性收缩应用最多,是大多数体操的基本形式。
离心收缩主要在于控制肢体坠落的速度,在太极拳中最为常用。
两者交替练习可有利于肌力的发展。
功能位
是指神经瘫痪后肌肉、关节功能尚未恢复,必须使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活动的体位。
骨折后,为了减少骨折端的移位,易多置于
  功能位,此时肢体处于肌力平衡位。
通常功能位上肢处于屈曲位,下肢多位于伸展位。
功能位
肩关节:屈曲45 °、外展60 °,无内外旋
肘关节:屈曲90 °
前臂:中间位,无旋前旋后
腕关节:背伸30 °~45 °,并稍内偏
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稍屈曲
拇指:对掌的中间位
下肢伸展位为:髋伸直,无内、外旋,膝稍屈曲20 ° ~30 ° ,踝处于中间位。
功能位
功能位有利于上、下肢恢复日常生活功能。
即使发生挛缩或僵直,只要作出最小的努力,即可恢复最基本的功能。
然而,在不同具体情况下,也可采取灵活体位。
如偏瘫时的抗痉挛位,烧伤时的抗挛缩位等。
功能位应为康复医疗人员熟知。
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神经系统
心肺功能
运动系统
代偿能力
反复训练,能使受损器官恢复功能。
反复训练,也能促进未受损器官的代偿作用,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动作技巧,使有关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和代偿。例如截肢、截瘫、偏瘫、神经损伤等。
临床应用原则
是恢复肢体功能障碍的最主要方法
全面检查
功能评估
因人而易
循序渐进
积极主动
持久锻炼
全身性锻炼
选择方法:力学、神经促进、代偿或支持
常用设备
场地:至少40m²,最好100~200m²。
一般训练用设备:肋木、体操垫、体操棍与棒、拉力器、姿势镜、功率自行车等
增进关节活动范围用设备:滑轮、多用悬吊器、组合关节活动器
增强肌力用设备:哑铃、沙袋、肌力训练器
步行训练用设备:平衡杠、扶梯、学步车、起立床、拐杖、轮椅
牵引用设备: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关节牵引
水下运动设备:水中运动用浴槽、治疗用游泳池
其它运动疗法小设备:球类、各种玩具
运动疗法的种类
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力训练
转移训练
步行训练
平衡训练
协调训练
矫正训练
呼吸训练
有氧训练
水中训练
放松训练*
运动疗法的种类
手法治疗
  按摩、推拿
  关节松动术、麦肯基疗法
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
牵引疗法
中国传统的运动疗法
  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