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们家领导是在 qq上认识的
在七年多以前的一个夜晚,她们学校教学楼停电,只好去上网,于是,神奇的故事开始了。。。
当时我们还在上大学二年级,她在武汉,我在北京,这段跨越了2500华里的恋情终于一路走来,直到07念得7月份,随着我的毕业和就业,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生活。
我今天要讲的不是我的就业经历,也不是我们的感情传奇。
我只是想跟所有双外生分享她的就业经验,从一名双外生到一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也许对大家能有借鉴意义。
我和她都属于99年第一批扩招后进入大学的学生,这一批学生一般是在2003年毕业(我是学临床的,所以04年毕业)。在此之前大学生就业虽然也是一个问题,但是形势还不是很严峻。在2003年她毕业的时候,早已厌倦了两地生活的我们,就都希望她能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最初的时候,工作的底线是:解决北京户口,最好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
,月薪在2000以上。
记得第一次招聘会是我替她去的,当时她还在学校准备期末考试。那次招聘会是在科技展览中心,天气已经比较寒冷了。我带着她的简历冲进会场,才发现求职的人在会场中是那么的渺小。摩肩接踵中,投出几分简历,所有单位第一句话就是”是北京生源吗?”终于真实地感受到生源这条鸿沟的存在,就像一块玻璃屋顶一样。
放寒假之后,她也来到北京,于是我们一起开始了在北京的求职生活。当时我还在医院实习,只能在周末的时候才能陪她出去参加招聘和面试。
记得那年北京的雪很大,特别是年前我们在北京参加的最后一场招聘会,那天是在农展馆,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白茫茫的一片中数条等待入场的长龙在展览馆内的广场上蜿蜒。哈着气,跺着脚的学生们,表情复杂。
和此前的多次招聘会一样,这次的招聘会也没带给我们任何惊喜。
年后她再次和我一起来到北京。巧合的是,回来的路上也遇到了数十年不遇的大雪。铁路运输中断,我们在河南许昌被困了十多个小时。饥寒交迫中到北京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
年后的求职一如年前,没有任何进展。尽管我们已经把底线一再降低,只要月薪2000,不解决户口,小企业也可以考虑了。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的更残酷。
知道有一天,她说想回武汉去试试。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买好来了返汉的车票,我决定陪她在北京好好玩玩。就在离开的当天,她跟我说:“今天还有一个招聘会,要不咱们去看看?”我接过报纸,那是一个主要针对在职人员的招聘会。我说:“要不算了吧,这个是针对在职的”她说:“万一有机会呢?我想再试试”
谁会想到,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这个不起眼的招聘会上,一家北京市某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招聘正式工作人员,正好是她这个专业,而且要求是外地生源!
简历递上去之后,我们也没报太大希望。她还是于当天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然而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她的电话,那家单位给她打电话让她去实习,准备和她签。经过她的努力,已经达成了录用意向。没想到幸福来的那么快!
很快她就来到了北京,并且签定了协议书。签约当天,我兴奋地抱着她,在马路上狂舞。
尽管现在看来这个单位不尽如人意:在郊区,收入不到2000元,今后的发展也不是很好。但是至少解决了北京户口,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且单位的领导对这个单位第一个正规大学生非常重视,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困难。现在我们还由衷的感谢这些领导。
再次之后两年,经过自己的努力,她终于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国务院某部委工作,成为一名公务员。
在过了两年,我也研究生毕业,进入另一国家机关工作。从此,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感谢每一位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战友。拖拖拉拉写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我的几点想法: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值得为他付出全部。否则你会后悔一辈子。
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希望和信心,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