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22阅读
  • 30回复

有多少喜欢古典诗词文章的朋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ovekaka
 
发帖
1989
啄木币
2004
鲜花
169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4-23
大家可以交流下啊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杨柳依依
发帖
77
啄木币
348
鲜花
1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6-10-07
我喜欢古典文学,喜欢纳兰,喜欢花间词,喜欢婉约的。
离线假装酷
发帖
466
啄木币
450
鲜花
16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6-09-14
我们中学老师教的王安石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
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离线乌拉
发帖
1404
啄木币
7593
鲜花
82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9-13
看了尤利西斯才知道什么是难懂,小说也可以看得这么累,还有满篇的注解,真是服了
离线lovekaka
发帖
1989
啄木币
2004
鲜花
169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6-09-11
引用第22楼liu_redsnow2006-09-01 01:01发表的“”:这也是一种素质啊,窃以为还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素质。只是不知为什么楼上的成绩会不好。.......



读诗,品诗,鉴赏诗词要求是很不一样的,对于大部分人的水平来说,能达到组基本的读诗已经很难得了,尤其是一些写诗习惯写的比较晦涩的诗人的东西。
离线小吧
发帖
19
啄木币
303
鲜花
9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6-09-08
喜欢琵琶行
离线苇子
发帖
783
啄木币
4205
鲜花
83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6-09-02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看来学是难了点.有没有高人指导一点.
离线daf1983
发帖
1172
啄木币
50965
鲜花
75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6-09-01
引用第23楼咔咔2006-09-01 23:00发表的“”:昨日在报纸上见一力作: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山大学生李白去北京烤鸭店的真实写照~~~
我郁闷的事情:
          1,祖国没有统一;
                        2,人民还要劳动
                                      3,世界如此诱惑
                                                  4,本人竟然不帅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Email me     有空来看看My Blog
                
离线咔咔
发帖
40
啄木币
420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6-09-01
昨日在报纸上见一力作: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
一摸口袋没有钱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6-09-01
这也是一种素质啊,
窃以为还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素质。
只是不知为什么楼上的成绩会不好。


貌似有心人可以开一些诗词鉴赏方面的帖子,大家来聊一聊,算是个共同促进。
离线Great
发帖
1288
啄木币
1615
鲜花
89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6-08-31
这些天我又在8102研究唐诗,辛弃疾和苏轼也很喜欢的,还有李清照
不过这些诗词现实生活中是最没有用的,只能像基督徒念圣经一样把或把它作为一种修行
大学像我这种成绩不太好的人是很无聊的,而读一些诗词比整天玩QQ游戏好
离线shanghang13
发帖
60
啄木币
49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6-05-31
我也挺喜欢古典诗词
离线daf1983
发帖
1172
啄木币
50965
鲜花
75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6-05-07
网上搜得
可以看看
我郁闷的事情:
          1,祖国没有统一;
                        2,人民还要劳动
                                      3,世界如此诱惑
                                                  4,本人竟然不帅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Email me     有空来看看My Blog
                
离线daf1983
发帖
1172
啄木币
50965
鲜花
75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6-05-07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挲,生意尽矣。”





文章主旨是写枯树,开篇就是以殷仲文对自家庭院里的老槐树的悲 叹开始.



殷 仲 文: 东 晋 文 学 家。陈 郡(郡治今河 南淮阳)人。曾 官 尚 书,迁东 阳太守。后为 刘裕所 杀。擅文辞。



这一段大概的意思就是东晋时期的名士殷仲文, 风流人物,天下闻名. 一生几起几伏,最后被贬为东阳太守(注:出这个字,古文里一般是讲出京城做官,既然是出京城,就是贬谪了). 心里经常会很苦闷, 看着院子里的老槐树叹道:”这树老态龙钟,已经没什么生息了.”(注:这里的婆挲, 原指年老的妇女.这里比作老树的老态,后世有人文: 老树婆挲生意在,游观此地客停车. 也是出以此了.



这里不难看出, 殷仲文以老树比作自己,一生的几起几伏,到了今天,也是来日无多也.



第二段: “至于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



这一段用典很多, 白鹿贞松, 白鹿可能为白鹿纸, 古代书画用纸,这种纸只能用千年松木制得, 贞松也指长年不调的老松. 故白鹿贞松指千年的老松. 青牛文梓语出《太平御览》卷四四引《录异传》:"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沣水中。"后因以"青牛文梓"指参天古木。根柢盘魄, 山崖表里. 柢:树根。特指直根. 这里的魄, 我认为通气魄, 表里: 表面和内部,内外. 这里说明这些千年古树,之所以能够存活千年,就是因为根基深厚, 在山崖的表面和里面茂盛发达. 紧接着,作者问了个反问句:”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 那么为什么桂树和桐树都活不长呢? 其实答案在前面已经给出来的.因为根基不够. 另外桂树和桐树也有讲究. 桂花香, 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 <尔雅>有曰, 华而不实者为桐.



读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猜到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思想了. 开篇记述殷仲文的晚年感叹. 殷仲文此人虽为一代名士,可以看出作者对他并不感冒, 历史上殷仲文靠拍桓玄的马 屁位极人巨,后来还是被贬被杀?为什么呢? 作者已经给出了答案, 正如桂桐一般华而不实呀.那么怎样才能能够永垂不朽呢?作者还是给出了答案, 正如青松,梓树般,正直不曲,朴实无华,根深地故, 自然可以长盛不衰. 那么后文还要讲什么呢? 我们再往下看.



第三段:” 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这里讲述了汉梁孝王,为了在自己的封地也可以享受京城美景,而修梁园的事情. 三河:汉代指河内、河东、河南三郡. 将三河的名花都移植, 把九畹(兰花)移植到梁(今河南,江苏交界之地), 以建立梁园. 睢阳: 指睢阳曲,汉梁孝王筑睢阳城时作. 嶰谷: 昆仑山北谷名 云门: 周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 这里指的是当时梁园建成时浩大的场面,音乐都是如此大气.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这还是讲的梁园美景, 招凤引凰. 事实上也是如此,相传李太白游梁园,久久不愿离去.



第四段:”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欹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芽。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批草树,散乱烟霞。” 作者开始讲这梁园的不好来. 这梁园地方小,东西多,里面的野生动物也不少. 山和山想连,水与水紧促. 虽然工匠, 公侯都很喜欢,但是从开始建成的那一天,就工作,维护不断. 为了保持这美好的景色,要去捉鱼猎兽, 铲除杂草,. 经过这样不断的修理, 就会是一片美好的景色, 在晚霞的照耀下,分外迷人,连晚霞都显得散乱了.



第五段:”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蘖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做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这一段说,与其像梁园那样,还不如种上百顷松树,无花,银杏,君迁子,这样可以茂盛千年哪. (注:作者写的这几种树都是几种长寿树.)想那秦朝的大夫,汉朝的将军授受大权.当时就会像那些华而不实的鲜花一样.到还来还不是被苔藓蘑菇长满. 小鸟和小虫的食物. 要不就是经不过霜露的侵蚀,或者是被风雨毁去. 东边有白木做的庙,西边有老桑做的灶.北边以杨树为关,南边以梅根作钱(注:六朝时,短暂的以冶梅根作流通货币). 住在小山里就种满桂树, 有大风就用松树系马. 哪里是城里只有细柳, 城外就种桃树呢? 这里作者无疑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心情.以古喻今, 以往那些大夫们和今天的有什么不一样,还不是把国家治理得很差,天生我材必有用,难道只有那些士大夫们才能治理国家吗?



第六段:”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攲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闪睒,山精妖孽。”



这一段作者把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更一步的抒发.这里有必要讲一下作者的生平:



庾信(513--581) 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肩吾之子。初仕梁,后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遂羁留北方。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善诗赋骈文。在梁时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皆为宫廷文学代表,时称 “徐庾体”。晚年所作,内容上起明显变化,如《哀江南赋》、《枯树赋》等,自伤遭遇,并对社会动乱有所反映,风格转为萧瑟苍凉,为来杜甫等所推崇。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庾子山集》。





可见国家破裂, 作者飘零北方. 心伤不己,就好像千年老树的根伤了, 心空了.(注:树心空了,表明树死了). 最后老树终于要倒塌了. 破碎成好多片,但那些老树瘤还在,可以变成树精.



第七段:”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这一段更表现了作者羁压北方的无奈心理. 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采葛,食薇,语出诗经,. 表示为避免谗言,只能在穷苍里生活, 慢慢老去. 淮南子里所说的树木的叶子落下,这里多么悲哀的事情哪.



第八段: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这里讲得都是美景, 建章是汉代宫殿, 春来花开如火,黄河两岸万里树木茂盛. 那金谷的满园春色.,也就是那河阳的花了. 但这些美景都不能长久存在.



第九段: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处引语出自《世说新语》,“〔东晋〕桓公北征,经金城,前为琅玡王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里表达的还是那种时光流逝,岁无情的感觉.
我郁闷的事情:
          1,祖国没有统一;
                        2,人民还要劳动
                                      3,世界如此诱惑
                                                  4,本人竟然不帅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Email me     有空来看看My Blog
                
离线lovekaka
发帖
1989
啄木币
2004
鲜花
169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6-05-07
庾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