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92阅读
  • 2回复

展涛校长随笔:何为个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4-05
展涛校长随笔:何为个性?


http://www.online.sdu.edu.cn/ 2006-03-30 15:37:30 学生在线©



  我被自己用这个简单的题目考住了。

  春节期间,我写了一篇《2006:我所关注的工作》。其中谈到人才培养的理念时,特别强调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预测和期待它成为2006我们校园里的一个热词。

  开学后,学工部的同事们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研,主题就是:什么是个性?包括个性的内涵,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等。当把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放在我面前时,我才意识到,其实自己也没有准备好答案。

  一个没有思考成熟的问题,为什么又是那么一再的强调,还希望它为大家所共同关注呢?

  我提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们对大学教育功能的理解。大学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还是为每个人的成长?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时有矛盾。在我们多年来形成的教育理念中,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总是放在第一位的,甚至被理解为大学教育的唯一目的。大学服务于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勿庸置疑的。今天,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教育在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未来竞争力中的基础作用和核心地位的确立,使得大学教育的这一功能更加凸显,这一使命更为重要。但是另一方面,大学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对他们作为一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关注,长期以来被忽视和弱化了。这是我们教育理念的一个缺失。对个体价值的关注和尊重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一个把致力于民族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大学,应该是为国家和社会的,同时也是为每一个个体的,因为社会就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因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就是为了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还因为教育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也在培育着每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所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才是对大学功能的完整诠释。

  二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全面发展为目标,还是个性发展为目标?同样,这一理念中“全面发展为目标”也是勿庸置疑的。但问题是,我们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我们总希望学生在每一方面都是优秀的,并按照这样的美好愿望设计出一个个“标准”,去教育,去评价,去导向我们的学生。这是我们对教育理念的片面解读。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我们的教育模式中随处可见“标准化”而缺少“多样化”,我们的管理中不乏“整齐划一”而缺少足够的“灵活与宽松”。在这样的理念之下,一谈到“个性”,很多学生往往想到的是与协作精神的矛盾,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与全面发展的违背。在我们的思维中,“个性”几乎成为一个负面意义的词语。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我们只能努力地“生产”着批量的标准品,又怎能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缺少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又如何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丁肇中教授的再次来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明的例子。

  在南新区的“与大家面对面”,我们再一次感受教授的魅力与风采。许多次,学生们热切的提问仅得到了教授一个最简单的答案:不知道。原来我们崇拜的大师也只有“有限的知识”。面对着期待的眼光,教授却说,这个问题你应该问自己,应该自己找答案。教授的童年时代缺少“远大志向”,只想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成功之后也没有“豪言壮语”,执着不懈 地工作只是因为“兴趣”;教授的父母缺少“望子成龙”的眼光和期待,只鼓励孩子的爱好,从不给孩子施加学习上的压力;教授不是“神童”,中学考试只不在倒数几名,大学一年级学机械看不懂制图而转学数学和物理;密西根大学管理也不严格,让一个大学只读了一年多的年青人直接去了研究生院。

  我们困惑了,我们迷茫了。太多的地方,教授不符合我们的优秀标准;太多的地方,教授挑战和质疑着我们的教育和管理模式。没有“严格”的教育与管理,他的智慧,他的执着,他的责任感,他的成功,他对科学和人类的贡献,难道是“从天而来”?

   或许教授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才是多样化的,所以人才成长的方式也必然是多样化的。我们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多给予我们的学生一些选择的空间,多给予他们一些成长的营养,多给予他们一些关注与宽容。他们被激发的可能是兴趣,是激情,是自信,是责任感,是舒展的个性和创造的天性。如果是这样,或许我们也能够造就出丁肇中。

  或许世界本来就应该是绚丽多姿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与生命造就的独一无二的奇迹。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应该与别人不同,就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证实自己的存在,证实自己的价值。同时,我们每个人又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孤立地谈论个体的价值,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又是在尊重他人和担承社会责任中得到升华。

  个性与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夜神月
发帖
825
啄木币
1565
鲜花
7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4-05
我个性所以我存在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4-05
自己先顶一下
窃以为展校长的这篇文章新意不大
----除了“对大学教育功能的理解”

毋庸置疑,大学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从现在大学的性质上就可以看出来嘛:我们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是公立性质的。
当然,个人交钱上学,自然也就有了为个人成长服务的责任。
但归究到根本上还是为国家he社会服务的。
两者统一的。

不知这点大家是否有共识。
基于此,有了下面的体会。

大学是由一个个的学生组成,因此办学在实践中其实又是为一个个的学生个体服务的,即是教育为个体。既为个体,那我们便是要培养一个个的精英了,而非现在的庸才了!
可是我们的理念呢?!

感觉展校长的这篇文章里体现的思路与之前的“我们的教育里缺失了什么”有些自相矛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