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902阅读
  • 75回复

[其他]再向山大网友们叫一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bcyxbl
 
发帖
104
啄木币
223
鲜花
3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0-01-08
— 本帖被 小鹏8号 执行压帖操作(2010-01-14) —
再向山大网友们叫一板
前不久,本人的帖子发出后,有网友曾指责我胆敢向权威理论叫板。实际我的胆并不敢向任何人叫板。是良心,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责任感,是千千万患者的性命,是铁一样的事实,是人类的健康!迫使我不得不向传统理论质疑!既然网友认为我是在叫板,那么不妨我就再叫一板。自己已经错了,就很不应该,却一味的坚持错误,就更不应该!希望大家冷静!三思而后行!欢迎大家提出疑问,但要体现医学工作者的道德感!责任感!谢谢!

因一项生理功能被疏忽
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被误读

注:本文所指感冒为普通型感冒,不包括流感。

目前,生理学界已经明确了人体会产生大、小便两种终产物质,因此明确了人体有肛肠、尿路两处终产物排泄器官。但实际情况是,人体会产生三种终产物质,因此应该有三处(以上)终产物排泄器官。三种终产物分别是:大便、小便、“汗液”(汗便);三处终产物排泄器官分别是:肛肠、尿路、“皮肤汗腺”等。
所谓“汗便”,就是汗液,不过并非目前生理学所定义的汗液。目前生理学已发现了人体排汗有调节体温的功效,并因此给出了汗液只是水分及少量盐类的解释。但只能说这种认识过于简单、片面。应该说:皮肤汗腺不仅是体温调节器官,并且同时还是能量代谢性终产物质的排泄器官。所以,汗液中除了水分及少量盐类等物质外,还含有一种类似蛋白的粘液质终产物质。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汗液的实际形态,应该是水分+粘液质物质的混合型液体。要弄清以上问题,首先应该对人体的能量代谢功能问题有一个基础性认识。

能量代谢
我们知道,人体的肌肉等组织需要消耗热能。能量来自于糖、蛋白、脂肪等。观察发现,当糖、蛋白等经分解释放出能量之后,还会分解出一部分类似于蛋白的粘液质无色透明状终产物质(暂称“类蛋白”)。
那么,既然有终产物产生的问题,就必然会伴随着一个排泄的问题。观察发现:人体为终产物质(类蛋白)准备的首选排泄渠道就是皮肤汗腺。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皮肤汗腺不仅是体温调节器官,并且同时还是能量代谢性终产物质的排泄器官。并且还要明确:汗液的全部成分除了水分及盐类等物质外,还应该包括另一种物质——“类蛋白”。
对此大家难免疑问:既然汗液中存在所谓“类蛋白”成分,可为什么我们所认识、所看到的汗液中却只有水分,而看不到所谓“类蛋白”呢?对于“类蛋白”的存在,实际大家常相见,且非常熟悉,只是由于疏忽,因此才会视而不见。为什么说熟悉?想必大家都洗澡,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需要洗澡呢?实际稍加认真思索我们就不难理解,我们洗澡的目的,就主要是为了清除“汗便”。实际大家都有体会:当粘液质的类蛋白排出后,会粘附在皮肤上,积存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封堵住汗腺孔,从而影响后续汗液的正常排出,当汗液无法顺畅排出时,就会使人产生诸如脬燥、皮肤瘙痒等莫名的不舒适感,于是就会产生一种较强烈的清洗欲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较长时间不洗澡就会感觉不舒服,因此就会很自觉地定期洗澡的原因。经过浸泡后再稍用力搓擦,脱落物——“皴”,其成分就主要是类蛋白。再比如,如果不洗脚,在鞋的特殊环境中,类蛋白会霉变馊臭。试想,无缘无故,脚为什么发臭?如果较长时间不洗澡,类蛋白会干燥并脱落,就形成肤屑、头皮屑等。另外,在夏季人体大量排汗后,通过触觉、肤觉也不难体会出汗液(类蛋白)粘腻的特性……所以说,大家对于类蛋白的存在都非常熟悉。因此不能说看不到或感觉不到,只能说是认识不到位,因此才会熟视无睹。
总之,我们必须要明确:“汗液(全汗)”应该是水分和类蛋白等物质所组成的混合型液体。如果不能确信汗液实际是一种粘液质液体,那么当后文谈到所谓鼻涕、痰、关节积液、粥样斑块、尿蛋白等物质实际都是“汗液”时,我们将无法理解。

汗液转流
人体不仅会利用皮肤汗腺排泄汗液,并且还会借助鼻及气管等器官排泄汗液。当汗液由鼻或气管排出时,就是平日所常见的所谓“鼻涕”或“痰”。为什么会如此呢?
实际人类早已发现,当人体着凉之后,会引起感冒、风湿等疾病。比如古希腊人认为:遇湿冷,体液下会注于四肢、内脏,并引起风湿。中医也有“风寒湿”学说。应该说,古人的所谓“体液”或“湿”,实际就是汗液。古人的“着凉学说”的确没错,感冒、风湿等疾病确实是由于人体着凉所引起的。但是,着凉究竟为什么会引起感冒呢?这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排汗!实际情况是:只有当人体正在排汗的时候,一旦着凉,才有可能会因此而引起感冒。可遗憾的是,古人们却将“排汗”这一不可或缺的环节给忽略了。正由于这一忽略,因此,当汗液在体内“表现”时,古人就陷入了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不知在体内所表现的汗液究竟来自于哪里,为何物。因此,先人们就只能将汗液理解成“体液”或“湿”。那么所谓体液与湿到底是什么?由于现代人也始终未能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因此,在微生物学异军突起的情况下,就迫使人们放弃了“陷入绝境的”体液与湿说,转而错误的将目光移向了病毒。实际只要我们将古人的“遇湿冷,体液会下注于四肢”或“风寒湿”说,稍作修改,即将“体液”或“湿”纠正为“汗液”,所谓“体液”就名正言顺,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为什么人体排汗时着凉会引起感冒呢?这是由于,当汗腺在排汗时,如果较突然受到相对低温的刺激(着凉)后,开启的汗腺孔就会快速闭合,因此,本应排出体外的汗液就会被阻留于体内。于是,人体内就会出现一部分被阻留的汗液(暂称“阻留汗”)。汗液是一种废弃物,如果汗液无法顺畅排出,势必会影响汗腺的正常生理功能(汗腺应该没有存储终产物的能力)。因此,当汗液被阻留于汗腺内之后,人体就会促使被阻留的汗液向鼻或气管转流,目的就是借助鼻或气管的粘液分泌腺(大汗腺)将“阻留汗”重新排泄出体外。当汗液由鼻或气管排出时,就是所谓“鼻涕”、“痰”。由此看来,鼻和气管也属于汗液排泄器官。确切讲:是皮肤汗腺的“代偿性排泄器官”。可以说,人体利用鼻和气管排汗,属于一种正常的排汗功能。所以,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人体利用鼻或气管排汗,就不会,也不应该给人体带来任何不利影响。这就是日常所常见的不会有任何不舒适感觉,很随意的流涕及排痰。对此,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切身体会。如此看来,人体实际有“五大”终产物排泄器官,即:肛肠、尿路、汗腺,外加鼻和气管。由于鼻涕和痰液是能量代谢性终产物质,是汗液,因此,鼻涕、痰液的产生及排泄,就与病菌毒等没有因果关系。既然如此,又为什么当人体排汗时着凉后,在造成汗液转流及借助鼻及气管排泄时,却会表现出诸如感冒、鼻炎、气管炎、哮喘等病态的排汗(鼻涕、痰液)形式呢?又为什么会引起关节炎、脉管炎、冠心病、肾炎等疾病呢?其中的原因也许较多,但已发现可能有如下的一些原因:
一、“阻留汗”在体内借以转流渠道的“开放性”问题    
从解剖学不难发现,人体内并不存在可以供“阻留汗”转流的专用管道系统。经观察后推断,“阻留汗”只是借助了皮下结缔组织间的“生理性间隙”间流通的。很显然,这是一种开放型(非封闭式)的流通渠道。由于这种开放性对汗液的流通缺乏约束力,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阻留汗可以在“开放型流通渠道”(简称“开放腺”)内正常的流通。但是一旦遇到某种异常情况之后,阻留汗就有可能会脱离开“开放腺”,转而打开一些非正常的流通渠道,并会借此渠道盲目的误流入一些本不应该进入的部位。可以说阻留汗在体内盲目流动时,几乎可以达到一种无孔不入的地步。因此,这就造成了因汗液的误入所引起疾病种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二、影响人体气温温差的大小或着凉深浅程度的问题
当人体排汗时,如果只是受到较轻微低温的刺激,轻度的低温一般只会影响皮肤表面的汗腺孔,阻留汗一般会在皮下的开放腺内比较正常的转流。但是人体一旦受到较严重的深度低温刺激后,这种深度刺激就有可能在造成皮肤汗腺较严重收缩时也牵累到皮下的开放腺,并造成开放腺收缩。开放腺一旦发生收缩,就会阻碍汗液在开放腺内的正常流通。如果阻留汗无法在皮下开放腺内以正常的“纵向”流通方式流动的话,就极有可能会打开一些非正常的“横向”流通渠道,并会借此渠道在体内盲目的四处任意流动。比如四肢等部位的阻留汗一旦发生横向流动,就极容易横向直接误流入各关节内,并造成关节积液,所引起的就是所谓风湿及类风湿等关节疾病。
三、汗液的所含成分问题
排汗有两项功用:一是排泄能量代谢性终产物质,二是调节体温。调节体温的实际意义,就是当人体内出现了过剩的热能之后,为了防止过剩热能造成体温超高,人体便会利用排汗,将过剩的热能排泄出体外。那么我们了解了当人体排汗时着凉后汗液会被阻留于体内,因此很显然,过剩热能也必然会同时被阻留在体内。当过剩热能被阻留于体内之后,会以一种“游离热”的形态在人体内四处任意游动,过剩热能无论在人体任何部位继续“燃烧”,都属于非正常燃烧,都有可能使人体产生程度不等的不适。如发烧、头痛及周身酸痛等,甚至有可能会烧坏人体组织。
实际上,无论任何气温环境汗腺都需要排汗,但人体排汗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调节体温和排泄终产物质同时发生,排出的汗液比较明显,即“显性排汗形式”。这种排汗形式在相对高温环境下比较多见。如果在这种排汗状态下着凉之后,所出现的发烧、头痛等各种不适症状一般都会有程度不等的表现。另一种是以排泄终产物质为主的“隐性排汗形式”。在相对低温环境下比较多见。在这种排汗状态下着凉后所出现的反应,就主要是流涕及排痰或鼻塞等,一般不会发烧。由此不难看出,发烧头痛等不适症状应该主要是由过剩热能所造成的。
四、“尿染色物”的问题
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出“灰烬”和“烟气”两种终产物质。经观察后推断,糖类等在分解释放能量时,似乎也会产生出两种终产物质:一种是类蛋白液,类似灰烬;还有一种“有色物质”,类似烟气。有色物会经由尿路排出,因此,日常尿液会被染成黄色(暂称尿染色物)。着凉后,尿染色物的排泄程序也会被打乱,从而无法正常进入尿路,并会混入类蛋白液中。因此,感冒发生初期所排出的尿液就会转变为无色或浅黄色,而鼻涕及痰液则会表现为黄色。待尿色再转变为深浓的黄(红)色时,就预示感冒快结束了。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会保持黄色,鼻涕及痰液会保持一种无色透明的状态(排除环境粉尘污染等因素)。
五、气态物质问题
人体吸入的氧气经参与了能量代谢程序后,会以二氧化碳气体的形式返回静脉。着凉后二氧化碳气体也可能无法正常返回静脉,并会在体内形成一种“游离性气体”。游离气体也会造成人体的种种不适。比如:足底、臀、腹等部位着凉后所产生的游离气体往往会快速进入胃肠道内,并引起肠鸣音及气体窜动性腹痛。气体有时会单独由肛肠或食道以放屁或打嗝的形式排出,有时会搅带着代谢物一起排出,即、着凉性腹泻。形成泡沫样便。气体停滞于某一部位就会引起气体阻滞性疼痛。甚至有可能会妨碍类蛋白液的正常流通,比如肩周炎的疼痛等。引起咳嗽与喷嚏的原因也可能与气态物质及游离热物质的存在有关。
六、汗液排泄方式的季节性变化问题
夏季气温高,汗液主要由皮肤汗腺排泄。冬季则极容易转变成鼻及气管排泄。春秋两季就是两种排泄方式转换的交替季节。春秋两季是气温变化无常,排汗时最容易着凉的季节,因此也就是感冒、哮喘、脑血栓等一系列“排汗着凉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每当秋末或冬初便会复发,而到来年春夏又会自行缓解,这实际就是汗液排泄方式季节性变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由于体质等原因,有些人对气温变化比较敏感,容易着凉感冒,而有些人则次之,不可强求一致。虽不易感冒,但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会比较严重,比如偏瘫等。
经过以上分析,当人体排汗时着凉后为什么会引起感冒、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等疾病的问题就不再难以理解。
当皮肤汗腺正在排汗的时候如果受到相对低温刺激(着凉),就会造成汗孔快速闭合,并将汗液阻留于体内。于是人体便会将阻留汗转送到鼻及气管,并借助鼻及气管的大汗腺排出,这就形成了鼻及气管排汗,也就是排泄鼻涕及痰液。如果由于冷空气的刺激等原因造成鼻粘液腺异常性闭合,就会妨碍鼻涕的正常排出。较大量汗液淤滞在鼻而无法顺畅排出,就会引起鼻塞等呼吸困难的反应。所引起的症状表现就是鼻炎、鼻窦炎等。如果“热物质”也同时被阻留于体内后,会形成“游离热”,并会引起体温升高。游离热游移到人体头部后,会在头部“窜动”并引起移动性头痛。其无论停留于人体任何部位,都会引起程度不等的不适。如果游离热在口、鼻等部位排出时,会造成口腔、鼻翼等部位疼痛及溃疡,俗称上火。最终主要由尿路排出,会引起尿路灼热感,尿色加深……
如果被阻汗液误入扁桃腺,所引起的就是扁桃腺炎。由于扁桃体不具备粘液分泌腺体组织可供误入的汗液向体外排泄,因此最终滞留的汗液中水分会逐渐丢失,并在扁桃体内遗留下类蛋白小球状体……
如果阻留汗进一步向纵深肺及心脏部位转移,所引起的就是肺气肿、肺心病等。因所涉及疾病种类及内容太多,就不一一细讲。
总之,医学界已发现在人体的很多部位都会出现一种来历不明的物质,那么无论称其为粥样物也好,或变态、过敏、免疫异常、或血栓、炎症反应物也罢,这些实际都是误称,确切定位,应称其为终产物质、类蛋白或汗液。因此,但凡发现了这种物质却始终“尚未定论”的疾病,就基本可以归类到“排汗着凉性疾病”的范畴。比如冠心病、肾炎、甚至包括打鼾……
再说明一点,当汗液排泄方式发生转变时,如果有病菌毒乘机介入,并造成病情复杂化,也不是绝对不可能。但病毒感染是继发因素还是原发因素问题绝对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将终产物误解成炎症反应物。
尊敬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教授、各位同仁,本文所涉及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尽早破解疑难,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其中所涉及内容太多、太深,本人仅仅发现了一些皮毛,条件所限,已难以深入完成,因此,特诚邀您的合作!谢谢!
邮箱:zhaojichsh@2008.sina.com

                                         赵健

补充几点:
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因此本文出现了一些新词汇,比如“类蛋白”等。对此网友有质疑。说明一下,当汗液分别在不同部位出现时,人们分别称其为鼻涕、痰、粥样斑块、关节积液、尿蛋白等。相比较而言,我认为“尿蛋白”一词比较贴近实际,但尿字只适合在尿路系统使用,因此,就改成了“类蛋白”,只是为了便于书写,别无他意。如不合适,将来可以修改。
当本文在各大网站贴出后,网友反映不一,当然有表示支持,但也有强烈抵触、反对。的确,传统理论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新观点的出现确实有些突然。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由于先入为主,因此某些新观点尽管正确,但最初往往会被排斥,甚至代价惨痛。但人类只能追求真理,不可能追求谬误。因此,只要人类的思维活动不停止,歪理邪说就迟早会被识破。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什么是真理呢?真理就是符合事实,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因此我坚信,就人类的智商而言,不可能永远看不到事实,也不可能永远找不到自然规律,当然更不可能甘愿长期被假象欺骗——
谢谢!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lidaifu36
发帖
1160
啄木币
1038
鲜花
190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10-01-16
呵呵    楼主语文水平至斯   真是三人行啊
我原文                外界环境低温——人受冷(注意,这次是人)——免疫力降低——感染病毒——感冒了  
楼主竟理解为    外界环境低温—————————————— —————————————感冒了
当然  按楼主的理解  把我三个环节省略    三岁小孩都能推出“人体免疫力冬季比夏季应该低,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低,南北两极免疫力会更低”了    而按照我的原文   应该可推出    高纬度,南北极,黑龙江天气更冷,人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几率大,感冒的可能性理论上比南方高。但是,北方人冬季更注意保暖,相应到是南方人由于暖习惯了,冬季也不怎么主意,因此,我认为,就算做调查,南北的感冒几率差别也不会太大     看不懂的话问我    别又自己瞎猜
呵呵      
周恩来总理说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现在我为了你而读书    很有动力啊  你一定要常来啊

          
离线abcyxbl
发帖
104
啄木币
223
鲜花
3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10-01-15
关于极限环境下,免疫力下降的解释,相当普遍,这种理论,只要稍加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如何荒诞。
普遍认为,着凉之所以会造成感冒,是由于低温会造成免疫力降低,照此理论推断,人体免疫力冬季比夏季应该低,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低,南北两极免疫力会更低,可能吗?黑龙江人的免疫力真的比海南岛人免疫力低?爱斯基摩人还会有免疫力吗?
如此荒诞不经,大家却坚信不疑
离线abcyxbl
发帖
104
啄木币
223
鲜花
3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10-01-15
回 72楼(lidaifu36) 的帖子
关于南极感冒问题,提得好,为什么南极不会常见感冒?从温度看,应该极易感冒,但是又不易感冒,为什么?因为感冒的前提是出汗,假如在南极时常出汗,那么如此低温环境,肯定易感冒。但是在如此低温环境,人体根本不必利用排汗调节体温,不出汗,又因何感冒呢,再者说,即使出汗,注意保暖,则也不会感冒。但是如果汗腺不必完成调节体温工作,也必须完成排泄终产物任务,假如只是单纯完成排泄终产物质的话,即使着凉,也只会冻出鼻涕,而不会发烧,因为汗液中没有过剩热物质。仔细阅读原文,不难理解。
既然网友如此,我收回挑战邀请。抱歉!
离线lidaifu36
发帖
1160
啄木币
1038
鲜花
190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10-01-15
呵呵  按照我们的解释    极限环境下  人体免疫力下降   增大细菌病毒感染几率   感冒几率肯定增大   但是如果只受冻   却不会感冒   这点南极考察团可以给我们提示    南极冷么   至少比你受凉冷吧    但是在南极不会感冒  不论多冷   因为那的环境不适合细菌病毒    而按照你的理论  在南极最常见的应该是感冒?
好吧  算了   说了也没人信我   其实我跟你是一样一样的  我立志按照哥们儿的意思   成为一名您心中理想的医生    时时刻刻唯您是听   行不
离线abcyxbl
发帖
104
啄木币
223
鲜花
3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10-01-15
楼上网友,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做一个实验,你敢不敢迎战?实验内容是:无论何时何地,我想让你感冒,就可以让你感冒。你信不信?当虎照出现后,有人敢用人头担保,当然我不需要人头,但是由你出条件,如何?并且我也希望你能按照你所信奉的理论让我也得感冒。
试验方法说明:首先让身体出汗(无论采取什么办法),然后让身体受冻(着凉)。如果你不感冒,我负责。如果你感冒(或更严重)了,你负责。怎么样?为了科学,就应该有点自我牺牲精神。其实你自己就可以实验,教你几招,你现在就约几个人去澡堂洗个热水澡,洗出汗,然后让其他人穿好衣服,但是你要少穿点,然后一起走出浴室,在室外站一会不要动,看别人如何,再看自己会如何?说明一点,不要穿太少(我可以指导你),否则冻出心脏病或其他疾病本人不负责。可以告诉你,我自己试过——
1条评分
lidaifu36 鲜花 +1 你果然挺那个的   呵呵 2010-01-15
离线lidaifu36
发帖
1160
啄木币
1038
鲜花
190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10-01-15
回 69楼(abcyxbl) 的帖子
关于你的大作  我已经重新发帖   http://www.zhuomu.cn/bbs/read.php?tid-84166.html      
请不要再动不动就我们山大如何如何   我们山大学生如何如何   如果你要评论发帖   请围绕你的理论本身!!!!!!
如果您真是河北的    我们就从来都没说过   你是多么的丢河北人   多么的让唐山蒙羞  对不
本人代表不了山大   但是准备发邮件给你    我的去信以及您的回信我会在这里公开(如果您有回复的话)
这算有诚意么?  可否留下您的电话号码?     虽然好多人觉得您是在忽悠   但我相信你   组织相信你

另外  关于您下一个惊天发现   我已经开贴   有奖竞猜   请登录 http://www.zhuomu.cn/bbs/read.php?tid-84307.html
离线abcyxbl
发帖
104
啄木币
223
鲜花
3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10-01-15
我是来山大寻求合作,因此,但凡有意合作的帖子,本人必回。但是其他帖子就无奈了,为什么?医学工作者不计其数,几乎同持一个观点,而持本观点者几乎只有本人,如果说传统理论毫无内容,不堪一击,也太滑稽,因此大家七嘴八舌,恐怕我累死也难以应对。因此,对于回帖有时无法满足。请谅解。但是希望大家不要以为背靠了城墙也腰板硬,有些观点自以为是,其实——我就不直说了。
大家为什么不可以静下心来,多动动脑子呢——
离线山东110
发帖
1250
啄木币
909
鲜花
228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0-01-15
汗液里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其比重约介于1.002~1.003之间,pH值4.2~7.5。NaCl约为300毫克/100毫升。 1~2%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
是不是那1~2%的有机物+脱落的皮肤碎屑,就是传说中的"类蛋白"??'
没人说汗液里只有水和无机盐啊...
离线lidaifu36
发帖
1160
啄木币
1038
鲜花
190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0-01-14
回 66楼(abcyxbl) 的帖子
合作先放放   我现在想问楼主关于我对您的类蛋白探讨的看法
如果您对于类蛋白的神奇地位还是那么执着   那上帝也没办法
如果您能同意我的立场   “类蛋白即使存在  也不可能是万金油”  那很高兴合作
附:既然有诚意合作  为什么您只留个邮箱   为什么不能像我那样   把手机公布出来
是怕骚扰?   不会的  如果你真有诚意  或真的那么自信您的理论可以经得起推敲   应该不怕这些   是不是    
离线abcyxbl
发帖
104
啄木币
223
鲜花
3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0-01-14
谢楼上网友回帖,消息中的邀请也看到,本人也十分愿意。
我们可以从事各种形式的合作,比如实验室内容,比如深入研讨,比如译文方面的合作(我十分需要翻译)等等,可合作的内容相当多。我的邮箱:zhaojichsh@2008.sina.com具体内容可详谈。谢谢!
离线lidaifu36
发帖
1160
啄木币
1038
鲜花
190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0-01-14
还有  类蛋白可以解释感冒的病因   但如何解释感冒的传染性   流感  普感都具备传染性  只是强弱不同
离线lidaifu36
发帖
1160
啄木币
1038
鲜花
190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0-01-14
客气了   不就回个贴么  没查任何资料   你竟然说有内容  我挺惭愧的   谢谢

还有  我觉得终产物每个组织都有  每个器官都有   如果能一一研究的话   会不会有用

还有  大便  小便  有时候都粘粘的    会不会里面也有类蛋白  

怎么样   想象力还可以么
离线lidaifu36
发帖
1160
啄木币
1038
鲜花
190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0-01-14
哪方面的合作? 跟着你走遍全国各大论坛?  还是一心钻研理论?  我明天还得抽血呢   时间挺紧  我qq   5418945195
邮箱  lidaifu36@163.com      电话   13791021275      24小时开机    
离线abcyxbl
发帖
104
啄木币
223
鲜花
3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0-01-14
看网友的帖子有内容,因此,送网友一句话——我们最好通过实验来检验,看到底孰是孰非。假虎照不是一验就现出纸老虎的原型了吗?本人诚意邀请,愿意合作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