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61阅读
  • 20回复

[音乐]定论: 刻录牒音质和原版牒音质无任何区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12-20
— 本帖被 欣宇 从 【天籁之音】 移动到本区(2015-08-29) —
《定论: 刻录牒音质和原版牒音质无任何区别 》

很多网友说刻录牒和原版牒有区别,那是因为旧有观念和缺乏计算机数字化信息知识所造成的误解

结合验码工具《 MD5 》 稍微研究下就知道现今数字化记录载体cd/dvd的可怕之处

测试步骤:
1-对硬盘中的目标A文件进行MD5验码,保存好该条码
2-取一张表面有许多细微刮痕的光盘,把目标A文件刻录进去,刻录完毕,对光盘中的A文件进行验码
3-对比两条MD5 码,你会惊奇的发现完全一样,一个字节都不差

一个字节都不差又何来什么音质上的区别?

结论:目前的cd/dvd刻录技术非常厉害,在大量细微划痕恶劣环境下都能确保数据准确到每一个字节,大家在这里吵来吵去所谓的版本音质区别显得非常无知/无聊

-------------------------------
注意:如果简单对原版音频cd进行镜像复制,得出来的MD5码会不相同,是某些标签细节改动所致,但它的主文件大小不变,一个字节都不差。其它原因有待发现
要是直接以普通数据文件方式刻录到光盘的话就能很清楚地对上md5码

俺的APE都是以数据方式刻到光盘,需要用时再拿出来转换后刻到RW盘
确保了可验证的最高安全——绝对一致


由 xiazaiok 最后编辑于 03-30-2005 03:41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cyer
发帖
161
啄木币
787
鲜花
22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5-12-22
你也用CD听么?

看你的id,莫不是真的用的小5 ?
离线小5
发帖
3552
啄木币
8476
鲜花
159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5-12-22
????
这么深奥
就我自己的耳朵来言
是有差别的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5-12-20
同样。。。为什么某些CDR标上了 FOR AUDIO 和FOR DATA的标志。。。
我第一个感觉就是 这是厂家在玩花样。。
第二个感觉是 可能染料确有不同,但区别不会太明显
所以。。到底还是厂家在玩花样。。

还有 我刻盘8年 始终认为 绿盘比金盘好噢。。。虽然当年金盘贼啦贵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5-12-20
CD里不光有CPU,还有ROM,碟上的数据传到这缓存后再到D/A那儿,所以碟上的坑大小只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是没差别的,这就好比你写的“大”是“大”,我写的“大”也是“大”,字体虽有不同,但仍是一个字。这一点磁带机是没得比的,它们在原理上就是完全的两种东西。
说明一下,我本身就是个Hi-fi,十几年的烧龄。
大家还是说说APE的原理吧。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5-12-20
大们,所争为何?
首先,我要说的是cd片上记录的本身就是转换出来的二进制的数据信号,不管是在电脑上放,还是在十万元级的cd机上。谁转换的?电脑设备啊,不管用在音响上还是直接就叫电脑的,里面都有一个叫cpu的东西;其次,电脑复制的是二进制,复制后不用你说,它自个儿就要检验,确保无错。数据无错何来音质差别?
至于jitter那是你碟机的事,所有片子都有好读和不好读的差别,差的容易发生,说明你碟机仍需努力。
关键在APE的格式上,它是怎样记录的CD数据,又是怎样还原CD数据的。这个我没谱,不好说。
如果用克隆的办法作的,我认为就是一样的。至于放的好和坏是你机子的事和数据无关。
希望有人能好好说说APE的原理,其余的不说也罢。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5-12-20
嗯~!看来不从基本组件说起很难让大家理解数字音乐的正理

现在把硬件划分两部分来讨论
1-光盘数字信号刻录/读取 D/D (非原版碟片上D/D/D的表达意图)
2- 数字信号还原为人耳能听懂的模拟信号 D/A (人最终只听见A信号)

第一部分中确实存在Jitter等等可变量问题,12年前的一代CD机当时还没考虑到盗版问题,默认每张光盘都是完美原厂货,所以当时的电机马达被固定在150kb/s转速下,这种单速机确实存在严重的缺点,当牒面刮花后无法保正150kb/s的基本输出要求,出现爆音在所难免。时代在改变,人在进步,牒机在不断升级,2000年后推出的牒机无论如何都能保证150kb/s的标准输出,为保证150kb/s采用了很多新工作模式,Jitter等问题基本可以忽略,碟机工作重点早已转移D/A上——结论:稳定/正确/无忧

第二部分D/A,就是把150kb/s的数字信号转化为人耳能听见的声音,这部分难点在如何解决“预算成本不断下降”而“音质不断提高”的矛盾,这确实是最难解决的,音响界经历近百年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所花费的代价非常巨大,一套2万元的设备只好过1万元不足5%的效果,而5万元的设备只比2万的强1%,前级放大器NE5532俺手头几块(10年前自摸机时购买的5元/块),可是现在拆开 飞利浦**牒机后可以看到,TMD是块比NE5532还要差的4***,时间过去那么多年这料愣是不给换。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5-12-20
随便问一下, 商店卖出的正版CD, 是否每张的Jitter都一致, 没有误差吗? 怎样才能确定工厂生产的CD是合格的. 不要告诉我每张正版CD都是完全一样的. 直觉告诉我, 很多网上的文章就像股评一样, 用点术语来炫耀, 不可信. 假如连正版CD间也有差异, 刻录CD和源盘的差异存在也是必然的, 否则何必要纠错呢? 关键是纠错后是否相同. 也就是刻录CD的Jitter误差是否在CD机的允许范围, 相信正版CD应该在这范围内, 那么现在好的刻录机能否达到这个范围呢?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5-12-20
不是简单预读就可以的,最起码要有校验才行,一些具有jitter校正的机器采用的是recolck的方法,就是以输出的clock对输入的clock进行校正从而改善jitter的影响,但这种机器往往价格不菲。另外,jitter的产生是多层次的,CD机在播放时产生只是最终的结果,但刻录时也会产生jitter的,这与刻录盘的关系也很多,下面百从太平洋电脑网络转载来的一段文字:

光盘上Pit(激光照射后不反射的“小坑”)和Land(激光照射后能反射的“平面”)的长度都是有规定的,分别为3T、4T、5T……11T九个长度,而实际刻录到光盘上每个Pit(Land)的长度和规定长度的偏差值就用Jitter表示。Jitter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受制于盘片和刻录条件的影响,Jitter值是不固定的——即使我们使用同一品牌的盘片和同一台刻录机。在我们回放音乐CD时,Jitter是使音质变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Pit(Land)长度在回放时所产生的音质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通过刻录这种手段,我们无法得到和源盘完全一样音质的音乐CD!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5-12-20
这是木胶唱片吗? 因为凹坑不同会影响时间轴? CD是数字的,不是有纠错吗? CD机最后读到的应当是数字, 而且是准确的数字, "精度"只能用于模拟的东西, 对数字而言只有错对.

QUOTE]最初由 kevinpoo 发布
老兄你看问题要看清楚才发言,我是说CD机上的时钟,是针对楼主所说的CD机的预读功能来说的! [/QUOTE]

对, 这是关键, 正因为CD机上的时钟问题, 才会产生预读功能的要求. 在准确的时间送出准确的数据转化成模拟信号.这和CD机的质量有关, 不关CD片的事.除非无法从CD碟上获得准确数据.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5-12-20
大家都在灌水指责楼主, 我支持楼主一把. 各位的CD机太差, 不能纠错, 所以才听出差别. 不要以为正版就是生产的每张盘都一样的, 还是有个体差异的. 就如刻录的可能和源盘有点不同. 问题是现代的CD播放技术应当能消除这种差异. 这就是数字音乐的优点. 大家还以为在听老式唱片啊! 不能准确CD盘中数据的CD机不是好机., 不管你价钱多高, 你价钱贵是被骗了. CD的Jitter就是正版也不会一样, 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就行. CD机可以纠正. Cd的0,1数字应当包括了时间项, 正如楼主所言, 只要CD机能预读, 哪来的不一样. 所谓的不一样更多应当发生在数字转模拟的过程, 这才是区分CD机好坏的标准. 另外好的音箱也是必须的. 但所有这些都和CD片无关.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5-12-20
既然能承认自己不懂得jitter,为什么又要逃避不去弄懂,你这样逃避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音乐CD与数据CD的差别的!!
说什么镀金01001都是一样的编码/读码??所以何来区别?你到底有没有看清楚楼上这么多位苦口婆心的教悔呐?一开始,楼上的CDWARM已说了,音乐CD的读取机理不同于数据CD,规定的时间播放出规定的旋律对于音乐CD是很重要的,所以就算刻录盘编码与原盘一样,音质也会因为播放的时间与应该播放的数据对不上号而变差,虽然差异可能很小,但肯定是会有的!
还有,你说什么2001年的CD机已有预读功能,所以已解决“所有问题”,井底之蛙!就算价值三万元的超级CD机“英国之宝”也不敢说它能解决“所有问题”,你凭什么帮CD厂商打保票,你开CD机厂的啊?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5-12-20
xiazaiok ,我还是建议你把这贴移到灌水区吧。已跟你说过N十次了,音乐CD的物理储存方式不等于于数据CD,数据CD如果复制出错,的确是会处于你说的“死状态”,但音乐CD则不会,除非出错得很厉害,根本抓不了轨,否则就算出错了,也不会“死”,而且是容忍错误的,为什么会有暴音的产生呢?如果与复制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是完全一致的话,会有暴音的发生吗?暴音产生的机理就是音乐数据的关键点出错,令波型无法衔接,出现断层。试想想,如果音乐CD跟数据CD完全一样的话,那还有什么“红皮书”、“黄皮书”之分 呢?

所以希望你在提出自己的“理论”之前先要弄懂音乐CD的基础知识, 如果你特意是灌水除外,否则不能怪人家抬你的杠啊。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5-12-20
现在的刻录机相当强大,只要文件能复制回硬盘里基本和原件一样,至少使用多年电脑的俺还没碰见复制完毕的文件出过错(如果出错,光驱马上陷入死读状态,并最终放弃复制任务)也就是说10年前厂家对于CD数据保存方式有严格安全措施,据说达到1*10的n次方字节,具体多少忘记了,安全量大到非常吓人的地步

谁首先提出用某某光盘刻录会“多好听多好看”的肯定是电脑文盲
正确的说法为:使用某某光盘保存期多长点(长多少只能让历史来验证)
离线hehehe

发帖
2455
啄木币
8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12-20
晕,看来楼主还没明白什么是JITTER!

—— 在已经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下 俺干嘛还要弄懂JITTER?
即使每个数据凹坑都镀金也不代表什么,在计算机识别系统了只有01001,而不是特别加注的——镀金01001,都是一样编码/读码,何来区别?

大家不知道闹过多少笑话,使用某某光盘会出马赛克,哈哈~!牒的质量不稳定而以,并非什么电影专用牒才没马赛克,一张1元/片刻录效果和10元/片的刻录效果一样,只是它们的保存期有区别而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