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海上钢琴师》
“城市是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尽头……尽头在哪里?可以给我看看尽头吗?”
“当年,我踏上跳板,并不觉得困难;我穿上大衣,也很漂亮,自觉一表人才;有决心,有把握,也有信心,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看不见,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
“我看不见,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得见!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是的,错不了,这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也应付得来。而走过跳板,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
“唔!!!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无所适从,漫无止境,茫茫无边,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
“我生于船,长于船,世界千变万化,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两千,即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宁可……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麦士,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你最好习惯一下……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这是影片的高潮,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对人心灵的震撼却威力无比,可以让你几天不愿意说话。就是说也不知说什么好。
这段台词应该是这部影片的主题了,我觉得应该有两个启迪。一个是环境,一个是尽头。人的一生一直奋斗的就是这两件事。1900没有选择新的环境,因为他看不到这个环境的尽头。
先说他的环境,他从出生起一直生活在船上,应该说没有人比他对这艘船更有感情,这艘船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对所有不是船上事情的了解都基于传说。他了解他的生活,船上的一切他都了解,都能看见,可是对于连绵不绝的城市他有很多的看不见,他都不知道有多少的看不见。不敢面对。
不敢面对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尽头。尽头就是知道,就是掌握。他的生命另一部分是音乐,是钢琴,虽然有88个键,虽然音乐是无限的,但对他是可以掌握的,是有尽头的。他喜欢,他也应付得来。可是去城市,到大陆上,他不知道有多少键盘,更不知道要怎样弹奏,以及给谁弹奏等等,他茫然了,相信即使他到了陆地上,也就失去了他的天分,也就失去了生命。
我如果是他,也会这样选择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企业)都有在新环境挣扎的经历,个中心酸大家都有体会,这也的确需要勇气。有成功的,也不乏失败的。在选择上,很多人(企业)没有认真思考我的选择是否有尽头,我能否掌握,结果是大多数是失败了。(正是有小部分的成功激励着多数人不断的选择)
所以我们即使要有新选择,也应该珍惜现在的环境,现在的尽头。这也许是珍惜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