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671阅读
  • 17回复

[杏林风采]精彩人生 淡然走过——记党员恩师陈连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7-07
http://www.view.sdu.edu.cn/news/news/dyes/2007-06-08/1181285721.html
精彩人生 淡然走过——记党员恩师陈连璧


2007-06-08 14:55
  
  怀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我们踏进了陈连璧教授的办公室。
  陈连璧,山东大学医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原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关键岗位教授,第三届教学名师,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医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及教学委员会委员。
  见到陈教授后,他的和蔼可亲,令我们为之汗颜的殷勤招待,如他给我们倒出的茶水一般,让我们的心中翻腾起阵阵暖意。
 
精彩人生 硕果累累

  仅仅看那和善的面容,你断难想象出他是那么一个优秀的人,走过那样的精彩人生。
  1961年,十九岁的陈连壁考入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学院)。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他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此后时隔十七年,历经了动荡的文革风波,历经了十几年的乡村医生的生活,36岁的陈连壁再次考入了这所学校攻读硕士学位。这些经历,在他的话语中一带而过,然而,其中的努力与辛苦却不言而喻。
  任职于原山东医科大学的陈教授从未停止过自己在专业上的学习。任教以来,他曾远赴东京顺天堂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MP神经病学研究所、巴黎七大脑血管研究室等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学习。陈教授曾经参加第5届新生儿死亡率国际学术会议、高血压及心脏病国际学术会议、脑血流与代谢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交流会。德国、日本、法国……一个个地名,如陈教授的足迹一样,留下的是一串串人生的精彩回忆。
  然而,陈教授不仅仅是一个跋涉者,更是一个传授者。如今身为博士生导师的陈教授已经主持完成省部级研究6项,现主持一项,参加国家、省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被SCI收录12篇,Medlane和CA收录10余篇。主编著作和教材11部,参编18部。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获2005年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奖,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奖,2005年山东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师奖,2006年山东大学第三届教学名师的光荣称号……这些光荣的称号,意味着陈教授在走过的路上,采撷了累累硕果。
 
心念百姓 情系沂蒙

  几个小时的采访,印象最深的就是陈教授的热情。
  在他的学历中,从本科毕业到考取研究生,有一段时间上“空白”。原来,1966年到1978年这十几年间,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到已经经验丰富、胸有成竹的医生,他把人生中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乡村,献给了沂蒙。
  蒙阴县的野店医院是一个县级小医院,医疗设备落后。然而,在艰苦的条件下,陈教授仍然成功做成了许多手术,救了好多病人,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由衷的赞誉。十几年,他一直尽自己的努力为百姓祛病除痛,还给予一些家中贫困的百姓极大的帮助。
  有时医院缺药,为了让乡亲们及时得到治疗,陈教授曾连夜赶到15公里外的其他医院去买药。讲到这一段,陈教授一脸笑容:“那时前面要有伙夫做伴,我自己不敢走山路——这倒不是怕路上有坏人,而是怕狼——那时候哪有坏人啊。”即便是有人做伴,有时也会出意外。有一次老百姓浇水,在山道上挖了条沟,陈教授不知道,一下就来了个人仰马翻。陈教授却毫不在意:“我爬起来摸了摸鼻子,还好,零部件都在。哈哈哈。”爽朗的笑声中传出了一颗乐观而纯真质朴的心灵。
  穷山恶水并不是难题,在那里,陈教授默默而又开心地奉献着。他不仅仅为乡亲们带来了健康,更带来了幸福与欢乐。他用自己的知识、才华与爱心守护着那里的人民,温暖了他们的心。
  有付出就有回报。百姓们对陈教授的感情,发自肺腑。1978年,陈教授离开了这片他待了十几年也爱了十几年的土地。离开的前一夜有个朋友来找他,告诉他乡亲们知道他要走,都准备来送他。陈教授为了不给乡亲们增添各种麻烦,便在第二天天亮之前自己轻轻地上了路。
 
身高为师 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陈教授在教学方面以“爱心、责任、进取”作为他的座右铭。他时刻将这六个字谨记心中,尽情挥洒出了一名大学教师的独特魅力。
  他总是用一颗火热的爱心悉心呵护和教育自己的学生。他说,做一名老师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关心学生生活,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老师真正的人格魅力来自对学生的爱心与平等对待,懂得以人为本,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尊重学生,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上了几十年的课,虽然对所有知识已烂熟于心,陈教授却总是一丝不苟地备课,几十年如一日。课堂上,陈教授认真讲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时时穿插一些有趣又实用的小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讲课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实用有趣,是同学们对陈教授的一致评价。
  此外,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需求的大学生,陈教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他深深体会到:“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和学生虽都是探险者,但教师要成为一名导航者,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陈教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在对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上也非常用心。每节课前,陈教授总是让同学们看一些白求恩的图片,回忆白求恩的事迹,培养同学们高尚的医德医风。他还会让同学们看一遍“八荣八耻”,不忘做人之本。
 
淡泊如水 为霞满天

  虽然陈教授取得了让人羡慕的许多成绩,但在他身上你却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傲气,只有一份谦逊与平和。
  这可贵的执拗与踏实,让人不由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代山大人。
  虽然到了退休的年龄,他的头发已经因思虑而花白,可是他的面容中却依然饱有一种童稚的热情。他在言谈举止中总是透露着孩童般的可爱与好奇。在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脑中,不光储存着许多教学资料,还包括白求恩的图片和许多有趣的动画图案。每到快过年的时候,陈教授就会找出自己保存的动画,向大家拜年。这种生活中的积极与乐趣,让人只能感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句诗——“阅人如阅川”,想起了这句诗另一种断章取义的理解。阅人如阅川,真正有内涵的人是值得阅读的。有时候看一个人,正如欣赏一条河流。你甚至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静静听着他汩汩的流水声,静静看着他一路走来的辛劳或者快乐。在这低吟之中,你便感受到了他的魅力,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他是谦逊的,他是淡泊的,他是轻松的,他是快乐的。他像一颗成熟的水稻一样,以谦恭的姿势俯首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尽管自己的头上已是硕果累累。我们赞叹,我们钦佩,他是一座丰碑,让我们久久仰望……

{作者:杨炯 郭静 来自:医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红岩}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957
啄木币
573
鲜花
7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07-30
前段时间在省立还见了陈老,身体很硬朗!
离线张慧
发帖
29
啄木币
498
鲜花
9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07-30
陈老长的也很帅啊,哈哈~~~
离线q520079697
发帖
446
啄木币
1193
鲜花
85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07-12
对陈老有句话印象很深:我是中年人
离线anyahx
发帖
860
啄木币
5184
鲜花
9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7-12
讲课确实很好。很生动有趣的。
听完陈老讲的课。
再听听某些老师讲的课,那简直是没法听啊
离线conanqiang
发帖
307
啄木币
439
鲜花
49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7-12
本来很真实的,让这些记者写写变味了
离线conanqiang
发帖
307
啄木币
439
鲜花
49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7-12
中国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喜欢把人神化
离线zuifengxia
发帖
62
啄木币
190
鲜花
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7-12
两年前有幸得到陈老师的指点,很佩服陈老师的治学态度,于是才有了我的第一篇SCI
离线universedwn
发帖
269
啄木币
1329
鲜花
14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10-20
严谨的治学是他给我的最深印象
离线mxg3768
发帖
731
啄木币
387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7-0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百川堂主
发帖
1744
啄木币
5415
鲜花
41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7-08
考试是璧哥亲自监的考……不容易,不容易
离线林暮寒
发帖
6376
啄木币
3233
鲜花
50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7-08
引用第5楼roughsea2007-07-07 23:44发表的:有点酸不过我感觉陈老师水平很高,最起码是授课水平很高

写的字也很漂亮..
离线running99
发帖
519
啄木币
249
鲜花
4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7-07
致敬
离线roughsea
发帖
234
啄木币
310
鲜花
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7-07
有点酸
不过我感觉陈老师水平很高,最起码是授课水平很高
离线不贱不散
发帖
229
啄木币
95
鲜花
4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7-07
虽然有点不太喜欢记者写的这篇文章,又是河流又是春雨又是水稻的,夸人不用这样吧,况且这还是一名医学教授,希望以后注意,这是医学院又不是文学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