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37阅读
  • 20回复

世界冠军小学毕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2-27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12/26/content_5534070.htm


  1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潘敏(右)在丁俊晖入学仪式上为丁俊晖颁发
“录取通知书”。

  当日,中国台球明星丁俊晖到上海交通大学报到,正式成为该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
专业的一名学生。 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附:
丁俊晖:世界冠军小学毕业





  丁俊晖:世界冠军小学毕业
  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决赛,丁俊晖在2005年第二次夺得世界冠军。前一次是4月3日,刚刚度过18岁生日的丁俊晖获得了国际公开赛的冠军
    
  □本报记者 戴敦峰 实习生 李祥
  
  ■人生有时就像一场赌博,不过爸爸曾经教育我:人,不要赌,但要博。
  ———丁俊晖
  ■丁家这种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模式更合乎公共财政原则,使冠军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最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是开放的。任何人,只要有天赋、有勇气、有毅力,就能够进入他愿意进入的任何一个竞技领域。
  ———评论家秋风
    
  12月24日,南京,江苏饭店。
  “小晖,出来工作了。”经纪人站在丁俊晖房间的门口,向里面招了招手。
  丁俊晖走了出来,一手握着手机,一手捏着还没来得及剥开的软糖,和记者打了个照面,一时却腾不出手来握手。
  坐下之后他还在忙着摆弄手机,直到记者开始发问,才匆忙把目光收回来。
  无论什么问题,丁俊晖的回答一般不会超过两句话,每次说完,就露出一脸腼腆的笑容。
  看来那张镇定的脸孔是专属于台球的。
  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决赛。丁俊晖屏息、瞄准、出杆,最后一只黑球应声落袋。
  他的对手,台球界的传奇戴维斯,走过来握手祝贺。“丁的表现好极了,他比我实力强大。”他在赛后说。
  这是丁俊晖在2005年第二次夺得世界冠军。前一次是4月3日,刚刚度过18岁生日的丁俊晖获得了国际公开赛的冠军。
  父亲丁文钧又可以开怀地笑一次了。如果说两年前丁文钧面对外界的质疑还要费心解释的话,现在他已经完全不屑于应对那些对他教育方式的质疑声了。
  “其实我都认为我是一个天才,就是没有文化。”丁文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特殊人才自然会有特殊教育方法,我不要给旧的一些传统的模式整个定死,那就会很累。”
  丁俊晖8岁那年,丁文钧在老家宜兴的一张路边球台上发现了儿子的台球天分。
  那是暑假的一天,丁文钧和一球友战至中局,形势开始对丁文钧不利,他决定上一趟厕所来稳定一下情绪。
  围观者中有好事者便怂恿丁俊晖“替父从军”,丁俊晖拿起比自己还高的球杆上了场。谁也没有想到,丁俊晖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镇定:他先将一个高难度的球潇洒地送进底洞,然后又一口气扫清台面上的所有球。
  9岁的丁俊晖从此开始了半专业化的训练生涯。丁文钧卖掉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副食店,花了40多万元在宜兴开了一家自己的台球房,其中有丁俊晖一张专用的球台,每天练球两小时。
  他很快参加了在南京奥林球房举行的比赛,尽管他身高不足一米四,比赛时常常需要借助加杆与对手周旋。丁俊晖获得了第一个正式比赛冠军,他还赢得1000元奖金。
  丁文钧问儿子,你喜不喜欢台球?儿子说喜欢。丁文钧说,你喜欢玩,我做父亲的有义务为你提供条件,我想这也是一项体育运动,可以把它当成你的职业。丁俊晖回答,我能做好,我能把它打好。
  丁文钧下定决心,要让丁俊晖半天读书半天练球。他不理会家人的反对意见,径自前往儿子所在的学校,恳求老师和学校领导让丁俊晖半天停课。
  1998年,丁俊晖11岁的时候,在江苏省已经几乎找不到对手了。丁文钧听说国内的优秀选手都集中在东莞,便决心举家从宜兴迁往东莞。
  他在东莞的台球城找了份临时的工作,以便能陪儿子练球。在球房一角,他用三合板隔出了一个小小空间,每天练完球,父子俩就蜷缩在里面睡觉。
  过了两年,丁俊晖以相当高的分数考上了东莞市第二中学,而当时他已在东莞打出了名气,丁家又一次面临着重大抉择。这一次,丁俊晖放弃了学业。
  2002年是丁俊晖在国际台球界崭露头角的一年。这一年,15岁的丁俊晖在训练中打出了147分的满分成绩;接着摘得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不久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这是中国人获得的第一项世界级比赛冠军……在2005年即将结束之时,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丁俊晖又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横扫群英,成为第一个非英国和爱尔兰籍的英国锦标赛冠军。
  丁文钧培养了一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世界冠军,作何评论?众说纷纭。
  但无论如何,在倾举国之力追逐金牌的体育界,丁家无疑扮演了吃螃蟹的角色。
  “丁俊晖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受益者。市场扩展的同时也扩展了人们的选择范围,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人如果不接受计划安排,就无从维持生计。但市场给了人们更多的空间。”评论家秋风认为,“最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是开放的。任何人,只要有天赋、有勇气、有毅力,就能够进入他愿意进入的任何一个竞技领域。”
  (上海电视台记者张鹏为此文采写提供诸多帮助,特此致谢。)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独孤求爱
发帖
2409
啄木币
279
鲜花
275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7-01-01
引用第19楼btman12007-01-01 15:16发表的“”:你牛X,很有抱负


...
离线btman1
发帖
3422
啄木币
2494
鲜花
296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1-01
你牛X,很有抱负
离线独孤求爱
发帖
2409
啄木币
279
鲜花
275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1-01
我要那么nb,我就来山大....

天天吃套餐,一顿买2份,吃一份扔一份..
离线btman1
发帖
3422
啄木币
2494
鲜花
296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01-01
可惜我们除了嫉世愤俗什么也干不了的,做好自己就行了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6-12-31
引用第14楼hani7312006-12-31 13:29发表的“”:你被耍了 当我单手接过交大的通知书从此成为交大的一名本科生 你还真以为 我稀罕那个狗屁文凭 .......

是出了名,不过出的是好命还是坏名就要探究一下了。

大学要想出名,办法还是很多的。
这里面反映了这些学校的管理者把大学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为了自己的政绩和早新闻效应而出卖集体无形资产,更是这些管理者对于真正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方面“黔驴技穷”的表现。
离线hani731
发帖
1390
啄木币
4
鲜花
146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6-12-31
你被耍了
当我们宣布录取丁俊辉并发给他通知书
从此由数位专家独自授课并全免学费
你还真以为
我们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
不过说真的
他让我们交大更出名了
信不信由你
       ____交大校长
离线hani731
发帖
1390
啄木币
4
鲜花
146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6-12-31
你被耍了
当我单手接过交大的通知书
从此成为交大的一名本科生
你还真以为
我稀罕那个狗屁文凭
不过说真的
总得给人家个面子
信不信由你
     ____丁俊辉
离线btman1
发帖
3422
啄木币
2494
鲜花
29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6-12-31
别人炒别人的,我们活我们的

嫉妒啥,你是丁,你也牛X
[ 此贴被btman1在2007-01-01 12:22重新编辑 ]
发帖
4682
啄木币
2
鲜花
35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12-31
我宿舍的同学考了681分

报考上海交大管理专业

被日了
发帖
102
啄木币
307
鲜花
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12-30
炒做......
好多世界冠军被大学录取后好象都学了一个专业:工伤管理.不知道是这个专业好学还是中国的工伤管理好学.

时代变了,只要能出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我对丁本人没什么意见,人家打好球,挣钱,养活自己,没有任何问题,顺便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倒是那些国内的知名学府,不搞学问,净弄些污七八糟的事情来吸引社会眼球,没本事做学问,总要做点什么吧,要不国家每年给那么多钱,怎么花?大家说是吧?
1条评分
linana 鲜花 +1 - 2006-12-30
离线xiaomei
发帖
117
啄木币
1254
鲜花
7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12-27
顶顶顶‘   ////////////////////
离线doctor_li
发帖
2732
啄木币
16705
鲜花
42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12-27
新读书无用论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12-27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上面的帖子没说交大给丁免了学费。

嘿嘿,“世界一流的名校”可真是与众不同。

其实,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所谓的“名校”并不是和想想的那么牛的,在很多方面,就算是普通中专技校也比“世界一流”做的好的,在学术水平上,毕业生也可能会比“名校”出来的学生水平高的。

以后面对“名校”的学生,一定要自信! 因为他们“名校”一定意义上就是“噱头”多的学校而已。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2-27
|转|丁俊晖的“裂变”与上海交大的“决裂”   [ 日期:2006-11-09 ]
[ 来自:宦平原创 ]

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一部经典红色电影叫《决裂》。说的是为了与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决裂,一所农学院从城里搬到了农村,并在当地招收学生。其中有一场戏至今记忆犹新:负责招生的教育处孙主任大声对前来报考的青年农民说,大学不是识字班,得有文凭,得有资格。闭门将考生挡在门外,引起考生强烈不满。这时赶来的学院党委书记开门重考,他拉着一名只上过一年初中的青年铁匠的手,指着掌上的老茧,深情地说:什么是上大学的资格?这就是资格!
  现在说这个电影,好像在说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凭老茧上大学早已是天方夜谭。即便是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12年寒窗也是走进大学校门的基本条件,更何况是名校。但小学没毕业的丁俊晖却要上大学了!而且是上海交通大学!

  11月4日,丁俊晖的经纪人张萌证实,经过相关程序,丁俊晖已经被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录取,如果一切顺利,丁俊晖将于明年4月前后入学。

  在我眼里,丁俊晖是个传奇式的英雄运动员。在新中国的体育史上,至少有三点,任何重量级运动员都无法与之争锋。第一,2005年4月3日,刚满18岁的丁俊晖战胜了世界台球史上最伟大的球手、曾36次夺冠、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的亨得利,一个乡野台球“神童”一下“裂变”为世界冠军,令人叹为观止;第二,从江南小镇街头的露天球桌一路“打”到北京豪华的国际“斯诺克”竞技大厅,丁俊晖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正规训练,完全是自练成才,其“裂变”的奥秘足以让任何权威的台球教科书黯然失色;第三,在镁光灯的闪烁中,面对摄像机,丁俊晖毫不迟疑地宣称:“读书有什么用?读了书不是还得找工作?”其“裂变”的言论,在社会上立刻掀起了一股新时代“读书无用论”纷争的热浪,令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汗颜不已。

  也许是经过了一年多锤炼后的成熟,也许是周游列国打比赛的需要,也许是张怀旧说“刘翔没文化”的刺激,丁俊晖终于意识到读书的重要,于是连小学都没有读完的他,要读大学了。

  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我不知道上海交大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录取丁俊晖的?要知道,上海交大是著名的工科学校,不是体育学院,更不是台球大学;第二,我不知道上海交大怎样来教授丁俊晖?经纪人张萌说,在经纪公司和交大沟通的过程中,学校方面表示:专业的选择首先要听取丁俊晖个人的意见,然后再根据校方的讨论来确定。张萌说:“小晖以前就喜欢历史,经常看三国,因此学历史应该是选择之一。但具体专业的确定,还要和他沟通之后再定,基本的选择面应该就在文科里面。”可能历史科学(文科)对提高台球技术有某种内在关系,但上海交大毕竟不是“识字班”,要读懂那许多本砖头一样的历史(文科)教科书,仅凭丁俊晖现有的那点文字,恐怕是万分艰难的;第三,我不知道丁俊晖在繁忙的训练、比赛中如何来学习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在小学读书时,他常常因打球而以“周”为单位“请假”,最后不得不辍学专攻球技,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假如现在仅凭所谓“函授”就可以完成大学学业,这无异于给丁俊晖带上了一顶可能令他自己都十分厌恶的“欺世盗名”的学士帽。第四,上海交大对丁俊晖如此“破格”,不知道究竟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好处”?是博取“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名校气度,还是借此来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层次?

丁俊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裂变”后的丁俊晖更是成为“读书无用论”的形象代言人。然而,不喜欢读书的丁俊晖愣是凭着一根“球杆”(相当于铁匠手上的老茧)被请进了无数优秀学子竞折腰的上海交大,这是否正好印证了丁俊晖“读书无用”的切身体验?不喜欢读书的丁俊晖如果能顺利拿到上海交大的毕业文凭,这是否意味着上海交大的教育思想再次发生“决裂”(上一次决裂发生在文革时期)?——如果必须“决裂”,那这种“决裂”是意味着上海交大独特的教育思想在创造着高等教育的奇迹,还是意味着上海交大文凭的知识含量只需小学不到的基础就可获得?

丁俊晖小时候就读江苏宜兴市的城北小学。去年,就在他夺冠10个小时后——4月4日清晨7点,校长陈克紧急召开全校2000多人的师生大会,一方面宣布喜讯;一方面希望全体师生正确认识和学习丁俊晖。然而,当有人提议给丁俊晖补发一张小学毕业证书时,陈克校长断然拒绝:“这是讽刺。作为他的老师,他没有完成9年义务教育,我个人觉得是个遗憾。”

看来,上海交大不但应动员陈克校长给丁俊晖补发一张小学毕业证书,还应通过有关途径为丁俊晖出具其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的证明材料,不然,当几年后拥有了上海交大历史(或文科其他专业)学学士学位的丁俊晖除了知道几则三国故事外一无所知,那岂不是对上海交大历史科学的一种莫大讽刺。

  经过“汉芯1号”造假事件蹂躏后的上海交大,面对“裂变”后的丁俊晖,是否需要再来一次教育思想的“决裂”,还应三思而行。
[ 此贴被merck在2006-12-27 17:02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