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为纪念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江声浩荡话傅雷》——傅雷着译作品研讨会于9月25日在南汇举行。北京大学张芝联教授,香港翻译协会会长、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研讨会。南汇区委副书记周平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
傅雷1908年出生于南汇航头镇(原下沙镇),其毕生致力于外国著名文学作品翻译,一生译作33部,约500万字。傅雷先生译着遵循“信、达、雅”原则,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等著作被后人奉为译作经典。《傅雷家书》是傅雷父子的通信集,被誉为“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交流了对傅雷译着的研究心得,并从严谨的学术领域,从理性的审美角度,深情缅怀了傅雷先生的辉煌成就和人文精神。研讨会不仅形成了对傅雷着译作品的研究成果,而且使傅雷真、善、美的文化精神得以进一步的传扬。会上,傅雷次子傅敏向南汇区博物馆、图书馆赠送了最新出版的《江声浩荡话傅雷》、《傅雷谈翻译》、《傅雷文集》等书籍。
据介绍,为纪念傅雷大师逝世40周年,香港翻译协会会长、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编辑了《江声浩荡话傅雷》一书,辑集了各位名家如柯灵、楼适夷、杨绛、雷垣、刘抗、朔望等对故友的怀念,傅聪、傅敏对其先翁的追思,以及陈子善、叶永烈等多名与傅雷研究有关作者的文章。本书已于今年9月出版。
此次活动由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上海市文联艺术团、上海翻译家协会承办。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傅雷纪念音乐会——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25日晚,世界著名钢琴家、傅雷之子傅聪专程从英国赶回参加活动,并首次在家乡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26日将举行傅雷塑像揭幕和参观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