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21阅读
  • 0回复

上海医院“老医生”和“小护士”俱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7-28
随 机 事 件哈哈,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天上掉下 31 个啄木币砸在你头上!


上海医院“老医生”和“小护士”俱缺

http://hr.cyol.com 2006-05-24 11:00:02
薛亚芳

  近日,上海市卫生局发布揽才公告,沪上近50家医院向国内外招聘600名医学人才。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沪上医院——

  三甲医院只招两类人

  哪个医生不想进大医院,上海的三甲医院无疑是让医生挤破头的地方。然而,记者
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人才储备相对充足,三甲医院的进人门槛颇高,目前基本上只进
两类人:

  一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以华东医院为例,目前正在招聘的骨科、口
腔科、心胸外科等多个专业,全部要求“40-50岁、正高级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看
似简短的招聘要求,却把招聘对象牢牢限定在了高学历、高职称、高资历的“三高”医
生。在5月13日的招聘会上,记者注意到,尽管倾慕华东医院的名声,然而现场的应聘者
多数“不敢高攀”。

  除华东医院外,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岳阳医院等三甲医院几乎全部把招聘门槛设
定为“硕士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40岁以下”等,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
人、中西医结合者更是备受青睐。

  二是护士。每个专业的医生每次只要一个两个,而护士一要便是10个、20个。三甲
医院对“2年经验、30岁以下、有护士执照”的护理人员需求十分旺盛,华山医院此次更
是不招医生只招护士,需要20名护理人员;市九医院也要招聘20名护理人员;上海市胸
科医院和上海市肺科医院各要10名护理人员。

  区县力邀学科带头人

  不光是三甲医院瞄准学科带头人,区县卫生系统同样对“三高”的资深医生“虎视
眈眈”。记者注意到,好几个区县都由卫生局直接出面招揽学科带头人。比如,奉贤区
卫生局这次一口气推出了15个专业的需求“名单”,其中一半专业要求正高以上职称,
一般专业则要求副高以上职称,对年龄的要求基本在40-45岁之间。市六医院金山分院也
抛出了10个专业的需求,且全部要求本科以上、副高以上的医疗骨干或学科带头人。闵
行、宝山等其他区县也基本类似。此外,区县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相当大。

  招聘现场,某区卫生局人事部门负责人士告诉记者,区县的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很快
,急需大量好医生、名医生加盟,但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区县医疗系统面临着人才
难招、招来又留不住的尴尬,使得区县医院历来缺人,尤其缺少资深的学科带头人。

  为吸引医护人员,区县卫生系统想了不少办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某郊县
卫生局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以下优惠政策:凡是应届毕业生愿意到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工作的,可以立即进入事业编制并且获得区政府每月600元的补助,服务满3年
,可另外获得2万元补贴;凡是正高职称或博士到区内医院工作,即可获得10万元或7.5
万元的住房补贴。上述政策自2005年底出台后,已吸引应届毕业生26名,高级卫生人才1
名到该区工作。

  尽管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区县医院吸引了一批专业人才,但仍旧未能满足需
求,区县医疗卫生系统依旧面临人才缺口。

  民营医院建立人才梯队

  与公立医院一同揽才的,还有民营医疗机构。除了从公立二级以上医院“挖角”之
外,一些民营医院也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或年轻医生,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队。

  包括仁爱医院在内的好几家民营医院在招聘学科带头人。仁爱正在招聘的心内科、
心外科和脑外科人员,都把门槛限定在学科带头人上,且需要有大手术的经验。其他几
个专业如神经内科、外科等虽不要求学科带头人,但均要求有三甲医院或二甲医院5-10
年相关经验。另外一家安达医院也定位在“二级以上医院,工作8年以上”的资深医师。


  曲阳医院等多家民营医院在招聘应届毕业生,一家名为“上海娄葑手外科医院”的
管理人员王先生告诉记者,民营医院要想长远发展,不仅需要挖来名医,更需要一支实
力雄厚的人才梯队,这样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才能上台阶,最终赢得病人的认可。因此
,他们今年招聘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

  尽管民营医院求贤若渴,然而受“身份”限制,不少医护人员还是有点“感冒”。
不少应聘者询问后发现是民营医院,都略显迟疑。某民营医院招聘人士告诉记者,由于
“身份”受到限制,不少民营医院还在求生存的阶段,急需好医生、名医生来提升医疗
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对民营医院还存有“歧视”,医护
人员也不愿到民营医院来工作。他表示,为了吸引高级人才,医院除了提供较丰厚的薪
水之外,还专门为学科带头人提供科研项目,支持他们在学术上的发展。记者在采访中
了解到,愿意把简历投给民营医院的医护人才,一半是看中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薪
水,一半也是想在民营医院寻求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护士缺口最难填补

  在此次集中招聘中记者发现,除了学科带头人,沪上各类医院需求最为迫切的便是
护理人员。护士的缺口困扰着三甲医院,也困扰区县医院,更困扰着民营医院。

  记者在民营医院——杨思医院招聘摊位前看到,该单位招聘负责人正在“游说”两
个年轻的护士:“我们一直在招人,非常希望你们来这里工作。”虽然该招聘负责人“
苦口婆心”,但两位护士还是表示“再看看”。该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护士太紧俏,
而且流动率很大,医院的护士人手长期不足,让医院十分头疼。

  记者从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由于护士缺口大,护士的流动率非常高,
只要有更高的薪水,护士便马上跳槽,集体跳槽的事情也不少见,导致不少医院长期招
聘护士。

  此外,更加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护士的流失率高,很多人不愿干,不想干。根
据预测,到2010年,上海将短缺2.13万名护士。除了拥有执照的护士供应量不足之外,
据本市护理质控中心一项调查,近5年来全市护理人才流失了12.8%,想改行的达39.28%
,在观望的达13.3%。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缺少应有的尊重是护士职业人才流失率高的
关键因素。护士社会地位低,工作太辛苦,待遇低,压力和风险大。他表示,护士从事
的是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可是待遇却没有体现出来,一名工作2年左右的护士
,薪水市场价在900-1500元左右,跟酒店的服务员相差无几。长此以往,护士的缺口非
但难以填补,还可能继续扩大。

  背景新闻

  70家医院5年流失护士3200名

  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在今年护士节来临之际,公布了本市对护理人员所做的最新调
查结果。这项调查覆盖了本市70所二级以上医院的2100名临床护士,结果出人意料:仅
有46.4%的护士准备“长期从事护理工作”,选择“一有机会就改行”的护士占到39.3%
,还有一部分则处于观望之中。据了解,参与调查的70家医院在5年时间内共流失了3200
多名护士,占被调查医院护士总人数的12.8%。

  问卷中对“为何不愿意做护理工作”的答案依次是:社会地位低、工作太辛苦、待
遇太低、压力大、风险大。

  护理界前辈收男性“关门弟子”

  瑞金医院外科手术室总护士长钱蒨健在自己即将退休的最后3年里,破天荒收了两名
男弟子。她说,由于男护士在体力、发展后劲、思维方式、事业心等方面的优势,护理
界一直期盼着注入阳刚之气。

  继空中乘务员、幼儿园教师之后,护士开始成为下一个告别“女儿国”的职业。200
5年8月,上海各大医院纷纷从外省市引入男护士。2006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
学院即将毕业首批16名本科男护士,其中15人将进入医院系统。届时,上海市男护士数
量将达到50余名。(亦可)

  原载《人才市场报》转自中国就业网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