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76阅读
  • 15回复

【他山之石】-上医公共卫生学院“十一五”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7-20
保障人群健康 建设一流学科
——姜庆五谈公共卫生学院“十一五”规划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设成为亚洲一流学院,并制定了详细的学科发展计划。为此,记者于日前走访了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请他谈谈未来5年该学院的发展计划。
  
  凝练方向,建设3个能走向国际的亚洲一流学科
  
  公共卫生学院现有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一个、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在2004年教育部评估中,这两个学科分列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榜首和全国公共管理(含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第二。在前不久的学院学科建设会议上,学院教授提出学院有可能在“十一五”期间,将卫生管理与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和环境医学等3个学科建设成亚洲一流学科。“这是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和教育部公共卫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近期的努力目标,也是学院在‘十一五’期间若干研究领域和方向走向亚洲一流的奋斗方向,如若实现,将为学院最终实现跻身世界水平的长期发展目标奠定战略基础。” 姜教授如是说。
  
  学院的卫生管理与社会医学是国内同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国内第一个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点和国内同领域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国家“985二期”社科创新基地。未来5年,该学科将围绕“我国卫生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这一方向,衍生出卫生政策研究、医学技术评估、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药物经济学等研究方向,定性、定量地对医疗、预防、保健、药物等领域面临的潜在重大问题做预测,力争形成5-8项被采纳的重大政策,为国家制定相应的重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姜教授说:“发展策略上,我们计划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国内卫生发展战略研究、卫生政策研究、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和卫生发展信息交流四大技术平台。”
  
  流行病学也是该院“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之一,该学科将在人、畜、禽甲型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研究,HIV/AIDS的控制与流行病学研究,血吸虫病的流行规律与控制策略研究,重大细菌性传染病的耐药检测与耐药机理研究,分子与遗传流行病学等领域开展工作,“我们的研究并不单纯追求论文发表数量,而是看重对国家重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对政府卫生决策的影响。学科的发展应纳入国家、社会发展主流,因为公共卫生的目的是保障人群健康,使人群减少发病或发病后减少痛苦。”姜教授举例说,流行病学青年学者郑英杰博士最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人与猪体内的戊型肝炎病毒,得出“人患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猪”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于日前发表在该行业高端杂志美国《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该课题来自实际生活,源于对人群健康的关注,对今后戊型肝炎的发病控制很有启迪,体现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疾病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营养与食品安全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食品安全性研究也是该院“十一五”环境医学学科建设的一大主攻方向。此外,该学科还将围绕环境危险度评价、化学性突发事件识别与安全评估、金属毒理学等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有所突破。
  
  姜教授最后谈到了人口健康学。他说,这是国际上非常活跃的一个学科,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几个薄弱环节需特别关注,由此形成了该学科的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与保健和健康教育学。“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通过学科交叉,产生健康传播学、健康行为学、围产期保健等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与欧共体合作课题,申报全球生殖健康培训项目,还将积极引进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力争使该学科跻身亚洲先进行列。
  
  稳定规模,提高教育水平
    
  该院对本科教学的定位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综合发展、具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加强通识教育,计划每年招收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100人左右。
  
  对研究生教育,学院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整博士生、研究型硕士生和公共卫生硕士等3类研究生的培养标准,并在课程建设和培养特色上下大功夫。姜教授介绍说:“对博士生,我们的培养重点是科研能力和科研论文质量,对科研型硕士生是科研过程和现场实践能力,对公共卫生硕士则是发现、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相应的,课程方面我们将加强公共方法学、公共实验课、双语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建设。”
  
  引进人才 加强管理 向国际化发展
  
  学院现有教师89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22人,今后发展的最大困难是人才。为此,该院计划经过3年的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最终将师资规模稳定在150人左右,形成一支国内一流的教师队伍,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其学以致用,带动学科发展,发挥最大效用。
  
  姜教授还表示,“十一五”期间,学院将规划管理体系,逐步施行以系管理的模式,整合现有系所,并组建社会医学与社区卫生系、医学统计学系等新系。此外,还将依托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技术评估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室、毒理与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和卫生政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同时,学院十分注重国际化发展,“2005年的40个欧盟项目中有5项是在中国进行的,这5个项目公共卫生学院全都参与了。”姜教授介绍说,“今后,学院将在海外兼职教授计划、中外联合课程计划、合作科研及合作国际会议等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在畅谈未来发展规划的同时,姜教授也不无忧虑地提到,50年来,学院的实验室空间日趋缩小,严重阻碍了学院的发展。他希望学校能在发展空间上给予学院更多支持,为学院建设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实验空间与实验设备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宋婷婷  来源:《校刊》684期  最后更新:Jun 14, 2006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7-02-10
引用第13楼迷茫的一代2007-02-07 10:29发表的:公卫找工作很难啊 都考研了


我所知道的00公卫找的工作都是很好的
非典以后
各地疾控中心的实力都大大加强了
再加上传统的公务员,边检等就业出路
公卫找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吧
虽然也并不容易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02-10
引用第11楼sduqingfeng2007-02-06 17:48发表的:说的在理, 不过没听说过要招本科生,中心的老师一共就不到20位,培养本科生在目前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省内现在潍坊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设有卫生管理的本科专业
他们的教学力量应该不比山医强或者强很多吧
本科应该是纯粹的小班招生
我所知道东区的很多专业
每年就是二十来个人

发帖
9370
啄木币
2
鲜花
54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02-07
公卫找工作很难啊 都考研了
发帖
4159
啄木币
28
鲜花
65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2-06
引用第11楼sduqingfeng2007-02-06 17:48发表的:说的在理, 不过没听说过要招本科生,中心的老师一共就不到20位,培养本科生在目前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极好
离线清风
发帖
6827
啄木币
7046
鲜花
49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2-06
引用第6楼xyzmoon2007-01-30 07:08发表的:山大扶持卫生管理政策研究中心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符合山大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先是独立于公共卫生学院.......

说的在理, 不过没听说过要招本科生,中心的老师一共就不到20位,培养本科生在目前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2-06
引用第9楼麦穗和稻谷2007-02-06 16:40发表的:回merck一直以为公卫是医学中比较好的学的人少,而且比较实用,也不算累,而且基本上是进事业单位工资有保障。而且考公务员有很大优势。还是给公卫做个宣传把

恩,学医和当公务员方向比当然还是不同的。
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学医的目的是在何处? 学医的成就感和事业在哪里呢?
是不是管人不累就可以说是好职业了?

我们对于医学的理解是不是等同于其他专业,特别是管理,财经等文科专业?

山大推广人文医学的目的是不是首先认真探究过医学的特殊性呢? 所谓的交叉是不是基于对于医学这门科学深刻理解基础上的?!
发帖
4159
啄木币
28
鲜花
65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2-06
回merck
一直以为公卫是医学中比较好的
学的人少,而且比较实用,也不算累,而且基本上是进事业单位
工资有保障。而且考公务员有很大优势。
还是给公卫做个宣传把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2-06
没有什么好comment的, 山大的所谓“交叉”理论,主要用于宣传媒体的,而且是综合大学合校亘古不变的理由。结果交叉的成果是什么,大家都可以看到。
卫生部那种项目的意义有限,而且也没有代表性, 更不是山大的什么“上层”路线的成果。

山大学科建设的“成就”最显著的就是博导,硕导,博士,硕士们还有那些招生学科点的爆发。当然sci文章也增加了不少。

公卫和管理等文科专业的“交叉”是不是理论上的可交叉就能交叉。如果单纯给那些公卫的老师们挂上“管理学博士”或者MBA等等名头,就代表这个学科师资力量加强了呢。
学科建设的内涵很广,内在实质是哪些?
这不是个人的观点。要想充分证明学科建设的成果,还是让大家能见到“摸的着”的东西为好。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1-30
引用第6楼xyzmoon2007-01-30 07:08发表的:山大扶持卫生管理政策研究中心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符合山大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先是独立于公共卫生学院.......


奇怪
没有merck的跟贴?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1-30
引用第5楼zaa2007-01-29 22:04发表的:卫管算交叉学科吗


山大扶持卫生管理政策研究中心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符合山大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
先是独立于公共卫生学院
好像近几年要开始招本科生了吧
中心和卫生部“合作”培养研究生
也是向上层渗透的一个步骤
觉得卫管将来的发展应该还是可以的
只是招生量要控制一下
离线zaa
发帖
198
啄木币
439
鲜花
1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1-29
卫管算交叉学科吗
离线dfm3ng
发帖
72
啄木币
58
鲜花
2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8-12
偶们共卫还是很强的嘛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7-20
引用第2楼guodon2006-07-20 18:44发表的“”:赫赫   据说当年山医和上医竞争国家重点学科 因为时任卫生部长张文康的秘书为山医毕业所以重点落在了我们这里 所以这个重点还是很不稳的 山医公卫要努力啊。。。。。

应该说上医当时很大意。自以为除了北医公卫,部属院校里面只有上医了。没想到没拿到统计与流行病这个国家重点。否则山医真的要“光头”了。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还是国家重点学科。
离线guodon
发帖
2656
啄木币
5819
鲜花
37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7-20
赫赫   据说当年山医和上医竞争国家重点学科
因为时任卫生部长张文康的秘书为山医毕业
所以重点落在了我们这里
所以这个重点还是很不稳的
山医公卫要努力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