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精华区
社区服务
每日心情签到
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首页
签到(赠积分)
【最新帖】
圈子
随便看看
我的关注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flash_attn-2.7.4.post1 cu12torch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DISPO-2025-9-GDEBA-DEEDGCYEIF-20
细胞生物学实验
ERROR: flash_attn-2.7.3 cu11torc
病理
啄木论坛
>
:: 山医茶馆 ::
>
房产商囤积房源抬高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861
阅读
2
回复
房产商囤积房源抬高房价 平均涨幅千元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燕小六
UID:290
注册时间
2005-11-23
最后登录
2020-02-12
发帖
960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炉火纯青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5-27
— 本帖被 会飞的企鹅 从 :: 啄记茶馆 :: 移动到本区(2010-05-31) —
房产商囤积房源抬高房价 平均涨幅千元以上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节目播出“房地产商囤积房源抬高房价”,以下为节目实录:
房价上涨、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可能大家难以想到,那就是开发商、面对大量的、有购房需求的消费者,通过囤积房源、不断抬高房价。请看记者、近日在北京的调查。
在这家位于北京南三环附近的售楼处,工作人员在热情地为我们讲解了小区的各种配套设施后,提醒我们因为房子非常好,所以已经所剩不多了。
销售人员说 :“加起来一共还剩七套房吧”
记者说:“这是你们的销控表么?”
销售人员说:“对,没价钱的都是卖了的。”
果然,在这张销控表上,90%的房子都被划了斜杠,表示已经卖掉,没有卖掉的屈指可数。这样的畅销速度令同来看房的消费者颇感无奈。
购房者说:“我买房子一年多了,看了好几套房子,但凡有点中意的,基本上都说卖完了,给我们一种压力,其实房源是不是没有了 我们比较怀疑。”
真的如此畅销么?我们的怀疑随后在北京市建委的管理网站上得到了答案。监控信息显示,这家楼盘尚有超过一半的房子没有卖出去。另一家楼盘做的就更绝了,根据资料,这家楼盘在一年前就已经拿到了预售许可证,但记者发现,这里的许多房子至今没有开盘。
销售人员说:“一单元一直都没开 因为一单元是我们整个三期中最好的房子 最好的房子肯定要留到最后卖,要收尾的”
销售人员说:“顶层是跃层 我们都留着都没卖”
记者说:“为什么不卖?”
销售人员说:“留到最后我们跟园景一块卖”
好房子不卖,可不是不想赚钱,而是留着赚大钱。销售人员告诉我们,因为没卖的房子比较好,吊足了许多消费者的胃口,虽然目前的价钱比刚开盘时已经贵了将近3000快钱,但还是有很多人排队等着这些房子的放盘。
记者对十家销售楼盘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开发商或多或少地存在囤房现象。有的开发商在收回部分成本后,就停止销售,等到现房或房价高涨的时机再出手。而囤积后再出手的房源平均涨幅都在1000元以上。
专家:商品房供应充足 消费者应理性消费
面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断翻新的招数,专家认为:这正是利用了消费者、不成熟的购房心理,因此,消费者在购房时、应放平心态,理性消费。
专家认为,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商品房数量完全可以满足购房者的需求,但在面对买不到房的紧张局面时,消费者往往会比较冲动。
专家表示:“房价上升,老百姓比较着急,看房价节节攀升,那我还不如早点买。这样就造成了供不应求。”
专家:“把心态放平,不能迎合开发商,如果大家都不着急了,那么开发上的虚假信息还有对象吗?他正是看准了你这个心态。”
另外专家也认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很短,因为企业的集中度较差,项目公司极多,就造成诸如炒作、空手套白狼等很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因此政府应从源头予以监管,为消费者建起一堵防护墙。
易宪容:提高首付比例 措施尚需完善
有专家指出,提高首付比例、对房地产市场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易宪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说:“这个原则对房地产有利,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按揭贷款区别性对待,第一套住房一定是(有)比较好的政策,不能提高(价格),对于民众来说,尽量(以)低的价格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是我们房地产市场保证发展的一个关键。”
易宪容认为,目前很多人还买不起第一套住房,而对于多套住房的所有者,如何区别第二套,第三套住房还存在问题,对于多套住房、高档住宅和别墅提高首付比例的措施目前不容易操作。
易宪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说:“如何来区别第二套第三套住房,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信用体系和一个好的识别方式,(否则实施起来)可能有困难,银监会出台的仅仅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各大商业银行,它会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不确定的,识别不好的情况下,它可以用模糊的东西尽量把执行的力度减弱,这个原则效果是很有限的。”
央行:房贷一枝独秀增长最快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这份报告显示:中国个人住房贷款比例目前不断扩大,但汽车贷款却在大幅减少。截止到2005年末,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不断扩大,已经占到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70%以上。与此同时,初期发展迅速的汽车贷款则开始大幅减少。另外,住房装修、助学、大件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贷款数量非常少。
报告同时显示,占全国GDP一半以上的东部地区聚集了中国60%以上银行业金融资产,其中广东最多,达到4.1万亿,其次分别为北京和上海。
联播观点:囤积房源决不是市场行为
刚刚公布的国六条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其实,房子也不能囤积,这和囤积土地一样都是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一些开发商坚称囤房是市场行为,是销售策略,这明显站不住脚。市场行为应该反映真正的供求关系,信息应该是透明的。看来,治理房价急需更严厉的措施,让开发商不能隐瞒楼盘销售的真实情况,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这样一来,急于出手的,就该是开发商了。
共
条评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回复
举报
离线
燕小六
UID:290
注册时间
2005-11-23
最后登录
2020-02-12
发帖
960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炉火纯青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5-27
个人觉得所谓的 不买房运动只是相对暂时的,住房是一个人在城市里居住的必要元素,是生存必需品,没有人会不要房子的,只是在选择房子的时机上有所不同。
房价虚高,买房者要额外承担的消费就多了,那些人现在不买房,可能就是希望通过联合起来压制商品房市场的需求,短时间内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以求用自己合理的价位买到合适的房子而已。
不过,消费者是相对弱小的,要于地产圈里的人这样玩,可能会吃亏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losttemple
UID:1635
注册时间
2006-02-21
最后登录
2011-12-23
发帖
2623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啄木币
11881
鲜花
69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悬壶济世
发帖
2623
啄木币
11881
鲜花
69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5-27
一直注意lz的帖子,很关注中国的住房问题啊,确实是个社会热点问题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上面提到"不买房运动",类似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挺有意思,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zhuomu.cn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医学殿堂
:: 基础课程 ::
:: 临床实习 ::
:: 升学就业 ::
:: VIP 试题 ::
:: 文献科研 ::
:: 健康义诊 ::
生活杂谈
:: 山医茶馆 ::
:: 情感驿站 ::
:: 跳蚤市场 ::
兴趣娱乐
:: IT数码 ::
:: 文学涂鸦 ::
:: 体育游戏 ::
:: 影音动漫 ::
:: 自娱自乐 ::
:: FTP专区 ::
论坛站务
:: 站务处理 ::
:: 新人报到 ::
:: 会员风采 ::
:: 斑竹议事厅 ::
:: 专版回顾 ::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