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84阅读
  • 20回复

大学生自杀调查:生命之花岂能轻易凋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370
啄木币
2
鲜花
54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5-16
大学生自杀调查:生命之花岂能轻易凋谢
导语】: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有关专家就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话题发表了见解,他们的见解发人深思……

大学生自杀,越来越沉重的话题

  我们实在不忍心目睹这些让人心碎又震撼的图片,希望此类事件再也不要发生,天下学子都能拥有快乐充实的大学生涯。

心理咨询,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于大学生自杀事件,目前教育部门一般不向专家通报,不作个案研究。只要家长不闹,事情就大事化小了。许多高校把发生学生自杀看成是学校很不光彩的事件,避免多谈,拒绝接受媒体采访,结果导致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连权威专家都难以获得详细准确的资料,只能在日常交谈时获得零星的信息,因此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

  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蔺桂瑞教授指出,其实高校的自杀预防工作的好坏,不应该以是否有学生自杀为标准,就像医院的好坏不能以是否死人为标准一样,关键是看是否真正对学生充满爱心,做了多少扎实有效的工作,挽救了多少学生的心理危机。而现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还在建设之中,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在国外,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而在国内,每5000名大学生都没有一名心理辅导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郭念峰教授介绍,目前全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尚不足 3000人。全国1000多所大专院校,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每所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几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而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些机构,现状也令人堪忧。拿北大来说,以前的心理咨询机构设在校医院,学生必须觉得自己是个病人,才会到那里去,这本身就是一道心理障碍。比较起来,首都师范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设在校园西南角的一座学生公寓里,位置比较隐蔽,环境相对清幽,就容易吸引学生的到来。

  以前在北大,心理咨询每小时收费30到50元,同社会上每小时200元左右的咨询费比是少多了,但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价格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因为学生无法相信一两个小时的谈话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长时间的心理咨询是他们经济上难以负担的。最近,北大学工部建立了心理保健室,免费为学生咨询,弥补了这一缺陷。蔺桂瑞教授指出,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一定要坚持免费原则,否则就形同虚设。

  目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人员,以兼职居多,有些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只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北大深圳医院心理咨询科刘克菊博士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医学和心理学医师来做,显然,目前高校没有这样的条件。

  自杀预防,普及知识最重要

  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工作,仅仅靠心理咨询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校师生的配合,在教学体制和管理上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干预。高校的教职员工现在普遍缺乏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素质,应该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普及自杀预防知识。

  蔺桂瑞教授指出,高校大学生自杀的罪魁祸首是抑郁症。中国农业大学的小彭,在自杀前喊出“死亡也是很快乐的事”,表明他的自杀已经过长期思考,自杀前是非常冷静的,没有常人临死前的痛苦。自杀行为是长年心理偏执形成重大人格缺陷的结果,自杀者对生活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没有了自我价值,内心完全封闭。

  北大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既有甲亢等生理疾病,又有家庭不和的原因,早就患上了抑郁症,才会因一场争吵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通常并非突发事件引起,或仅仅是非常普通的挫折、不值一提的小事就可以引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蔺桂瑞教授指出,对于长期抑郁症患者,一旦发现了自杀倾向,一定要报告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机构处理,进行药物治疗,简单的规劝对他们很难有效果。

  失恋较易引起自杀。2004年底,山东济南一所大学的一位女生,通过网络与上海海运学院某系2001级一本科男生相恋。后来这位女生来到上海与恋人相会,不料双方见面后并未如网络上那般投缘,女生就从9楼一宿舍窗口跳下身亡。

  就业压力大排在自杀原因的第三位。2004年11月,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王豪,4个月找不到工作,觉得对不起父母,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于11月6日在四川老家自杀身亡。

  自杀行为有的由家庭原因引起。南京市2001年秋季开学期间,连续发生9起大学生自杀,说明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从大学校园外带来的。樊富珉教授指出,相当部分自杀大学生的病根是在少儿时期形成的,由家庭原因引起,所以对有父母离异、家庭不和、家庭生活困难、家人发生重大变故等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密切关注。

  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不适应大学生活,也能导致自杀。2001年,广州仲恺农学院一名男生,入学三天后就自杀,原因是学校饭堂饭菜不好吃,宿舍没有空调太热睡不着。

  考试成绩不好,也能引起自杀。现在高校教师的职务晋升只看科研成果,不问学生考试成绩。对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只简单地发一个补考通知,任课教师并不过问、指导。不少学校还规定补考不合格重修课程的,要额外交费。今年上半年,广东一所高校一名6门功课不合格的学生自杀。

  这些大学生的悲剧,其实并非不可避免。自杀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能及时发现自杀行为的前期征兆,并进行有效干预。研究表明,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曾流露过自杀想法,如给自己安排后事、写遗书、买大量安眠药等。南京危机干预中心调查显示,61例自杀大学生中,有22人事前曾明显流露出各种消极言行足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却没有得到有效干预。

  当发现身边的人有自杀的想法时如何干预?刘克菊博士指出,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给予他心理支持。千万不要判断这种自杀想法的正确与错误并加以指责,应当给予充分理解,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理解自己。接着,把自杀者的自杀念头告诉其交往较密的朋友,让更多的人来关心。然后,陪同或建议他到专业机构接受心理和药物治疗,在他的心理危机消除前,要时刻有人陪护,并保持随时能抓到他的距离。

  珍爱生命,给你勇气和信心

  蔺桂瑞教授说,挽救有自杀动机和行为的大学生,归根结底是要正确引导他们珍爱生命,提高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增强勇气和信心,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要多鼓励他们看积极向上的书,看成功人士的传记,最好是能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找到坚强生活的榜样。

  北京东方文化馆馆员柳哲,1996年来到北大,边打工边旁听北大讲座,已达10年之久,得到了北大中文系原主任张兴根的帮助,也得到张岱年、贾植芳等大师的指点和鼓励,如今在曹聚仁研究、北大“边缘人”研究、家谱文化研究等领域已经小有成就,多有著作问世。他多年来一直关注大学生自杀问题,曾与北大一位自杀的博士的女友交谈,也曾在未名湖畔与一位有轻生念头的女大学生小红(化名)对话。小红母亲早已亡故,父亲娶了继母,家庭关系不和睦,父亲也不理解她。上高中的时候,她就失眠头疼,吃过百忧解等。上大学后与男友恋爱两年,有了一个可以说笑可以关心帮助自己的人,病情逐渐好转,失眠也少了。但后来发现男友另有新欢,她精神立刻崩溃,连续多日失眠,有了自杀念头。在网上读到柳哲有关自杀的文章后,就主动与他联系。

  柳哲一边听她的倾诉,一边讲自己在北京10年的苦难史和创业史,谈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她排忧解难。说到自己和女朋友恋爱的时候,手中曾经身无分文,吃饭只能去小店或摊位上赊账,过几天挣到钱才去还帐。有时打电话的钱都没有,只能去电话亭赊账打电话。为了谋生,曾经搬过砖头抄过信封,一天只吃几个馒头的日子也有过,坐公交车的钱没有了,只能骑车几十公里进城办事,吃个馒头,弄点自来水就算吃过午饭了。北大的10年,是他炼狱升华的10年,也是他奋发图强的10年。

  柳哲对小红进行了耐心开导,又带她见了一位双目几近失明,因脊椎洞疾病而高位截瘫的女孩秦玉花。若干年前父母为了完成女儿求学的心愿,带着秦玉花到北大新闻系读自费大专,后来父亲又不幸病故,母亲一个人既要照顾残疾的女儿,又要照顾90高龄的婆婆,还要在京城挣钱谋生养家,生活异常艰难。但母女俩硬是挺了过来,如今秦玉花已经硕士毕业,正在攻读北大的博士学位,同时出版了一本书《与命相搏》,成为生活的强者。小红被秦玉花震撼了,觉得在她面前自己受到的那点失恋的打击简直不值一提,立即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

  同考不上北大的柳哲相比,北大的在校生有那么好的学习条件,真是太幸运了。同秦玉花相比,那些轻生的大学生实在太可惜了。小红的故事对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其实是很有启发的。给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树立坚强生活的榜样,也许胜过千言万语的大道理,其实这样的榜样就在校园中。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北大男生坠楼
  • 北交大一名学生自杀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为英语四级未过,从5楼跳下,结束了让他魂牵梦绕4年的大学生活
  • 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不能忍受饭菜不合口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
  • 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因为减肥失败而服药自杀,幸被其家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doudouluck
发帖
1694
啄木币
2345
鲜花
176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6-07-05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发帖
9370
啄木币
2
鲜花
546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6-07-03
不一定去地狱
离线泠风
发帖
281
啄木币
2183
鲜花
62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6-07-03
自杀是要去地狱的   所以千万不要自杀!!!
离线mxg3768
发帖
731
啄木币
387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6-07-0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泠风
发帖
281
啄木币
2183
鲜花
62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6-07-02
医学院也不少 不要说生科院不好   垃圾
离线霸刀无翳
发帖
1497
啄木币
289
鲜花
105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6-07-02
怎么没有山大的?
离线蓝.希
发帖
7652
啄木币
4766
鲜花
213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6-06-30
似乎生命科学院的比较 多 听别人说的
离线乌拉
发帖
1404
啄木币
7593
鲜花
8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6-06-30
随着年龄增大,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独生子女本身具有的特征也是这个社会问题的一个方面吧
离线乌拉
发帖
1404
啄木币
7593
鲜花
8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06-30
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我们就从社会角度来看,
社会发展,大学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现在任何一个大学都无法与几十年前的大学等同相言,
但是社会呢,大多数局外人还在以数十年前的眼光和标准来看待大学生,很明显差距就出来了,于是各种声音就响起来了,理解的,迷惑的,失望的,宽容的,批判的等等等等,其实大学生只是一个社会角色,大学生活一个学习和过渡的过程。
而作为当代社会的大学生,比起往日大学生来,肩负的责任没有变,甚至是更高,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本身中国大学在前后几十年中已经发生并且将要发生重大变革,一切都在以世人所期待但是无法完全适应的速度变化发展,所谓回头看,所谓警世钟,到了我们该用大脑思考问题的时候了
离线doudouluck
发帖
1694
啄木币
2345
鲜花
17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06-30
现在这个社会阿~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不少,有啥办法聂?!自己先对自己负责吧,毕竟自己也只有一次生命......
离线yaoyao
发帖
*
啄木币
*
鲜花
*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06-13
引用第9楼流氓无罪2006-06-13 23:20发表的“”:哦?你觉得自己很优秀?!

偶能适应。你能适应吗?
离线流氓无罪
发帖
20
啄木币
165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6-13
引用第3楼yaoyao2006-05-17 12:26发表的“”:优胜劣汰........................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之残酷竞争者,理应退出人生的游戏.............................



哦?你觉得自己很优秀?!

发帖
9370
啄木币
2
鲜花
54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5-18
是啊   珍惜一切
离线一冰君
发帖
714
啄木币
1149
鲜花
14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5-18
还是那句话:人要珍惜自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