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31阅读
  • 29回复

冒险手术:医生其实很矛盾(健康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5-15
冒险手术:医生其实很矛盾
2006.05.15 3版 医生论坛   编辑:吴卫红
作者:吴卫红 阎红 吴丹

  热线由头
  3月17日是个平常的日子,人们通常该下班回家过周末了。但在
手术室里,依然晃动着骨科和神经外科大夫们忙碌的身影。
  骨科前些天收治了一名远道慕名而来的患者,他因右下肢痛,在
当地医院诊断为椎管占位。骨科的王瑞主任、孔晓川和安医生在术前
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
  不料当打开椎管后发现肿瘤位于脊髓和马尾神经前,稍有不慎,
病人就有可能发生下肢截瘫,手术难度非常大。
  神经外科刘伟国主任赶到手术室,和王主任、孔医生一起反复观
察MR片、手术术野,商量手术方案。决定采取在神经间隙间入路、分
块切除肿瘤的方法。最后在院领导、医务部的批准下,开始了共同手
术。
  医生们先小心地拨开纤细脆弱的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与肿瘤粘连
较紧,只能用显微剥离子轻轻地拨开。分开缝隙,在仅有0.3cm宽的
缝隙中开始切除肿瘤。肿瘤个头较大,占据着大部分椎管,质地较韧,
供血丰富,每次切除都有血液流出,每次只能用如掏耳勺大小的取瘤
钳切除肿瘤,切除肿瘤的量非常少。但大家非常耐心,一点一点地切
除肿瘤。汗水浸湿了主刀医生的帽子。肿瘤的下极切掉了,然后是左
侧、上极……直到肿瘤的最后堡垒——蒂部也切掉了。术毕,病人的
双下肢感觉正常,活动自如。医生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热线实录
  尽管手术成功完成,刘伟国的心里其实并没有平静下来,他忍不
住拿起了电话——
  刘:有人比喻医生是“带着钢盔开着坦克车行医”。大家不愿冒
风险做手术,生怕遭受人身攻击。但是,病人希望得到好的治疗,风
险性大的手术往往效果更好。
  我们也曾给90多岁的老人做过手术,可我觉得还是别冒风险。
  最近院里有个骨科手术(上文),手术开始后,打开椎管后找不
到占位病变。叫我上去帮助看,我也找不到。当时手术医生商量:“
关上别做了。”我没怎么吱声。按理说,这个事特别简单,手术不做
了我就下去了。开始在术前我看过片子,是个良性病变。不做,病人
还会疼。我觉得还是应该做。和病人家属谈后,还是给做了。可是,
如果病人瘫了,病人告我,我怎么办?好在骨科主任比较谦虚,和我
关系比较好。如果瘫了,人家会说什么?我也挺感激骨科主任的。
  作为外科医生,你可能说得很到位,但真出事了,家属可能就不
承认了。
  记:下次遇到类似的手术您还会冒险去做吗?
  刘:嗯,不好说。看情况而定。
  记:手术要冒风险是很正常的。术前把风险该谈的都谈到了,一
旦出现意外,病人再闹也不会怎样吧?
  刘:需要干预。大多数病人认可,但有些病人不认可。和社会舆
论有关。病人到医院的感觉是:不是求医,而是有种挨宰的感觉。
  我对自己当主任感到很困惑。目前从医大环境较差,有些手术对
我压力大,主要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本来手术做好做坏,主要是医疗
方面的问题。在医患之间,患者是个弱者;而当他动员社会关系时,
医生和医院也许就成为弱者了。现在,我和我爱人都不愿意让孩子再
学医。
  记:我也了解很多医生表示不愿让孩子再学医,可是也有不少人
在最后还是选择了学医。学医很实用,而且收入还可以。
  刘:我们不算特别成功,应该说干得也可以,但还是很无奈。和
在公司干的同学比……不说了,医生太辛苦了!反正这种收入和付出
的努力是不成正比的,所冒的风险和回报不成正比。
  记:那么国外医生呢?他们也会对冒险做手术感到困惑吗?
  刘:我接触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医生,包括香港医生,感觉不一样。
中国医生在人群中你看不出来,而他们不同。那种感觉我说不好。
  记:看上去很有身份,气度不凡?
  刘:可能是吧。他们培养医生的方式也和大陆不一样。我上学时,
老师就是那个样子。
  现在当医生和过去当医生不一样。虽然从内心来说都是为病人,
但我感觉医生心理上在变。医生首先保护自己,然后再看病。因为现
在医患关系不和谐。其实每个手术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我希望医患
关系非常和谐,假使手术出现意外,患者也能理解。这个理解是认可
手术结果,接受手术风险。


  ○真心话
  压力太大让人不快活
  王莉莉(辽宁省人民医院护士):人们总以为医护人员油水多多,
其实错了!由于患者多,要求又高,加之社会竞争激烈,职业风险大,
压力也很大,我们天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不少
医护人员不仅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还患有器质性疾患,如高血压、
糖尿病、心脏病、肿瘤等,有的甚至英年早逝。医生有时间治疗千千
万万的患者,却没有空闲来关照自己。
  像我现在怀孕,当医生的丈夫在国外进修,不能照顾我,我每天
与各种患者打交道,经常接触各种疾病与病原体,而且周围患者心情
不好者居多,我们的精神压力大,心情也都不大好。我的一些同学纷
纷放弃了护士职业,或者改行或者出国,就是因为觉得工作太累,挣
的又不多,不值得如此辛劳。

  非专业意见干扰医疗
  吴丹明(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就医疗工作而言,仍
有许多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每个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影响着治疗
效果。现在的患者对医疗常识的理解确实较过去提高了,要求更多地
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及预后,同时也提出更多的参与意见。
这种知情权的提高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但过多的非专业意见又干扰了
我们正常的医疗活动,最终将影响到治病疗果。

  最怕人身安全没保障
  陈东(急诊室医生):医院内最大的医疗风险是医护人员的人身
安全问题。有的醉汉大闹医院,让我们免费治疗,甚至砸坏诊疗设备,
严重影响正常诊疗秩序,医生只得躲起来。如果医生受伤没什么大碍,
一般也就不了了之了。我们医院以前有位护士因劝阻患儿家属打点滴
期间不要带孩子离开医院,就挨了拳打脚踢,身心俱伤,可到最后还
是没什么处理结果。       本报记者阎红通讯员吴丹整理

  请您参与
  今天,我们如何当医生
  “满腔热血把医学会,当了医生吃苦受累,急难险重必须到位,
病房门诊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这
是目前在医生中广为流传的一条短信。当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即便
主任、教授也不得不慨叹从医的艰难,年轻医生更处于苦闷与彷徨之
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是停留在消极抱怨上,还是通过努力,
提升医生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今天,我们如何当医生”是摆在每
个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版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欢迎广大医生朋
友们积极参与。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Great
发帖
1288
啄木币
1615
鲜花
89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6-09-08
后悔啊,而且觉得自己不是和当医生
看那些学工科的同学,当初成绩不比他们差
但是他们现在多轻松
离线flowerkey
发帖
30
啄木币
322
鲜花
9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8-20
让我学医我妈都快后悔死了,
天天说对不起我,天天说让我以后不要怪他们。
现在想想也难怪父母的一片苦心阿~~~~~~~~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我以后的孩子哪怕挣的比医生还少 ,我也坚决不让她学医了。
父母揪心阿!!!!
离线yaoyao
发帖
*
啄木币
*
鲜花
*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6-06-21
引用第24楼易水寒2006-06-21 11:31发表的“”:医生太少医疗服务太少

现在医学生就业也很难...........................医生少吗?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6-06-21
呵呵,你看看每年医学考研的人有多多,
你就会觉得医生好多啊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6-06-21
引用第24楼易水寒2006-06-21 11:31发表的“”:医生太少医疗服务太少


中国的医生真是不少
能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是不少的
只是记得一位专家说过
我们努力向大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但是如果中国人都想在协和看病
我们做不到
离线易水寒
发帖
821
啄木币
865
鲜花
85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6-06-21
医生太少
医疗服务太少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6-06-02
引用第22楼merck2006-06-02 14:54发表的“”:在中国,,这恰恰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是长官意志和社会矛盾的反映..

自然力也好,人为因素也罢,设定了游戏的潜规则,就该知道如何办了啊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6-06-02
在中国,,这恰恰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是长官意志和社会矛盾的反映..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6-06-02
呵呵,其实不用刻意去强调那种模式,我们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时间会让我们选择合适的生存方式,至于这种方式是否适合历史的大潮流,那就领当别论了,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呵呵,有些颓废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6-06-02
其实都是书上说的,,通俗化了..

现在哪本课本上大都要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医患的沟通,,注重患者人的社会性,心理复杂性..但是无论卫生管理机构还是媒体,,患者本身,,都以'"弱者'"'"强者'"的角度来诠释医患的'"对抗性'",,那么医患关系只有按照这种'对抗模式发展了,,是逼着医疗行业采取'"保守化'"'"保存证据'"等等不符合现代医学规律的方式自保..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6-06-01
引用第18楼merck2006-06-01 13:13发表的“”:患者从治疗过程来看,是很被动的,医疗的主动性都在医务人员手中.不过从疾病发展的过程来看,,患者确为主要的元素.无论患者从患病初期,,病情发展,,求诊,,诊疗过程,,康复过程,,患者都能起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简单说,,就是患者配不配和诊疗,,对于整个病情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患者隐瞒病史,,拒绝或者不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对于医嘱并不严格遵从,,那么再好的医生有多'"强'"?.......

透彻!!!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6-06-01
患者从治疗过程来看,是很被动的,医疗的主动性都在医务人员手中.
不过从疾病发展的过程来看,,患者确为主要的元素.无论患者从患病初期,,病情发展,,求诊,,诊疗过程,,康复过程,,患者都能起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简单说,,就是患者配不配和诊疗,,对于整个病情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患者隐瞒病史,,拒绝或者不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对于医嘱并不严格遵从,,那么再好的医生有多'"强'"?

如果把患者该用自己是'"弱者'"来搪塞,,只管结果,那么,只是强词夺理而已..

按照现在媒体的'"弱者'"理论,,基本可以推广为'"治病=患者患病进医院+病好出院'"
把医院看作一个'"黑箱'"模式,,进去是患者,,出来是健康人.
医院不要有人死了,,有人死的话,,任何人都可以用回顾性分析一下,,举出很多例子'"如果不采取**疗法,,患者结果不会死亡,,甚至会康复'"

另外,,有些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采取'"听**报纸,,专家说'"等方式,,或者其他措施来影响治疗,对于结果却以'"患者是弱者,,什么都不懂'"来对其疗法不负责任..

患者是有知情权,,是处于被动地位,,如果用这些来推演为患者就是诊疗中的'"小白鼠'",,处于完全的从属地位,,那就是某些stupid媒体的痴人说梦,,如果整个社会以此理由来苛求医疗界,,只能说这个社会科学素养的低能,,或者说'"集体发痴'"..
离线青春活力
发帖
26
啄木币
265
鲜花
18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6-05-31
医生有好有坏,有负责有不负责的,病人也有好有坏,有通情达理,也有得理不饶人的.但毕竟病人是弱势群体.
离线一一
发帖
211
啄木币
166
鲜花
32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6-05-26
其实受害的最终是患者,可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