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89阅读
  • 15回复

医学生就业新思维——到澳洲实现理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b2544
 
发帖
6
啄木币
121
鲜花
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10-31

医学生毕业当年就业机率不到两成,毕业后就业问题凸显。

  现在由于学校扩招的缘故,造成了报考医师资格考试的人数逐年增长,今年就比去年增加了20多万。所以国家不得不控制考试的通过率,一般都在30%左右,来缓解就业的压力。就算这样,每年还是有十七八万人通过考试,可每年国家需要的执业注册的人数只有10万人左右。考试合格也不可能都接收为注册医师,所以说一个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考试当年能当医生的可能性是15%左右。可见就业之困难程度。

      毕业就面临失业,这对医学院校毕业生来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我们的大洋彼岸——澳大利亚却为能找到愿意到乡下行医的合资格人才发愁,偏远地区缺乏医疗人才成为普遍现状,为缓解这种状态,澳大利亚政府放宽了国外医生到境内行医的难度,现还在中国内地设立考场,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医生到澳洲行医]

资料来源:http://www.meditrain.org/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ab2544
发帖
6
啄木币
121
鲜花
1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11-27
澳洲医生紧缺的原因
由于澳洲全国的老年化,特别是乡下医生的老年化达到65%为45岁以上,而年轻医师抗拒乡下生活的单调乏味,导致澳洲非大城市区的医生长期短缺,出现难以后继的严重局面。澳洲zhengfu目前已将一年一度的海外医生澳洲行医执照考试改为一年五次,并将难度大幅度降低(确切消息来源:澳洲医学协会网站 http://www.amc.org.au/datefees.asp).由于当今亚洲各国医学的发展已经向国际接轨,通过澳洲临床医学多选题考试(MCQ)的难度不大,以至近年来,到澳洲行医成为亚洲医生实现人生理想的捷径和热点,

    部分偏远地区年轻一代基本迁移到大城市生活,剩下年老人群。由于医生的严重缺乏, 该地区所属洲zhengfu启用英语成绩OET通过B或雅思7分的亚洲医生填补空缺.年薪50-60万人民币.1年入籍(可带家属)后通过GP培训取得约18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
离线hunter2001
发帖
735
啄木币
1469
鲜花
11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11-27
离线losttemple
发帖
2623
啄木币
11881
鲜花
6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11-27
大胆的人值得尝试
离线云天外
发帖
775
啄木币
7993
鲜花
29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11-27
也算一条路。
“年薪50-60万人民币.1年入籍(可带家属)后通过GP培训取得约18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不说澳元,直接计算成人民币了,一看就是打算挣了钱都拿回国内花的,而且计算成人民币显得钱更多了。看到这种算法,我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我的财富在澳洲》上那个梦想到澳洲打工致富的人的算法。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2-01
引用第4楼云天外于2007-11-27 19:26发表的  :也算一条路。“年薪50-60万人民币.1年入籍(可带家属)后通过GP培训取得约18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不说澳元,直接计算成人民币了,一看就是打算挣了钱都拿回国内花的,而且计算成人民币显得钱更多了。看到这种算法,我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我的财富在澳洲》上那个梦想到澳洲打工致富的人的算法。


有一次听到朋友讲
精明的中国人是如何利用投资移民的制度漏洞
以最低的投资
把七大姑八大姨全家都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故事
感慨万千啊
离线hzhj6668
发帖
49
啄木币
47
鲜花
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12-07
我们的农村也需要大量高级医学人才。
离线leilei06
发帖
7
啄木币
227
鲜花
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12-14
可是我们农村能给你50万吗?更甭说180万了
离线ab2544
发帖
6
啄木币
121
鲜花
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1-26
OET考试介绍
OET(Occupational English Test)是澳大利亚语言协会举办的职业英语考试。分读、听、写、说四部分,通过B级的难度相当于雅思6-6.5分,口语相当于雅思7分。有四年工作经验的中国医生OET取得B的成绩后,可以直接应聘澳洲乡下医生职位。

相对于IELTS考试,OET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OET主要针对考试者的医学英语,考试范围明显偏窄。

另一方面,OET考试并不是测试考试者的医学水平,而是针对一般的医学英语用语。所以考试者并不需要专门地深入复习医学知识。“OET” 每年3月、9月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考试中心举行。OET成绩的有效期为两年。 
   
目前OET考试针对不同的医学背景,分为八类。分别是:一般医生、护士、牙科医生、药剂师、物理治疗师、兽医、营养师、验光师、职业临床医师、反射线技师和语言病理医师。
   
所有不同分类的OET考试都包含四个部分: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其中听力和阅读对于所有类别的考试都是一样的。OET会为不同医学背景的考试者准备相应的写作和口语考试内容。比如,对于牙科医生,其写作和口语的内容会与牙科知识相关。所以考试者不用担心不熟悉其专业以外的医学知识。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级别。单项累计通过考试是OET最大优势。
A——相当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并且受过教育的人的英语水平。
B——在相关职业领域能清楚,准确地使用英语。(澳洲11家医护专业协会认定成绩)
C——基本通过。
D——英语能力低于职业要求的最低限度。
E——英语水平很低,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听力考试包含两部分。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关于健康问题的对话。考试者被要求把听到的内容的要点写在答题纸上。录音播放会被暂停以便考试者填写答案。考试大概需要60分钟。

阅读考试包括两篇医学相关的文章。考试者被要求读完文章后回答相应的问题。所有问题都是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考试大概需要60分钟。
离线luke

发帖
8167
啄木币
34
鲜花
72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1-26
那里有袋鼠和鸭嘴兽,还有树赖,呵呵,挺好玩的~~
离线ab2544
发帖
6
啄木币
121
鲜花
1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2-01
MCQ考试介绍
澳洲医学委员会(AMC)举办的海外医生行医资格考试,分为两部分:
一、MCQ(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临床医学多选题考试
二、Clinical Exam-临床实习考试。
其中MCQ在澳洲本土和全球各地设有多个考点,为解决澳洲境内医生紧缺的问题,在鸿图教育的不懈努力下,AMC已从2007年开始在中国的几大城市设置考点,对国内有志于到澳洲发展的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最起码在培训到考试都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完成,光机票、签证就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MCQ的考试内容主要是考临床医学知识:内科,儿科,外科,心理学和妇产科知识,分为2部分,每部分125道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为计算机考试。MCQ难度是相当于医学本科毕业考试,不涉及深入探讨的疑难病历。对于考研的人群来说是相对容易的。每年会有3次考试机会,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报考MCQ无须出示OET成绩,但仍然需要评估。

报考MCQ流程:
1.在澳洲医学协会的网站上下载申请评估的表格,
2.收到AMC的邮件,内有需要申请人要提交材料的清单,详细填写后快递到澳洲医学协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MCQ考试已经风行多年,已经进入产业化的阶段,考试的费用分为三部分:
1、初级报名费45澳币,
2、AMC考前资格评估费225澳币
3、MCQ-临床医学多选题考试费1830澳币。

以上的费用不包括MCQ培训的费用和考试时的差旅费,对并不宽裕的中国医学生/医生来说是一道不低的门槛,但看到日后能移民到澳洲行医的前景还是相当诱人,亦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离线g.c.dr.

发帖
4867
啄木币
9
鲜花
787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2-01
出国锻炼几年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离线pengchengsdu
发帖
743
啄木币
1274
鲜花
52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2-01
是啊!!!
离线lmml241
发帖
170
啄木币
190
鲜花
29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2-01
澳大利亚人经济生活水平与国内情况的比较
以下比较纯粹基于个人经验,未必十分准确,但也许对感兴趣的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于家庭收入状况,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澳大利亚2000-2001年度的统计数字,澳大利亚人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是每周469澳元,但50%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在414澳元以下。最穷的10%家庭每周收入平均202澳元,最富的10%家庭每周收入在802元。这个数据有点老了。又有个新的数据说,澳大利亚有全日制工作的人,平均每周工资大约1000元,这个是税前的收入。税是比较高的,按照04年的算法,年收入6000以下免税,6000元以上就开始按15%收税,税率随收入增加而提高,到年收入70000以上,税就高达47%。如果一个人周工资是1000,年薪就大约是5万多一点,交了税,大概就剩下4万。这就是平均有工作人每年实际可支配的钱。但是多数人的收入是在平均线以下的。所以一个有份正式工作的人,一年有4万澳元用用,就是普通澳大利亚人的生活。

收入比较高一点的,例如大学教授,高的年薪可以达到12万,按04年算法应缴税43207元,剩下76796元。但是一般教师并没有这么高。ANU有些上语言课的非正式的教师,是按课时计工资的,每课时80元。如果一周上10节课,就是800元,但一年有4个月没课,所以年收入也就3万元,还要交税,就剩2万多了。

但是澳大利亚政府对穷人的福利比较好,失业的人,退休不工作的人,如果没有其他任何收入(如房地产、投资等),政府补助他们每个星期200元多一点,也就是说,最穷的人,每年也有1万多一点生活费。

物价如何呢?这个比较复杂,下面是对一些衣食住行价格跟国内做个粗略的比较。

先看住房:买一套房子,独立的房子,即国内所谓别墅,大约30几万到50、60几万不等,要看面积大小新旧等。买一套中等公寓房,也要三、五十万澳元。我粗略估计,大约在澳大利亚花30万澳元买的住房,在国内花60万到90万人民币可以买到。如果是租房子,一室成套的房子,每星期租金大约在200到300,租一间房子,跟别人合用其他设备,每星期大约100-150不等。估计同样面积和质量的房子,在南京花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大概也可以租到了。要是把澳元按1:6折换成人民币,那在澳大利亚租一间屋的钱在中国大概就可以包一个不上星级的旅馆的标准间了。

再看吃的东西。上次在这里的餐馆吃了一碗面条,花了我8澳元,我看那碗面条在国内6元人民币可以解决了。其他食品价格比较:大米,这里大约2澳元一公斤上下(国内大约2.6元人民币),面粉,这里比较便宜,大约1澳元一公斤(国内大约2.7元人民币)。牛奶,这里便宜些,象国内那种6、7元一盒的,这里是1.4澳元上下。鸡蛋,这里是论打买,折算下来,这里500克大约1块多澳元(国内大约2-3元人民币)。蔬菜这里比较贵,西红柿这里卖到2-4澳元一公斤(国内应该不会超过4元人民币1公斤吧?)青椒每公斤3-5元,胡萝卜每公斤2-3元,苹果每公斤4.98澳元,猪肉每公斤10-14元不等。鱼的价格因品种不同而差距甚大,我买过一次,一种海里的鱼,是13.99澳元1公斤。

行的方面,轿车价格,比美国贵,大约折换成人民币,应该跟国内差距不是太大。一般中档新轿车大约在4-5万澳元左右。市内公交车票,堪培拉单程是2.5元,但可以在90分钟以内转一次车,还可以有其他价格选择,如买日票、周票、月票、非高峰时段票等。(南京标准公交车票是1元人民币)。

穿的方面,没有仔细看,大致在这里用多少澳元买的货,在国内用稍多一点人民币就可以卖到。比如一条好点的短裤,这里卖12澳元,我看国内最多20元,到金盛大市场可能都不需要12元人民币。顺便提一下,这里的衣服绝大多数是中国制造。95、96年在美国时有个印象,好像鞋子都是中国造的。这次在澳大利亚有个印象,几乎所有东西都是中国造的。我昨天在Target超市转了一下,在各种商品上找“made in China”字样,查了有十大几种商品,从鞋帽服装,到家用电器、电脑、玩具、工艺品等等。除了有两三个没找到有made in任何地方的标识,有一种玩具made in 新西兰,一种(草筐)made in 越南外,其余全部made in China。难怪有人说中国是世界大工厂。

通过比较大致得出的印象是,在一般生活用品方面,人民币的购买力还是比较强的。现在的汇率是1澳元兑换6人民币,实际上2-3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应该抵得上1澳元在澳大利亚的购买力。在中国,如果有个7-8万元人民币的年薪(税后),实际生活水平应该可以达到澳大利亚平均生活水平。而现在国内年收入在7-8万以上的人并不少。

但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生活保险比中国要高得多,最穷的人一年也有10000澳元左右的保命钱,而中国呢,且不说农村那些无所谓失业保险的农民,就是下岗的城镇人口,每年能有10000人民币的生活费吗?

看来差距不在于中国富人太少,而在于中国穷人太多。天之道应该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澳大利亚大致比较接近天之道,比如退休的人,如果有较多房地产、或有较多投资收益,那他就拿不到退休金了。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主义本来也是比较讲均贫富的。由此看来,澳大利亚比中国更接近社会主义,接近孔子的理想。
1条评分
g.c.dr. 鲜花 +1 2008-02-01
离线g.c.dr.

发帖
4867
啄木币
9
鲜花
78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2-01
引用第13楼lmml241于2008-02-01 17:18发表的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