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面所说,中国人当中很多人的电影都是从电视上看来的,这其中包括有电视台播放的电影、录像机时代磁带、VCD、DVD等等。
电视上的电影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这里为中央五台的电影频道废话几句,我看这个电视台央视应该好好考虑撤除的问题了,有些时候感觉五台的编导们脸皮是真够厚。有些质量一般的电影初看顶多也就是乏味,如果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放就讨人嫌了。举个例子,那个关于抗洪的电影,虽然放了不下十遍,我还是记不住电影名字,只记得李幼斌在里面演一个军官父亲,如果不是《亮剑》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欢,恐怕再好的演员也架不住央视五套这么祥林嫂式的折腾。与央视不同的是,很多地方台的胆子大得多。不过说他们胆子大,其实也和土老冒的无知无畏差不多,因为他们连海外尚未引进的大片都敢放。要知道这些片子放在市面上就是盗版,电视台敢公然放映,差不多相当于电影院里公开放A片。
不过电视台的电影是无法满足我等的需要的,一是因为时间固定,对于电视电影的主观众——学生来说,是难以紧紧跟随的。至于电影发烧友所苛求的立体声音响效果,电视台更是无法满足,因为电视台的信号是视频和音频一道发送的,更不可能把声道给分出来,也许将来数字电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更多的电视电影是播放器发送的,比较早的是录像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概是从我上大学的1996年起,录像机和录像带逐渐消失了,在这之前,曾经是我假期里面的主要娱乐方式。有一年春节,我和几个同学呆在一起,大年三十凑到一块,不停地在春节联欢晚会和录像机之间切换。从录像带上开始接触中文字幕的美国大片,《真实的谎言》和《第一滴血》系列就是从录像带上看的。
随着VCD的普及,盗版VCD电影也开始流行起来。现在想起来有点可笑,那时候每到放假前,我都要买上一些VCD回家消磨时间,浪费了很多金钱。而现在不管是音像店还是地摊上VCD碟片我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第一、目前VCD的盗版速度远远低于DVD和网络;第二、与高质量的DVD碟片相比,VCD的画面、音响效果都差了很大一截;第三、VCD没有任何的价格优势;第四、容量太低;第五、VCD机已经快要和原先的录像机一样被彻底淘汰了。有这样的五条理由,我实在不明白还会有人去买VCD。
我现在已经很少买碟了,偶尔买一张也是为了收藏。淘碟时间长了,很多DVD光看外包装就可以知道质量如何。我现在只认两种包装的DVD碟片。虽然价格上比普通的要贵一点点,但质量确实有保障。根据我的经验,这两种包装的DVD片源均为原版拷贝,绝无枪版,连DVDsr、胶片版的都很少,制作精良,字幕翻译的贴切考究。据我家附近的一家音像店的老板说,这两种包装来自于南方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其他的就不敢说了,比如上次买了一张不明来源的《巴别塔》,陪老婆一起看,幸亏原先在网上已经看过了DVDrip配射手字幕的版本,已经熟悉了整个故事,否则必定会看的一头雾水。片中的字幕乱七八糟,错误百出,对于《巴别塔》这种故意打乱时间次序的电影,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都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是我能听懂的地方都翻译错误。我得一边看一边向老婆解释翻译的错误之处,因为是我推荐她看的,就怕她从此对我的眼光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