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54阅读
  • 7回复

认真准备迎接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2-09
http://www.view.sdu.edu.cn/news/news/sdyw/2006-12-06/1165385709.html
2006-12-06 14:15
  〔本站讯〕近期,教育部即将启动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工作,山东大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的有关准备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
  山东大学参加本次考核评估的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文艺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凝聚态物理、微生物、材料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本次迎评考核重点是各学科的学科水平和五年(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来的建设成效。学科水平主要涵盖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条件建设5 个方面。建设成效主要依据本学科的“十一五”建设计划申报表,从建设目标、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与贡献、条件建设、资金完成情况等7个方面进行评估。考核评估的主要材料是各学科的总结报告(含附表)和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上报的学科“十一五”建设计划申报表。
  为做好本次迎评工作,山大高度重视,要求各国家重点学科所在有关单位成立迎评工作小组,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并作为本学科迎评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迎评工作小组主要由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学科方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学科点申报或学科评估经验的专家等组成,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同时,相关单位基层学术委员会也将对参评单位学科资源整合方案进行论证。
  在12月5日下午召开的山东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准备工作动员会上,副校长娄红祥希望各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工作,要明确使命、统一思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考核评估。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张承慧对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的迎评工作及有关注意事项作了具体安排。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张希华对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所在学院院长和分管学科建设的副院长就本学科资源整合思路和做好迎评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结果,直接决定着山东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目标能否实现,进而影响到学校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

{作者:马永军 来自: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宜山}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sdlxzhyq
发帖
138
啄木币
334
鲜花
3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2-09
哎呀,又要评估!
离线sdlxzhyq
发帖
138
啄木币
334
鲜花
3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2-09
呵呵
离线夜雨潇潇
发帖
253
啄木币
505
鲜花
1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2-09
引用第1楼sdlxzhyq2006-12-09 12:20发表的“”:哎呀,又要评估![表情]

同意~
又要评估~~
离线yaoyao
发帖
*
啄木币
*
鲜花
*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2-09
没有医学院的事
离线unclewang
发帖
843
啄木币
2836
鲜花
15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2-09
还是那几个,怎么不见长?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2-09
引用第5楼unclewang2006-12-09 20:02发表的“”:还是那几个,怎么不见长?

这一轮评估完了就会出来新的..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2-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中国
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精神和《国家重
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决定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现将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体安排
  1.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我部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
6—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
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研[2006]3号)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2.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近期工作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
进行考核评估,第二阶段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与淘汰工作,第三阶段是一级学
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部署编制“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工作。第二、三阶
段的工作安排将另文通知,本次考核评估的范围是现有国家重点学科。
  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1.各学校应统一组织对所属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逐一进行自我考评。自我考评应
对照本学科2001年制定的学科“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认真检查其5年来(2001年1月1日
—2005年12月31日)的建设成效。
  2.各国家重点学科要在自我考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
1—2005)提纲》的要求,撰写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总结报告,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情况汇总表(2001—2005)》。总结报告要从建设目标、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本学科建设规划的完成情况,对建设成效进行客观
分析,找出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3.各学校应对所属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进行审查,就材料的真实性作
出书面承诺,保证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提供的材料和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可靠。兼职人员
一律不得写入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各学科上报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一律不得在不同学科
和第二阶段拟申请增补的学科中重复使用。
  三、考核评估的内容、方式和组织
  1.考核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学科水平和建设成效,依据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报的总结报告
及其汇总表、国家重点学科制定的“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
  2.考核评估的具体方式是:
  (1)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一般按一级学科分组进行考评。考评工作采取学校评审代
替专家个人评审的方式进行。
  (2)有关学校(或科研机构)受我司委托参加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按照考
评程序组织校(或院)内同行专家,从学科水平和建设成效两个方面,对我司送评的国家
重点学科进行综合考评,并以学校(或科研机构)的名义提交考评结果。
  3.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由我司统一组织。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
心承担考核评估的有关工作。委托军队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军事学门类国家重点学科的
考核评估工作,具体工作由军队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按照本通知要求另行部署。
  四、考核评估的结果
  根据考评结果,对国家重点学科做如下处理:
  1.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前的国家重点学科将保留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
  2.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后的国家重点学科则须进入第二阶段——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与淘
汰工作。
  3.对总结报告和汇总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按排名靠后处理,对情节严重的将取消
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同时取消其在下一轮增补与淘汰工作中的申报资格。
  五、考核评估材料的报送及时间安排
  1.应用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等一级学科
下的国家重点学科,需报送建设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等书面材料各一式30份,其它国家重
点学科需报送建设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等书面材料各一式20份。以上材料的电子文档需报
送一式2份。
  2.请各校于2007年1月20日前,将上述材料报送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具体报送事宜由该中心另行通知。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提纲
高等学校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名称:

一、本学科建设情况基本概况
二、建设规划完成情况
  [对照2001年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本学科制定的学科建设规划和《高等学校有关学科点“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本学科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
  2、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情况,取得那些突破
  3、本学科学术团队建设情况
  4、本学科人才培养情况,其中博士生培养情况(包括政治思想教育)
  5、本学科科学研究情况
  6、本学科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7、本学科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情况
  8、本学科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三、建设成效分析
  1、本学科在该建设期内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2、分析本学科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及效益分析
四、存在问题
1、目前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改进措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