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28阅读
  • 11回复

医学院关于召开2005年本科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12-21
医学院关于召开2005年本科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各研究所(室)、各临床教学医院: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年1号文件)和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落实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一步深化我院本科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提出的“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的人才培养目标,医学院决定于2005年12月24日召开医学院本科教学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会议主题:评估后的思考。
2.时间:2005年12月24日(星期六),上午大会发言,下午分组讨论。
3.会议地点:综合楼三层报告厅。
4.参加人员:医学院全体院领导、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医院分管教学副
院长、教育处(科)长,基础和临床各学科研究所(室)负责人、教学秘书,基础医学各学科任课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学生辅导员。
特此通知。
山东大学医学院
2005年12月21日
附件:
会议日程安排
上午:8:30
一、专家讲座
主讲人:1、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 刘玉村教授,题目: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估
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 王庭槐教授,题目:长学制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体系探索
二、大会发言(每人10分钟)

下午:2:00---4:30
1、分组讨论:
2、各组组长汇报讨论情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hehehe

发帖
2454
啄木币
3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2-22
开这会有什么实质性作用么?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2-22
下面是引用hehehe于2005-12-22 22:34发表的:开这会有什么实质性作用么?

听听别的学校的经验,说明自己也很重视教学。
不过中山医的教学也很烂,七年制评估好像倒数第一。
离线hehehe

发帖
2454
啄木币
3
鲜花
33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2-22
下面是引用merck于2005-12-22 22:35发表的:听听别的学校的经验,说明自己也很重视教学。不过中山医的教学也很烂,七年制评估好像倒数第一。



不过中山医的教学也很烂,七年制评估好像倒数第一。??



真的假的,当年我可最崇拜中山医阿!!!
打击我啊!!!!
[ 此贴被hehehe在2005-12-22 22:48重新编辑 ]
离线lovekaka
发帖
1989
啄木币
2004
鲜花
16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12-22
中山倒数第一阿,哈哈,真开心啊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12-22
对不起!您没有登录,请先登录论坛.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12-24
下面是引用merck于2005-12-22 22:50发表的:浏览此贴需要威望


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
连套题都这么市场化啊
真是佩服了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12-24
下面是引用merck于2005-12-21 23:01发表的医学院关于召开2005年本科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医学院关于召开2005年本科教学研讨会的通知各研究所(室)、各临床教学医院: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年1号文件)和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落实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一步深化我院本科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提出的“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的人才培养目标,医学院决定于2005年12月24日召开医学院本科教学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会议主题:评估后的思考。2.时间:2005年12月24日(星期六),上午大会发言,下午分组讨论。.......


俺明天貌似去当服务人员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5-12-24
下面是引用merck于2005-12-22 22:35发表的:听听别的学校的经验,说明自己也很重视教学。不过中山医的教学也很烂,七年制评估好像倒数第一。


按照七年制评估那次的结果
中山医确实是很差
看过捎回来的中山医的材料
学生做的很不错的东西
类似班刊
但是人家的班刊是学术文章
咱们学院的很多班也有所谓的班刊
但是感觉层次差远了
排除做秀的成分
对中山的感觉不错的

七年制评估的公正性
心里一直嘀咕
哈医大真的教学那么好吗?
针对考试
学校组织准备了1年多
考试成绩好是自然的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5-12-24
就和高考,SCI科研评估等等一样,哪一种评估都没法说明很多的问题,但是能侧面说明几个问题就够了。很多人说,“高分低能”,那么低分就高能了么? 显然更非如此。

七年制评估可能不是很科学,但是侧面说明了问题。哈医大可以准备1年或者更长时间,但是他们结果好至少说明了那里的学生就评估范围的内容掌握不错。当然,我对于哈医的学生不了解。山医一些老师对湘雅的结果也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也有些作弊,造假。对于中山医的结果认为理所当然,他们教学不好,对实习生管理也不严格。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我们自己的教学。山医评估结果不好,是不是山医没有认真准备的结果?反正当时教学评估的一位老师评估了临七的实习生之后,私下说,山医的基础教学还不错,临床实习学生太差。有些研究生也经常说,现在的临七实习管理太差。不管怎样,评估的结果是别人评的,总能说明一些问题。

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时候,卫生部有个类似的部属院校教学评估,那时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各校的教学情况。各校都非常重视,临床实习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准备这次卫生部本科评估。上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信息学科主任苑波博士来山医讲座,提到了他当时北医本科毕业卫生部评估的时候,他所在的北医是倒数第一,而正数第一,正是山医。另外,据说齐鲁的孔北华院长曾经是卫生部个人评估第二名。后来,由于就业压力加大,卫生部不再进行此类评估,让同学留出更多时间实习和找工作,考研,便取消了本科评估,重点转到七年制评估上面来。90年代中期的那次评估,湘雅也是第一。

感觉山医自闭太多,我个人所接触的上医,武汉同济与湘雅,四军大,北医的土生的本科生确实感觉有过人之处,而上海二医,武汉大学医学院,浙医的本科生感觉还是明显与其有差距。

以上罗列的太多,总的说,过去的临七有些自负,自认为可与任何临七比高下,现在山医一些临七,比较一下别的学校临七的教学要求和分流标准就会看到自己的不足。要知道及格成了60分及格,课时也少了很多,考试内容,实习强度减轻了不少。4门不及格本科生都没有学位的,根本没有所谓的“重修”这种起死回生的办法。

如果都归结为扩招,那么就是归结于客观原因了,我们自己的主观应该如何认识呢?为什么同样扩招,有些学校的牌子还是很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扩招的少吧。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5-12-24
下面是上医的一个帖子,大家看看也许有启发:
楼 主 由“七年制评估”想起99年“本科评优”(转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论坛)

看到大家对“七年制评估”那么热烈,我不禁想起99年的那次教育部“本科评优”,很多情景让我感觉似曾相识。
也是到处修修补补、大兴土木,东院那个汉白玉校门就是那时候造的;还有原来上课的助教、研究生一下子都换成了教授、副教授(不过这倒是那次评估给我们学生带来的最大好处,自此上医所有的本科生课程在师资和备课上都不再“淘浆糊”了);还有不准带早饭到教室去吃,上午8点以后就是没课也不许在寝室坐着,还背一些“校训、校风”之类的东东……不过区别在于那次评估是“全民动员”,涉及所有专业本科生,而不像这次只涉及“七年制”和医疗系。
我们那时也热衷讨论“评估团专家吃喝玩乐”之类的事,只不过那是咱还没有bbs,寝室里基本没电脑。那时听说过当时几个当红的上医“女歌手”陪专家唱卡拉ok之类的“八卦”新闻,最后评估结束前学校还化了1万多块钱搞了一台演出,我们在市里获奖的校歌合唱团的“上医老校歌”作为压轴节目,结束时领导们还上台跟我们握手来着,反正那阵势应该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想必98级以上的学生都还有点印象。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那次我们没有评上,而同时参评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却评上了,其实这件事后来校方一直没有公开。
那为什么都这么“劳命伤财”了,还是没评上呢?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硬件条件太差了:没有23、24号楼,没有电化教室,药学院学生当时还在东院那些破烂不堪的教室里上课,更没有新教,图书馆的藏书量应该是现在的几分之一,而且新书比例很小……但我认为当时的软件(学生)绝对合格;而由此联想到如果现在再搞一次“本科评优”,我们的硬件虽还不尽完善,但绝对合格了,倒是要为我们的“软件”要捏一把汗:自修的教室多了,可是除了考前,平时空的慌;图书馆的藏书量翻了几倍,可是自己的借书额度总是借不满;图书馆环境舒适了,但原来拥挤不堪的阅览室却变得冷冷清清,倒是图书馆外面的那个“自修室”背挤的满满噔噔……
后来我一直觉得那次“本科评优”的失败是上医历史上的“滑铁卢”,它本身只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溯源,90年代以后开始上医一直在走“下坡路”。
我们的“上海医科大学”在70周年校庆之前是一直执医药卫生院校之牛耳,94年卫生部“211”工程遴选中总分第一(其次是北医和协和,所以协和当时痛失211);95年时被《Science》杂志评为中国高校第11名(北医13名,协和还挨不上号),据一位老教授说,Science评选的依据是90年代以前的文献发表情况。我也是因为看到当时上医的这些宣传就进了上医大。
不过我们的上医一直是很穷的,而且是特清高的那种,我还曾经引以为豪,虽然现在看来那是一种与时代发展脱节的“迂腐”。
有很多人把上医的“沦落”归因于××领导的无能,不过我觉得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这里面有历史和体制性的原因,只不过“倒霉事”都让他赶上了。这就好像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变革创新,必然从兴盛走向衰败。
其实老上医的辉煌是计划经济时代创造的,90年代以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只不过当时有很多“老本”可以吃,勉强支撑到70周年时已经不行了。
当时其他兄弟院校的情况是:北医主要是“近水楼台”,是卫生部的“大儿子”;协和虽历经建国以来历次政治斗争冲击(办办停停),90年代以后也开始逐渐恢复元气;二医则有上海市这个“富婆婆”,又靠着一批精明能干“上海人”的领导有方,所以进步神速。而上医却夹在“卫生部”和“上海市”之间,两头都不亲。
所以这样看来,2000年的高校合并也是“大势所趋”,合并不是“最优解”,但也绝不是“最差解”。
后来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的。
最后祝上海医学院此次“七年制评估”顺利,并快快结束,省得大家整天觉得怪别扭的:)

第 3 楼 我的一些看法

看到上医的情形,再想想湘雅那时的情形,不禁觉得何其相似。是不是如李大钊先生所言,“有一种应考的遗传性”。于是很自然的想起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厚重湘雅,悲乎?

最恨的是评估那一阵子早上N早就被广播和年级主任逼起来自习,而且我们是五年制的,可以说和这次评估关系不大。当我们寝室集体不起来时,年级主任居然说出了“卷起铺盖走人”之类的狠话。我并不怪他,我知道他也有苦衷,有一家人要靠他养,他是不能在这个关头出岔子的。但是怪谁呢?怪高层领导?怪学校?还是怪评估团?我想在其中可以看见的是很多人,确切的说是中国人特有的劣根性吧。这个问题不吝于老生常谈,但是它确实存在。

据说湘雅的七年制评估获得了全国第一。对于软件(也就是学生质量等)我没什么发言权,扩招之“痛”的长期效应现在还看不太清楚,坛子里关于这个的口水已经够多了。但是对于湘雅的硬件,虽然F3这边比起F1来有长足进步,但是我觉得还是很贫乏的。老师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良莠并举。是不是靠综合实力拿的第一呢?我个人保留我的怀疑。

巧合的是我们那一次也办了一场晚会来迎接评估团,本人作为合唱队的一员参加了。在老校区破旧的礼堂里,上演了一场十分精彩的晚会,光是排练就排了N次,焉有不精彩之理?问题是,湘雅有能力办好这样精彩而华丽的迎接晚会,为什么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学生的福利、权利,却是从上到下持一贯的漠视态度?办事拖沓,效率低似乎成了很多办公室的通病,也似乎只有在评估这种场合,才能感觉到一些人原来是存在的。是不是湘雅人特别精通如何应付各类检查、考试呢?

说到这个,我又想起刚进大一时,在新生入学会上,某领导曾慷慨激昂的说过一些话,大意就是湘雅曾经走出许多医学巨匠(这一点我承认),湘雅学生在很多次全国统考中折桂。那么,那么,为什么现在湘雅在医学界的地位仍然象现在这样不尴不尬,上不去又下不来??而我注意到,那些医学巨匠一般是从湘雅出去的,要不就是另谋高就,到别的地方开办学校或当校长(颜福庆、张孝骞等),要不就是毕业于湘雅而成于他处(汤非凡、鞠躬等),很少有在湘雅能一直坚持而有大成的(当然不是没有,只是很少)。为什么湘雅的学生考试厉害而...呢?这不和中国学生席卷奥赛金牌但是从没有中国科学家在中国获诺贝尔奖一样吗?而现在的湘雅,时不时拿出历史来自慰一番,所谓“南湘雅,北协和”,不过是小姐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罢了,我倒是听过什么“北协和,南上医”之类,谁也不是旱地拔葱自个儿整出来的,大家都差不多。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气话在里面,但是也是作为一个湘雅人的反思。欢迎大家版砖侍侯,但是请斑竹和管理员不要删我的贴,我已经备好份了。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5-12-24
第 18 楼 教育产业化

湘雅的近代荣耀都建立在两个字上:“考试”或“评估”。因为只有此时,我们才会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湘雅的尴尬在于,北不能过长江,那里有“同济”;南不过韶关,那里有“中山”;只能在贵州,江西,福建几省转转。可以理解,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只要考的好,就说明水平高;才能进一步的扩招,争取到更多的生源。只有此,才能最大限度的赚钱,因为,“教育产业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