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09阅读
  • 4回复

[转载]受功利侵蚀 一教授:“核心期刊”像臭豆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llen
 
发帖
750
啄木币
8306
鲜花
15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0-22
以“核心期刊”为主的量化考核是一种低层次、懒人的管理方式,是当前高校粗放型管理的典型表现
  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将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一些专家却认为,本来是计量学研究成果的“核心期刊”,其作用被放大了,成为学术评价标准。

  ■ 计量学研究成果被误用

  “核心期刊”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S.C.Bradford)提出的。他按照载文密度,将专业期刊划分为对该专业最有贡献的核心区域和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相继区域,将密度最大的核心区域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英文核心期刊──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

  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最早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会联合出台的,最新的2000年版确立了75个学科类别的1571种核心期刊。

  长期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万锦堃说,核心期刊的本意,是为经费有限的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部门在订购期刊时作为参考刊目使用。但是,核心期刊在我国推广后,作用被扩大,成为一种学术评价标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考核体系,在SCI发表论文给予奖励。南大最初的设想是:当时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客观评价标准。引入SCI可以改进学术评价的客观性,促进科研人员积极工作,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南京大学的做法当时取得了明显成效,上个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很快,作为一种管理创新经验,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模仿,以核心刊物论文为指标的考核办法在全国普及。

  ■“核心期刊”受功利性侵蚀

  经过十几年演变,作为学术评价标准的“核心期刊”,受到了功利性的侵蚀。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一位教师无奈地说,现在老师们的压力很大,每天为完成考核东拼西凑写文章、编书,制造大量“知识垃圾”,还要走关系、托门路发表。

  不合理的核心期刊评价方式滋生了种种学术不端现象。为了增加论文数量,有些学者在国外的刊物上一稿多投,又翻译成中文拿到国内刊物上发表。一位工业大学的教授,竟然一稿十几投,甚至连论文的题目都不改。有一位科技学院的学者,竟然一年发表SCI论文65篇。

  大量排队等待发表的论文,使学术核心期刊成为一种稀有资源,为发表文章而交纳“版面费”成了公开的秘密。据有关人士透露,以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为例,普通学报所收的“版面费”一般是320元-700元,普通中文核心期刊上升至800元-1200元。”

  清华大学教授万锦堃对身边发生过的一件事难以忘怀:一位研究生为了完成必须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任务,靠卖血交纳了“版面费”。他说,目前大家公认的“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500余种期刊中,学术期刊有1000余种,其容量可供1年发表论文15万篇。目前,全国有30多万名研究生,按照很多学校研究生毕业需发表论文1篇、博士生发表2篇来计算,即使核心学术期刊完全提供给他们都不够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陆善镇说,陈景润在十年内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而且其最重要的论文也是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中国科学》的英文版上。按照目前的评价标准,陈景润难以当上教授。

  ■专家:学术评价不宜依赖“核心期刊”

  万锦堃说,“核心刊物”就像一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因为这样“一刀切”、“条条框框”的办法对于管理者来说最简单、最省事。

  很多专家忧虑,这样的考核办法继续实行下去,对我国教育和科学发展不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数据库有个对高校和研究机构1992年-2002年期间SCI收录论文的排名。清华大学物理系论文数排名为第124,被引用次数排名444,平均每篇SCI论文被引用频次为2.51,排名为543。最后一个指标,国内几所最好大学的物理系差不多在这个位置,反映了我们的研究总体上质不如量。

  以“核心期刊”为主的量化考核是一种低层次、懒人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只需要填填表,统计一下复印件,就完成了任务,还显得公正客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简单化地进行定量考核,是当前高校粗放型管理的典型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田松认为,其实对于一篇论文、一项成果乃至一个学生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学者和教授,应该把学术评判的标准和权利交还给专家,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一些专家表示,应该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满足学术研究者的特殊需求。为了形成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和氛围,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同行评议、匿名评审等手段,使判断更加接近客观和真实,更有利于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
1条评分
linana 鲜花 +1 - 2006-10-22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0-22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这块“臭豆腐”,那更没有让大家认可的标准来评定研究生水平和职称晋升。想废除这种制度并不难,首先要找到替代这个问题的办法。
如果没有这块“臭豆腐”,凭什么区分那些玩了3年,5年的研究生们授予博士学位呢? 凭什么聘那些人做教授呢?

陈景润是个例。如果按照现在的职称晋升体制,他的文章可以发在更高水平的期刊,正是没有现在这种体制,他发在《中国科学》上面而没有发在外面。

现在国内科学界动不动说某某基金,某某大项目评审特别黑,特别看背景,学霸横行,等等。我想,同行评议的科技期刊,特别是国外的科技期刊受这些影响总是小了。至少他们的同行评议还是相对公平的,能不能发表在上面还是能说明一些作者水平的。如果同行评议的权威期刊也否决了,那么试问大家还能信得过谁? 你说你是当代的陈景润,那么拿什么证明呢?!
1条评分
linana 鲜花 +1 - 2006-10-22
离线allen
发帖
750
啄木币
8306
鲜花
15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0-22
merck斑竹说的很有道理."核心期刊"作为一个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这个本是无可争议的.可是用到国内偏偏要加入利益性的水份,应该值得深刻反思一下!希望当今学术界能够好好整顿整顿,创造一个有效而又有序的学术机制.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0-23
Nature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离线lonelybird
发帖
210
啄木币
293
鲜花
2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0-23
就像很多人说高考只看成绩不公平一样
但每一个可取代他的相对公正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