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99阅读
  • 0回复

[杏林风采]齐大藏学家——学者于道泉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12-30
于道泉先生(1901.10—1992.4)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通晓藏、满、蒙三种民族文字,并精通英、法和梵文,是著名的藏学家,我国藏学的开创者之一。
于道泉先生的一生和国家图书馆有着不解的渊源。
1926年,先生经袁同礼先生推荐,到当时的北海图书馆担任满蒙藏文书的采访编目工作,同时还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组组长陈寅恪先生做助理研究员,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专着《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1934年,先生赴法留学,兼为北图与国外交换资料,与袁同礼馆长书信往返,为北图带回许多敦煌藏文卷子胶片。于先生在北图工作的这个时期,有很多国内一流学者,如赵万里、王重民、徐鸿宝、向达、谢国桢、王庸、胡鸣盛、孙楷第等,都在馆里做专职或兼职馆员,于道泉也是其中之一,他在藏学研究领域声明赫赫,是国家图书馆的骄傲。
1949年,先生回到北平,接受胡适聘任,任北京大学东语系藏文教授,兼任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负责兄弟民族部的工作,是在北图不拿薪水的馆员。这一时期,他编辑出版了《馆藏满文目录》、《满文四角号码索引》等书籍。1951年,北京大学藏语专业归入民族学院,于道泉先生在民院期间,编印了《藏语口语字典》和用拼音的办法学藏语的教材。中央电视台50年代建立藏语广播时,很多播音稿都是于先生翻译的。
1973年,于道泉先生又受聘到我馆兄弟民族语文组指导工作,他以70高龄,每周至少一次骑自行车往返于民院和文津街老馆之间。不仅指导工作,还亲自整理藏文古籍,一直延续到80年代后期骑不动车为止。80年代,先生指导汉译了著名藏医专着《四部医典》。1992年4月,先生以91岁高龄在北京仙逝。
在先生的百年诞辰追思会上,曾经与先生共过事的黄明信先生、应琳女士、他的学生王尧先生,以及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王钟翰先生、中国藏学中心历史所陈庆英先生等,都深情地回忆起先生生前工作和生活的情景。
先生对图书馆的工作兢兢业业,他当年书写的卡片还保存在善本书库中,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表现出一位学者的严谨,为后辈学子们敬仰。
人们对于道泉先生的革命家庭同样有着敬仰之情,他的父亲是我国第一批赴日学生,回国后拒绝为侵华日本人做事,举家逃至北京。其弟于道元、妹于若木(陈云夫人)、于陆琳等早年都投身革命。先生本人早年也为党的事业做了很多事情。在海外,他将《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解放区的革命书籍翻译成法文,宣传中国革命。
在追思会上,于先生的四妹于陆琳发言,她还代表不能到会的三妹于若木,回忆了哥哥一生对革命事业的追求,和作为兄长对弟妹们的关爱。当善本部提出把于先生的照片收藏到善本库的愿望后,于陆琳女士慨然应允,在通报于若木先生后即捐于国图。
现在,这批记录于道泉先生生活、工作的照片已经带着他的亲属对于先生的怀念入藏善本库,作为珍贵的资料被保存着。相信他会激励着后代学人象他生前那样勤奋地工作,认真地做人。为此我们特意从于先生家属捐赠的照片里精选几张代表性照片登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应胡适邀请来华。当时于道泉任翻译。
1939-1945年间,摄于英国。时在伦敦大学任教。

陈红彦 记
http://www.nlc.gov.cn/publish/wjls/pdf/05_b9c14_01.pdf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