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科学界的SCI怪圈ZT --]

啄木论坛 -> :: 文献科研 :: -> 中国科学界的SCI怪圈ZT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peterhe400 2007-01-14 21:07

中国科学界的SCI怪圈ZT

  近期中国科学界有几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先是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晏才宏之死引起轰动:因为缺少论文,这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至死也仅仅是讲师职称。

  接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茅广军跳楼自杀,原因尚在调查之中。新闻报道提到,茅广军文章太少了没有通过三年一次的考核,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解聘,后转往北航。

  日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王垠有意退学,理由之一是对论文与商业挂钩的事看不过眼。

  这几件看似无关的事情,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科学界对论文、尤其是对SCI论文重视的怪圈。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一家文献检索机构的论文数据库,收录在全球6000余种杂志(其中中国74种,18种用中文出版)发表的科学论文以及对论文的引用的数据。

  1980年代末,中国南京大学(南大)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前校长曲钦岳教授说,这么做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引入SCI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可以量化的指标对科研人员施加一些压力,使南大的科研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南大规定对能完成论文数的科研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大概一篇1000元左右。后来对研究生也作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中国科学家在被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研究结果,1992年至1998年,南京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居全国第一。

  1995年10月,美国著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有南大这方面的介绍。此后,中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模仿,SCI逐渐上升为衡量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学术水平的一把重要尺子。

质量远比不上数量增长

  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科研管理创新,在国内杂志多得数不胜数的情况下,引入一个新的参照体系——论文是否发表在被SCI收录的杂志(主要是外文杂志)上,对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不无裨益。

  中国科学家在被SCI收录的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迅速上升,质量也在提高。比如说,高“影响因子”论文从1993年的25篇增长到2003年的223篇。

  但SCI在中国被异化是不争的事实。首先,数量成了衡量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指标,用来为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甚至科学家排名次。论文数的多少又与个人的待遇、奖励、经费分配、职称评定密切挂钩,甚至研究生毕业都有SCI论文的硬性规定。

  其次,为追求排名的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奖励SCI论文,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论文成了有价商品。

  第三,由于论文数量的片面导向,有的科学家专门选择容易被SCI收录的论文课题去研究,将同一项研究反复发表或拆分发表,有的弄虚作假,“搭”别的科学家的“车”。中国被SCI收录的杂志也一时间门庭热闹,洛阳纸贵。SCI吹起了一个“学术泡沫”。

  据专门揭露中国学术界异常现象的网站“新语丝”介绍,宁波大学化学教授郑岳青先后有13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2001年,他的SCI论文数居全国化学类第一。2004年,他在SCI收录的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

  按照宁波大学每篇SCI论文奖励7000元人民币的政策,郑教授就可额外得到16万8000元奖金。中国的“SCI大师”不只郑教授一人。

  第四,在中国科学论文的“大跃进”中,论文的质量的提高远远跟不上数量的增长。科学文献专家尤金·加菲尔德博士所发明SCI数据库的独到之处,在于用“影响因子”来衡量被SCI收录的杂志的水平,而杂志“影响因子”是由该杂志所发表的论文的引用率所决定。

  上面提到郑教授的论文,大都发表在国外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杂志上。比如,他曾连续三年在一本德国化学杂志上发表了39篇论文,最多时一期发表6篇。而这本杂志的“影响因子”仅为0.3,也就是说,该杂志每篇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只有0.3次。有人称这样的杂志为“垃圾杂志”。

论文“灌水”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SCI的最新统计(2005年10月3日),尽管中国在2000-2004年间发表论文总数为世界第14,引用总数为第八,但平均每篇论文仅被引用3.35次,在146个国家中排名第123,完全属于科学不发达国家。

  结果显示,在所统计的22个领域中,中国科学家论文的平均引用率都低于世界平均值。这固然说明中国科学的差距,中国科学在世界的地位远不如其数量所显示得那么重要。

  换一个角度来看,“垃圾论文”以至“垃圾科学家”一多,学者们不仅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也在挥霍国家乃至世界宝贵的科研资源。他们因此而获得物质奖励,更使国家和纳税人蒙受双重损失。

  第五,论文“灌水”更将给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新语丝”主持人方舟子说,有的国外科学家在获悉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即可获得奖金后,拒绝为来自中国的论文审稿。美国物理学会期刊总编马丁·布鲁姆不久前访问中国时,更直接批评中国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

  该期刊透露,在过去十多年中,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但质量却在降低。

  SCI的上述诟病已被中国科学界所认识,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国工程院等甚至发文,要求取消按SCI论文数排名。但是,它依然被作为衡量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尺度”。中国某大学就是根据包括SCI论文数在内的指标,判断中国两所知名大学清华和北大在世界大学的排名。

  要摆脱SCI怪圈,笔者建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公布每年中国科学论文统计的同时,也为那些大量炮制“垃圾论文”的大学、研究所和科学家排名。这样,即使国家一时还无法按“垃圾论文”篇数向这些机构和个人收取罚款来补偿科研资源的浪费和信誉的损失,至少可以杜绝他们索取奖金的恶行。

merck 2007-01-14 21:32
现在的问题是,SCI是有很多漏洞,用来评估科研问题也非常多,但是如果不用SCI评估,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么? 不评估?
这就和高考一样,高考的弊端喊了很久很久了,但是目前还是要通过高考来选拔。

现在不仅有SCI,还有CSCI(中文引证报告),以后山大似乎要考虑用CSCI来评价国内论文。

打倒旧社会三座大山现在看来很容易,建设共产主义还是挺难的似乎。就是说,破旧比较容易,立新还是需要创造性的劳动了。

merck 2007-01-14 21:38
现在我想起上交饮水思源论坛上的SCI争论,有人说发表科研论文没有意义,下面有人回答说,如果发表科研论文没有意义的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如改编成快板更有意义。

呵呵
在国际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刊发学术论文对大家还是相对公平的。

五月阳光 2007-01-14 21:53
要摆脱SCI怪圈,笔者建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公布每年中国科学论文统计的同时,也为那些大量炮制“垃圾论文”的大学、研究所和科学家排名。这样,即使国家一时还无法按“垃圾论文”篇数向这些机构和个人收取罚款来补偿科研资源的浪费和信誉的损失,至少可以杜绝他们索取奖金的恶行。

偶觉地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

风断弦 2007-01-14 21:54
------

merck 2007-01-14 22:12
引用第3楼zslsd2007-01-14 21:53发表的“”:要摆脱SCI怪圈,笔者建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公布每年中国科学论文统计的同时,也为那些大量炮制“垃圾论文”的大学、研究所和科学家排名。这样,即使国家一时还无法按“垃圾论文”篇数向这些机构和个人收取罚款来补偿科研资源的浪费和信誉的损失,至少可以杜绝他们索取奖金的恶行。偶觉地这个方法还是可行的

这个措施只会引来一大堆的官司,学科跨度太大,本学科尚难有公认的评估标准,何况专业不熟悉的中信所呢? 他们主要是统计作用,真正的学术评估很难做到。
况且,文章短期没有被引,并不一定是水平低。Nature很多文章也引用不多。
很多学科引用比较少,如数学,参考文献很少,而生物医学参考文献多,杂志多,引用频繁,学科窄的话文章引用也不会很多。还有很多应用学科,如工程方面,互相引用不多....
中信所不是权威的科研评价机构。罚款更是不适合的。涉及到经济问题,需要有法律的问题。

问题多多,很难一刀切的。

五月阳光 2007-01-14 22:21
有些比较明显的,像那种一期发六篇文章的,可以调查一下,来个杀一儆百嘛;学校或者科研机构也应该负起责任,监督本机构内部人员,毕竟化整为零的话操作起来方便一些,简单一些
不过,同意版主的意见,问题多多,难办

xlpx 2007-01-14 22:57
看应该今年毕业的博士,有多少发sci的~~~

大葱蘸酱 2007-01-14 23:26
现在中国一年有多少博士毕业啊????

merck 2007-01-15 10:34
引用第6楼zslsd2007-01-14 22:21发表的“”:有些比较明显的,像那种一期发六篇文章的,可以调查一下,来个杀一儆百嘛;学校或者科研机构也应该负起责任,监督本机构内部人员,毕竟化整为零的话操作起来方便一些,简单一些不过,同意版主的意见,问题多多,难办

发多少篇文章并不是一个评价标准,很多special issue在某个topic上会同时发很多文章,一个作者可能也发表好几篇文章。另外,完全靠统计学来分析质量也很难作为评价指标的。

liu_redsnow 2007-01-15 22:55
质量低的确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发篇影响因子还不到0.5的论文,的确不如用这些钱搞些更实际的东西
但又要看发文的认识怎么想的
若是向上的,争取进步和发展的,倒还有一些价值
若只是为了发文,倒不如不发了

其实靠论文来搞奖金并不划算的
就医学院来说
现在论文版面费报销已实行按影响因子乘以系数算成奖励
一般影响因子低的 杂志收的文章版面费较高,我曾见到一篇8千多的,才零点不到五
奖金远远不够的
而一些影响因子高的杂志式不收版面费的
所以,此次医学院的政策倒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好办法


查看完整版本: [-- 中国科学界的SCI怪圈ZT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