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镜中窥己——中日校园足球生态考(刊于《当代体育·足球》五月上)(转) --]

啄木论坛 -> :: 体育游戏 :: -> 镜中窥己——中日校园足球生态考(刊于《当代体育·足球》五月上)(转)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longxingqilu 2011-05-01 13:19

镜中窥己——中日校园足球生态考(刊于《当代体育·足球》五月上)(转)

欢迎支持《当代体育足球》,这里有最专业最深度的评论,最理性最露骨的语言,最诚挚最热烈的写手。

黑哨、假球、惨败、无缘世界杯,中国足球陷入了最低谷。挣扎求生,竟成为了足球人最高的渴求。而仅一海之隔的日本,亚洲杯捧杯、长友佑都转会豪门国米,俨然成为了亚洲足球霸主。以邻为镜,不禁要问,我们怎么了?

镜中窥己——中日校园足球生态考

足球在于血管
乍暖还寒时候,北风尚在微抚,中国足球却还没进入春天,就在中国球迷热议黑哨内幕曝光之时,日本球迷们却正在观看他们的球星长友佑都在国米的表演。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强烈讽刺性的对比,仿佛我们尚在寻找地图,邻居日本已经在终点喝茶,看着我们这端如此滑稽的手足无措。
足球是一项金字塔运动,它植根于大众生活之中,以无数草根的热爱为土壤,而输送养料与水分的导管就是“足球培养选拔体制”。不管一个国家的足球怎样庞大,它的生存都在于这一条条或粗或细的“血管”。毕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的,足球并不是全部,足球也无关生死,但是,英国老牌球队利物浦历来最成功主教练之一香克利曾说“足球高于生死”。的确,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能够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勇气和耐心。所以,我们需要以邻为镜,透过日本足球的成功来反思我们自己,回忆那些我们做过的,和没有做过的。
从三浦知良到中田英寿、中村俊辅,再到现在的本田圭佑、香川真司和长友佑都,日本近年来为什么球星辈出?是日本足球的选材体系、联赛培养和对待球员留洋态度的问题上,足以将让他们获得足够高质量的球员
本田圭佑世界杯震惊世界,香川真司荣膺德甲半程MVP,长友佑都加盟欧洲豪门国际米兰并很快打入处子球,日本足球这几年不断在冲击着世界足坛,作为近邻,中国足球却刚刚做完了一次“大手术”,虚弱无力。在中国足协高喊着:“向德国学习”、“向西班牙学习”的同时,日本足球的“百年规划”已然悄悄走过了15年,当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足球的时候,看到的,除了差距,还是差距
借用一句被引用至恶俗的口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道理并不恶俗。因为,每位巨星的总是从儿时的一个小小的足球梦开始,或者是一部精美的足球漫画,或者是女同桌铅笔盒上贴着的足球卡片。
是这样的,校园足球开展的健康与否,是一个国家足球强弱的根本,是巨星数量与质量的决定因素。所以,此处我们无意去讨论外教水平,国家队管理,乃至球队战术打法风格这些过于宏大叙事的方面,虽然这些很重要,但却不是根本。
足球就是足球,它容不得丝毫的虚伪与装饰。足球是实实在在的,比赛是一个逻辑过程,而球队也是一种系统工程。某种意义上,足球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罗纳尔多、齐达内、长友佑都们的辉煌,而是在于那些巨星光芒下不起眼的小角色,也许是长崎体育场某个瘦弱的足球小将,也许是里约热内卢街道上穿着破球鞋颠球的无名少年,也可能是乌鲁木齐七月烈日下一场并不正规的小学足球比赛。
这就是足球生态,偶尔狂风暴雨,但能永远的只是那些普通的花花草草,是她们构成了这个足球世界的五颜六色,就让我们来重视她们吧!

县体育场的没落
故事发生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座普通县城,主角是一帮疯狂迷恋足球的1985—1990年龄段的男孩子们,他们的成长剧情在县体育场的命运变迁中跌宕起伏,然而最终彼此还是分道扬镳。这样的故事绝没有一丝书写在中国足球史书上的可能,甚至当岁月这把无情刻刀彻底改变他们模样之时,甚至不会留存在这些老男孩的记忆之中,也许脑海中偶尔还会闪过某个精妙的配合,或者球场上西北风扬起的黄沙。
但足球已成往事,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们也已经身在天涯海角,甚至相互之间已经记不起彼此的名字,毕竟那是一支极不正规的业余少年足球队,不属于任何组织,也没有固定比赛,甚至不曾有过自己的队名。
但是,不得不说,这些男孩子们的过去,这支球队的故事,还有县体育场的变迁,这些微不足道的足球往事折射出了中国足球曾经崛起的某种可能,却也又残酷的宣告了中国足球此时此刻彻底没落的必然。
县城不大,风水很好,祁连山下,弱水河边,绿洲腹地,没有太多沙尘,安静而简单。他们大多在七八岁就已经熟识,地点在游戏厅的拳皇机边,或者网吧的红警游戏中,更多是在县体育场,小时候的他们在场边给大哥哥们捡球,长大后,他们踢着给大哥哥捡的球。
也许是草原的原因,牵强点是霍去病的原因,这个县城的孩子们体质很好,喜欢运动,最流行的运动必然非足球莫属了,因为在孩子们中间流传着一些不是格言的格言“不会踢球的男人不是男人;会踢球的男生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云云。
等到初中之后,他们就成为了这个小县城中踢得最好的小球星,西北天黑的晚,不论寒暑,也不论晴雨,每天下午放学之后都到体育场踢球,一直到天黑。那时每天来踢球的人大约在二百人以上,甚至为了争场,大打出手也是经常的事。每到周末,他们都会去其它的学校比赛,对手包括其它的中学、中专、机关、企业。踢球,看球,再去喝几杯啤酒,生活很快乐,青春很充实。
足球,是需要一点天赋,踢得久了天赋也就显露出来了。球队的前锋亮子,随随便便就能颠球颠个几百上千下,平常最喜欢的就是从家里一直颠球颠到教室,走出巷子,过马路,上楼梯,然后把球投到教室后的水桶里。还有,中场核心卡德,球感超好,意识出众,常常能连过数人后一脚直塞交个亮子,然后破门得分。没过多久,他们就在县城野球界成为了见谁虐谁的无敌之师,后来,竟苦于找不到对手。
就这样,这支无名之师到了他们要解散的时候,大家都要去外地上大学去了。在体育场踢完最后的告别赛,相约假期回来还是继续每天都来体育场。
等他们回来,一切竟是物是人非,最先来的亮子竟发现体育场已被拆迁,成为了商品房的建筑工地,曾经的那些岁月竟是一去不复返,足球和青春竟彻底成为了回忆,过去竟然过的那么彻底。
失去了根据地的他们,只能翻墙到高中的人工草地去踢,还要时刻躲避看门人,以防被赶出,因为这块造价不菲的场地就从来没有一天对任何人开放过,除了在学校开大会时候。那是他们大三的暑假,下午照例翻入场地,然后被学校领导喝退“赶紧出去,这球场是踢球的吗?”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球场——广场上一块废弃的门球场,但是新的苦恼又来了:这个县城除了他们几个熟人已经没有踢球的孩子了,偶尔凑过来的小孩,踢得很差很差,聊过才知道“这座县城已经没有可供每天踢球的球场了,孩子们都在家上网,或者出去补课了”,顿感凄凉,还有,恐惧。
与小本多的故事一样,这也是中国每个城市足球最现实的状况,没有掩饰,足球人口赤裸裸的贫乏。
不得不说,比起近邻,我们不仅血流不畅,而且是造血不足。
这就是中国校园足球,记忆中的校园足球。


开往球星的列车
初春3月,天空还飘着冷雨,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伴着千岛寒流盘旋在本州岛的阴天,福山街上并没有太多人,估计都在家里躲避春寒。
但是,在市中心的球场内却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正值周末,福山小学足球赛决赛正在进行,球场座无虚席,呼喊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当地电视台也在进行着现场直播。
周末是父母们的休息日,却是孩子们的比赛时间,兴奋的小球员们带着球鞋早早的就来到球场,跟着教练热身,有模有样。比赛对阵双方是福山市立队与福山学园队,两所普通的学校所拥有的平常的校队。10岁的本多阳平是福山市立队的前锋,脸上稚气未脱,个子也不是很高,但是已经是球队的队长,技术出色,头脑冷静,比赛时也懂得了指挥队友,控制节奏了。今天,小本多一家都到球场给他加油助威了,爸爸从遥远的北海道赶回来,妈妈、姐姐也来给他加油,拍照,姐姐还特意套上了印着“本多加油”的红色长袖衫,在看台上格外耀眼。毫无疑问,这是全家人的节日。
比赛开始了,虽然球员们都只是12岁以下的孩子们,但打得却很有职业范,不仅足球小将们技术出色,踩单车、马赛回旋这些花哨动作频频出现,而且战术素养也不赖,传球接球,跑位配合,都严格按照教练赛前的部署上演。记得几个月前一段日本小学联赛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小球员们出色的技术和战术素养让中国观众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实际上,那样的技术水平在日本同年龄段比赛中其实很是普遍,就像小本多正在踢的这场比赛一样。
在家长和同学们的鼓舞下,小球员们都受到激励,非常卖力的表现,你攻我守,激战正酣。直到比赛还有五分钟,双方还是2:2平,市立刚射中门柱,学园队就险些单刀,艰难拉锯。场边的呼喊声却是越来越响。终于,机会来了,小本多在禁区前沿接到中场的长传球,稳稳的停在脚下,然后传给门前接应的队友,射门,进球。
哨响,赢了,本多和队友们拥抱在了一起,依旧是很有职业范的拥抱,而看台上的爸爸妈妈也拥抱在了一起,姐姐拿着相机抓拍家里的小英雄,节日氛围终于到了最高潮。
这不是一个偶然的故事,也不是什么少年英雄传奇,只是日本校园足球最典型也是最普通的剧情,它不间断在每个城市上演,东京、名古屋,或者北海道。
日本小孩的心中,足球是一件很阳光很快乐的事情,家长也非常支持,每到周末,家长就陪着孩子去球场踢球,享受阳光,不仅锻炼身体,也能教会小孩子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拼搏的精神。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其中的出类拔萃者会被球探们发现,去踢职业足球,再奋斗留洋,比如长友佑都。
在日本没有中国那样的少年体校,但是在几乎每个小学都有自己的足球队,日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可以到学校的足球队踢球注意,不仅是在体育课上有足球内容,而是在课余参加足球训练,有统一队服和正式的教练。在日本,所有参加足球训练的孩子,都不会降低功课的要求,他们和所有学生一样完成同样的作业,参加同样的考试,训练只在放学后的业余时间。不象中国的体校生,半天学习,半天训练,几年下来学习比同龄孩子落后一大截,除了踢球,基本上没什么别的本事。另外,日本小学生参加足训的成本非常便宜,每月开销也就合人民币两三百元,以日本人的收入水平,这点钱几乎就是吃一顿快餐的花费。
在东京几乎全年都有各种各样的青少年赛事,全日本各级学校联赛、东京都青少年选手权大会、关东地区青少年选手权大会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比赛奠定了这个国家的足球基础。
这就是培养体制的效果,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健康的足球环境,让每个热爱足球的孩子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而正是这些无数梦想的追求者撑起了日本足球灿烂的塔尖。




如果还有明天
如果还有明天,中国校园足球必须真实的改变,这是足球崛起的开始。学习巴萨,要始于学习拉玛西亚训练营,学习日本,要始于学习近邻强大而有效的足球培养体制。
足球是圆的,更是真实的!
                                                      
                              


查看完整版本: [-- 镜中窥己——中日校园足球生态考(刊于《当代体育·足球》五月上)(转)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