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98阅读
  • 1回复

期待2006年真正成为改革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ny
 
发帖
214
啄木币
514
鲜花
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4-12
 就在改革得失之争及下一步改革应该选择何种利益取向的大讨论尚未消停的当口,国家发改委上周末在浦东高调召开为期两天的“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会议定调:今年要在五大领域深化体制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被列为改革攻坚之首。

  国家体改委已被撤销多年,自那以后,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已多年未开。直至去年,此项年度专题会议才再度恢复。今年这一次,因当下改革舆情及氛围之特殊,致使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对此予以格外的在意和期待。

  今年“两会”,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就坚持改革毫不动摇、力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改革新突破作出重申和强调。此次会议所及改革态度和内容,属应对“寻求改革新突破”的阶段性具体部署。

  除将“政府改革”列为改革攻坚之首,另四大改革攻坚领域包括:建立推动科学发展的经济调节机制(包括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改革);建设市场主体能动规范运作的制度关系和社会基础(包括企业制度、产权制度、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发展的体制基础(欲出台一个医改综合配套方案);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兼顾各类社会群体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保障机制。

  所谓改革,究其根本就是调整已有的权力和利益关系格局。所谓新历史起点上的改革,重在一方面继续通过体制创新,为全社会成员增进普遍福利;另一方面则重构相应的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制度,力求校正而不是继续激化正在失衡的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的天平。从本次会议所披露的信息看,中央政府已直面当前社会矛盾的最“痛”处,改革将直接拿现有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格局开刀。这也是自1984年10月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以来,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最顶真的一次决断。

  2005年曾一度被视作改革攻坚年。事实上,2005年着重于对改革进行反思。我们期待2006年真正成为改革年,而不是将其定义为“改革的攻坚年”———看上去,我们似乎很保守,实则不然。我们基于对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清晰把脉和对改革复杂性、艰巨性的足够认识后认为,本次会议所部署的五大改革攻坚,每一项都属坚固异常的“堡垒”,绝非在一年之内所能轻易攻克。

  从改革历程着眼,经济体制改革遵循由易到难的路径依赖。从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作出“改”的决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正好是10年。从“建立”到“完善”,又是10年———其标志为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就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决定。“完善”是个几十年的长远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此5年乃至更长期限内,重点都是改革攻坚破“堡垒”。

  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着手,本次会议确立的五大改革攻坚,体量最大、分量最重,因而也是最根本的改革攻坚,无疑是纠正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长期失衡的天平。它不仅涉及继续深化改革的民意基础是增强还是进一步丧失,也涉及改革自身的可持续,还涉及改革本身之根本目标所在。迄今为止,政府是改革主张和改革本身的主要推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实质就系典型的政府自我改革。什么最难?自我改革最难。假如在未来的若干年间,未能建立起如本次会议所强调的服务型、有限型和法制型政府,就不可能真正着手建立起公共财政制度和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格局的重建和完善很可能再次成为一锅“夹生饭”。

  改革再也经不起拖延和迟滞,继续拖延和迟滞只能进一步引发社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对改革的失望和不满,从而继续恶化改革的外部环境。以2006年为起点,我们希望改革攻坚持续发力,期待通过改革攻坚,使改革带来的福祉重新使大多数社会成员获益。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losttemple
发帖
2623
啄木币
11881
鲜花
6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4-12
  除将“政府改革”列为改革攻坚之首,另四大改革攻坚领域包括:建立推动科学发展的经济调节机制(包括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改革);建设市场主体能动规范运作的制度关系和社会基础(包括企业制度、产权制度、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发展的体制基础(欲出台一个医改综合配套方案);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兼顾各类社会群体可持续发展的利益保障机制。

这也是自1984年10月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以来,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的最顶真的一次决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