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84阅读
  • 2回复

医学考研经验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7-04
2008医学考研经验小结

本人很久没有写长文章了,希望今天的经验能给后来考研的人一点帮助,我就很满足了! 
引语篇:
在我备研的日子里,考上的人跟我说考完了再回头来看考研,也就那样了!现在我对这句话还是很赞同的,网上有很多帖子,我基本上是不看那些很负面情绪的帖子和新闻报道,只会让我们心理产生不必要的压力.既然你已决定考研就不要轻易退缩,也不要刻意去增加自己的负担,比较正面的帖子可以去看看,可能很多成功的心路历程差不多的,还是很有鼓舞精神的!也不要多看,关键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当你身在考研的路上时,会觉得很漫长,做题错一大堆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考研,等等,很多类似的痛苦和犹豫,也很正常.这时就需要适当减压了,我个人不是很擅长这个,所以没什么建议,暂时丢开书本,静静地待一会儿来平复情绪是很好的.也许很多人在背后默默关心你,支持你,可以想想他们,你会觉得有动力再开始来过.只要能坚持把所有的科目都考完,你就胜利了一大半!
不要被每年网报的人数给吓到了,有考生重复报名,所以数字不实!每年缺考的人大有人在,缺一门,缺两门的,无形中就少了对手.坚持是我唯一能建议的.不管考研人数上升或下降,都不是能直接影响考生本人的结果的,医学考研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这是形势所迫的!
下面说说政治,英语和西医综合
政治篇:
我个人买了很多辅导书,包括前几年的书,红宝书,任汝芬系列书,文都辅导班发的四本小教材,陈先奎的2000题,等等.当然我不至于每本都看的,象陈先奎的书,哎,个人觉得不太好.其实这些书的内容大多是相同的.我个人倾向在红宝书和任的书中选一个买.
至于辅导班,听说任的四套题押中大题,估计任的书买的人会多点,上海天辅导班可能也多点,我觉得辅导班的作用领你入门就够了,因为大多数学生很久都没碰政治这块了,需要一个系统的回顾,帮你梳理一下,但不能依靠辅导班,报一个辅导班的强化班就够了,网上能下载的各个辅导班的音频资料多的是,我在新浪中下了不少,最好现在就开始准备,认真听音频是费时间的.其实你上个远程的辅导班和你听音频又有什么区别,自己下的还可以重复听的,我下了文都,海天,徐明德的.没有什么特别推荐,现在时间充裕可以全听一遍也可以的.
至于压题班,我个人对压题有些看法,是海天辅导班一个老师说的,如果你对政治理论掌握的很透的话,其实完全自己压题的.以我的经验来看大题没出我的猜测范围,一般辅导班会说主观题第一题可能是认识论和矛盾论轮流出,07年是认识论,08年是矛盾的对立和同一,当然也有其他章节,比较集中是认识论和矛盾论,第二题是垄断,这题是比较意外的,所以靠着记忆写了点,估计分不高.第三题是始于毛成于邓,什么书上都有这个题的,今年终于是考到了,所以会有很多辅导班说压中了,其实很早就是压题的范围里,只是刚好今年考了.第四题,三农问题,很热的话题.选做题,气候问题比中日关系好答的多,而且也是热点问题.总而言之,08年没有什么特别让考生不舒服的题,如果你看的很全面的话,我想还是都能答的出来的.
至于答题字数,一定要让你的卷面清楚,分段写,尽量能多写,尽管阅卷标准踩点给分,你如果有自信你不写的就一定不给你分,你可以不浪费笔墨.至于要不要大的发挥,记不清的就不要写了,给老师保留好的印象.
关于理解和背诵,政治高分一定是背出来的吗?哎,很多学生拿着政治书狂背一通,我觉得没用,要看懂,一个知识点和它下面的论述的小点,最好能被你自己理解成你自己的看法,能用相对专业的词语给复述出来,大白话也不行,能写些专业的词语可以提高你的档次.理解高于背诵,答主观题不是靠背功得来的,对于医学生而言还有六本专业教材的细小数据要记忆的,还是省点脑容量争取300分的好.政治并不难,只是毫不理解就去背,其效果可想而知.静下心来理解下,为什么是这样的?下次你写到这个知识点就能这样思考下去,就能写的多!
政治补充点,不要等到10月份再开始看政治,对于大多学生来说,英语比政治更难提高分数,所以提前看看政治是有好处的,如果是理解性的记忆是很持久的,至于做题,我没做多少题,真题是看过,也没有象辅导班说的那样,把真题当成什么非常珍贵的研究对象,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吧,08年的政治还是比较简单的,我做07年的真题时选择题是勉强及格的.所以如何对待真题可能我没发挥它的作用吧,一般来说,好好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是很推荐的,但是一般来说学生是否能得出有效的关于出题思路的总结,我不敢多说什么,这方面我比较迟钝.当然在真题重复出题是有可能也是有例证的,这也许是要好好真题的原因吧.关于时政,09年还是会比较关注十七大的精神的,07年11月到08年11月的重大事件都有可能命题的,买本时政小册子就可以了.
英语篇:
提到我的痛了,我在科内调剂时,一个教授问我你英语考多少分?当时我的心就沉下去了. 
但是我的英语似乎也是复习的最不好的一门,所以我把失败的经验说出来,我买了石春桢的220篇,星火的真题,还有黑博士的书,我做的很快的,但是我有个坏习惯,我不喜欢去回看我做的阅读理解的,做了就做了,对了答案就对了答案,我不太看分析和译文的,虽然我也知道这样是不正确的,但是我还是没改过来,结果我的阅读好象只有26分左右的样子,我同学考70多的还是蛮多的,他们都不是这样做阅读练习的,建议有这种做完阅读就丢的同学一定要改过来,做完之后要好好分析,不要贪多,做练习质量要精.
完形一上来就给我个下马威,建议同学不要先做这道题,每个空0.5分,争夺点不高.辅导班是会说很多技巧给你听,当时你也会觉得蛮有道理的,但是问题是在临场时,你还能记得多少这样的技巧,心态和气氛都会让你思维发生微妙的变化的,而且多年的思维模式不会因为你上过辅导班就会改变,还是会思维定式存在,除非你一直那么练习完型的解题思路.
新题型,平时练习时时好时坏的,这次应该是全对的,所以难以总结,主要还是靠段落和句子间的词语和词组呼应和你平时积累的英语语感了.
翻译,个人觉得不难,下笔前组织下,稍加文采就可以了,在你做阅读练习时可以顺便练翻译,把译文和文章联系起来就可以学学别人是怎么翻,而你是怎么翻的,同时也可以增加你对文章的理解的,英语的味道不是那么浅就能读出来,我们也许会做对题目,却不一定真的知道文章的意思了!
作文,是有模式的,但是不能就按模式写下去,现在就开始写吧,要认真的写,大小作文,07年是勇气,08年是团结,话题可能都是这些范围,精彩的句子学会如何使用就可以了.不要用太复杂的句式,反而弄巧成拙.注意小细节,开头和结尾要出亮点,范文是要背的!
至于辅导班,我也是下音频听的,大多是新东方的,至于我上过的同学有没有特别的效果,不好说,不上也有高分的.至于背单词,我比较反感,现在的单词书,大多是不断增加当年考研陌生词汇就变成了新的词汇字典,我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背来背去到明年还是很多不认识的,不过我到是在GRE书里看到曾考到的词,陌生词汇是可以猜出来的,不是还有猜词义的题目吗?所以背单词是不会把明年的卷面的生词背到的.
卷面时间的控制,有人说来不及做?我没体会过,我个人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一般辅导班说阅读要一个半小时来做保证正确率,这点我没试过,那样我肯定来不及做其他的题了,所以因人而异的,平时就要记下自己做4篇阅读的时间是多长,在保证正确率的同时提高速度,我一般7篇阅读一起做.先做哪部分也是因人改变的,不建议先做后面的,如果你觉得你适合先写作文,你可以先写!
英语上下午考的上午11:30结束考试,下午2:00就要考英语,这中间是很赶的,如何在其中马上调整自己也很重要,最好能休息下!

西医综合篇:
生理:今年有一题关于基底膜的,12题吧,当时就很模糊了,最后我选了一个内科版的答案,当然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辅导班强调要区分题号在哪部分的,我知道,但是因为掌握的不扎实,就选错了!其他的还是很简单的,第2题印象也比较深刻,属于拐弯题,要好好想的,但是也是见过类似的题目的.其他的是很浅的,而且也是或多或少碰到的.生理的数据似乎不是很重要的,但是出的点好象更细了!多选较难.
生化:有一题连续三年出了关于dUTP的,哎明年应该不会再出了.生化还是简单的,大多是记得名称就可以了,但也因为如此,还是很多拿不准的,比如原核小亚基的组成,我看过,而且我还没背过,可是当时我还是拿不准是那个,因为我虽然背了是出于好玩,而没想到它出题了.整体来说,08年的生化侧重于记忆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多的,包括多选!
病理:除了生殖系统部分,其他都很简单,因为我没上过那章节,所以看起来很陌生,这一两年新增了,开始考那里了,多选就有一题吃不准.所以最好能看懂那里.完全型AIDS??不知道是出自哪里的.
诊断:个人感觉就B型有个I型房室传导阻滞,I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比较单纯的诊断题,其他没明显的体会,应该我是放弃诊断的,内容又多,又不明确那些点相对重要,08年可能还不是太明朗,可能09年的大纲会明确些.所以诊断的分量也许会再加大些,所以还是要认真地看诊断.
内科:开始出些和临床结合的题目了,所以我个人觉得临床诊断和用药和辅检比较容易结合在一起考察.象是在诊断病人.一向听辅导班的音频,说是内科出题很绕弯子,08年还好,考的不是那么浅,需要思考下,是很正常,内科一般要求看的很细的,包括数据,好发部位,最字出现的句子.举个例子,ITP的成年病人的脾是轻度肿大的,结果卷子上是中度肿大的,所以不能选!当然这是很少见的,一般多选是不会在书上都写出来的,更多是要靠你理解了来判断这个选项是否能选上!
外科:开始出绕弯子的题了,逆时针和顺时针就是答案所在,而且有些题目也不见得能在书上找到直接答案.该出题的地方还是出了,不知道那道孕妇的甲亢是按内科治疗的还是按外科的?题号不同,答案不同,尤其是这种在不同教材治疗不同的题,后面的多选题,也许我看书看的不细吧,我觉得是没有答案的!
总结:书要看3遍以上,当然你的效果很好的,看一遍也行,一般大五要实习的,有的医院管的很紧的,所以能看完一遍的是大多数,再过一遍恐怕来不及了,如果现在开始还是可以多看一些教材的.辅导班,千万不要买魏保生的!!!!!贺银成的书和音频很推荐的,还是不错的,我买的是他的讲义和真题和模拟练习,最后估分和我考的差不多的!题目不要贪多,还是教材为主,真题建议要认真做一遍的,认真看解释,同时结合教材看看,对西医的出题思路我们也许能把握到的,有的题目还是要按出题者的思路才能得到他给标准答案的!很多真题还是很有水平的!我的建议是多看看教材,教材和真题结合.最后做几套模拟就好了!不要搞题海战,不会遇到太多题的,如果你不是很懂的知识点,只要稍给加点弯可能就不会做了!
今年出的新的题型就是90到120题的临床题型,争议比较大,至今也没有官方答案出来,我看了别人发的帖子才觉得什么选项都人选,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是肯定只有一个争取答案,请关注正式'答案分析为什么正确的是那个选项,是如何考虑下来的!多选是很打击人的,我做的可能也不好的,我记得贺老师的音频说过:在历年的西综多选的答案中ABCD全选的比例是蛮大的,所以实在是没办法就全选了,好过你乱猜的!
英语补充下:不论是完型还是阅读,答案分布是很均匀的,不会有哪一个选项特别多,今年很奇怪,我这两项都是偏态分布的,所以我急忙调整,虽然有错有对,总体上可能是对的比错的多,收益还是正值!
我现在只想到这么多了,希望我写的能有些帮助,谢谢,献丑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7-04
2009西医综合的基本概况及常用复习方法--医学考研必读


西医综合就是内科、外科、生理、生化、病理和诊断六门共同组成的考查科目。内容多,复习任务繁重。医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基本上都需要考查西医综合。而西医综合和英语是最难于临时突击的科目,希望大家能尽早复习,特别是生物化学这种需要反复强化记忆的科目。

第一部分 西医综合复习方法、记忆技巧及解题绝招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医学类考生来说,顺利通过每年国家组织的西医综合统考实在太难。从198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多数年份的及格率甚至比英语还低,实在令人吃惊和难以接受。事实上每年都有许多考生仅仅因为西医综合未能达到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而名落孙山,实在可惜。从2007年开始,西医综合按300分计入总分,因此对于广大立志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子来说,考好西医综合、获得高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西医综合难考的原因

每年考试成绩如此糟糕的原因,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重视:

1.对西医综合考试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许多同学错误的认为:西医综合就是几个多选题,到时候花个把月的时间看看书,考试就能过关!因此为了考研,许多同学可以花两到三年时间准备英语,半年时间准备政治,就是不情愿花三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西医综合!!!事实上,你要想在西医综合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不花四到六个月时间、不花大力气是绝对不行的。因全部考题都是多选题,因此考点广泛,让人防不胜防。如果复习时仅仅记住书本上一些的梗概就想轻松过关,那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其实,只有那些作了充分准备,对基本概念、基本病理、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深刻认识的考生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西医综合内容繁多

所考内容从前期的生理、生化、病理、诊断,到后期的内科、外科共六门课程。学习这六门课程的时间跨度达四年之久,等到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绝大多数考生对前三门基础课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复习时只有从头再来。而内外科诊断由于受考研复习的影响,许多同学未能认真地进入临床实习,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只能从书本到书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各种疾病都“似曾相识,似是而非”,即使当时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由于没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没过几天就忘得无影无踪了,更不用说能记住几个月,坚持到考研结束。也没有弄清楚各病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性的考点更是不能准确把握,而这正是多选题考试的大忌。

3.学习方法不对,因此学习效果欠佳

4.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二、了解考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以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呢?根据我们多年来对西医综合考题的深入研究,发现有许多共性的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1.了解考点

事实上,自1988年全国统考以来,在所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中,西医综合是考试大纲范围变化最小的科目之一。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1988年的考题,在16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的答案仍可从第6版教材上找到。换一句话说,就是15年来,考试范围的变化并不大。因此,当你对将要考什么一无所知时,就去认真的归纳总结过去的真题!所有的考点,就会跃然纸上。通过总结我们发现,有许多试题,在不同的年份重复出现,甚至一字不差。至于试题内容大致相同的题目,更是多得让你瞠目结舌!

2.掌握重点

复习时要掌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西医综合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内容结构为:基础医学约50%
(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 约15%)。 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

试卷题型结构为: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 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了解各门课程所占的大致比例 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所侧重,而不是平均用力。

了解历年来各专业试题分布情况 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的放矢,掌握考试重点。通过对近6年来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消化、呼吸和泌尿专业的试题占内科学的65%左右;普外及骨科专业占外科学的71%左右;物质代谢及大分子专业占生化的90%,这应该就是今后考生复习的重点。而生理与病理学历年来试题分散,每个章节的试题一般不超过15%,甚至连生理学“绪论”中都多次出现考题,这些都提示考生在复习时,每个章节都要认真对待。

3.突破难点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水平测试,因此每年总有约15%~20%的试题,对于考生来说“很难”(这部分显然属于拔高题)。只有那些掌握了相关前沿知识,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考生才能正确作答。要想获得高分,必须对这类试题正确作答,否则,还没开始,你就丢掉了15%~20%的分数,你还有什么资本去和别的考生竞争?因为充其量,你只能得80%的分数了,你能保证你这80%就完全正确?!为此,有些即使教材中没讲到,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重点内容,例如脊柱转移癌的特点,教科书上没讲,但经常考,需要大家多多积累

A.多见于老年,膝关节病变常见,疼痛与关节活动关系密切
B.好发于青壮年,发病部位多为骶髂关节、脊柱及髋膝关节,无化脓及死骨形成
C.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小儿多见,病变多位于腰椎,且常有椎间盘受累,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
D.多发于女性,手足等小关节先受累,关节病变有对称性
E.多见于中老年,病变先侵袭椎弓根,后累及椎体,椎间盘较少受累
【例题1】2003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C
【例题2】2003转移癌的临床表现——E

A.椎体破坏和压缩畸形 B.椎间隙狭窄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例题3】1995脊柱结核——C
【例题4】1995脊柱肿瘤——A

【例题5】1994男性,60岁,腰痛3周,无明显外伤史,X线片示第三腰椎椎体破坏、压缩楔形变、椎间隙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D
A.椎体结核 B.椎体嗜酸性肉芽肿 C.椎体巨细胞瘤
D.椎体转移性骨肿瘤 E.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

再如【例题6】,这种题目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甚至有点超纲的嫌疑,至少是超出了教科书的范围,因教材上只讲了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并没有谈到单独一侧损伤后的情况,所以大多数考生都会将该题答案误为ABCD。

【例题6】1991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可能是由于下列哪项原因造成的?——ACD
A.出血压迫 B.一侧喉返神经损伤
C.喉头水肿 D.气管塌陷

三、注意复习方法

1.要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

纯数据题常出现在A型题中,近几年来,每年的纯数据题占4%-8%,如2000年为12题、2001年为14题、2002年为8题、2003年为6题。这些数据,只有靠平时有意识的去记,否则在考试时很容易丢分。

【例题7】2001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大约为——B
A.20—40L B.2—4L C.200—400ml
D.20—40ml E.2—4ml

2.要记住一些“最……”条文的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就是A型题的好发部位。

【例题8】2001肝癌实验室检查项目中,诊断意义最大的是——C
A.癌胚抗原 B.γ-谷氨酰转肽酶 C.甲胎蛋白
D.碱性磷酸酶 E.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例题9】2002肠结核最好发于——A
A.回盲部 B.空肠 C.降结肠
D.升结肠 E.十二指肠
A.rRNA B.rnRNA C.tRNA
D.hnRNA E.SnRNA
【例题10】2003含稀有碱基最多的RNA是——C

3.掌握前期/临床上重要的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所在。例如三羧酸循环、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征、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折、骨肿瘤等内容均为前期或临床上的重点(所有重点内容本书都将一一点出),几乎每年都有考题出现。一些重点内容,往往是每年都不厌其烦的考!因此重复的试题或大致类似的题目较多。对于这些重点内容复习时应全面掌握。

如糖酵解的关键酶,就连续多年、变换着花样的考(【例题11-15】):

【例题11】2003下列参与糖代谢的酶中,哪种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E
A.糖原磷酸化酶 B.己糖激酶 C.果糖二磷酸酶
D.丙酮酸激酶 E.磷酸甘油酸激酶

【例题12】2002糖酵解的关键酶有——ACD
A.6-磷酸果糖激酶-1 B.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C.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

【例题13】2001磷酸果糖激酶I的别构抑制剂是——C
A.6-磷酸果糖 B.1,6-二磷酸果糖 C.柠檬酸
D.乙酰CoA E.AMP

【例题14】1996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是——B
A.1,6-二磷酸果糖 B.2,6-二磷酸果糖 C.ATP
D.GTP E.柠檬酸

【例题15】1994指出何者是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B
A.磷酸巳糖异构酶 B.6-磷酸果糖-1-激酶 C.醛缩酶
D.巳糖激酶 E.乳酸脱氢酶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重点,所以几乎每年都会出现2、3个考题。其实,解这类题目很简单,只要掌握答题要点:“①急性普通型——点状坏死;②重型肝炎(急性、亚急性)——大片状坏死;③慢性较复杂,根据病理类型不同而不同。轻度——点状坏死;中度——灶状、碎片状、带状、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大范围桥接坏死。④桥接坏死为慢性肝炎特征性改变”,就可轻易作答。

A.肝细胞点灶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桥接坏死
D.肝细胞亚大片坏死 E.肝细胞大片坏死
【例题16】2001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E
【例题17】2001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A

A.肝细胞广泛水样变性、点状坏死 B.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点状坏死
C.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D.肝细胞亚大块坏死
E.肝细胞大块坏死
【例题18】2002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征是——A
【例题19】2002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变特征是——C

A.肝细胞灶状坏死 B.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例题20】1997慢性持续性肝炎——D
【例题21】1997急性重型肝炎——D

A.肝细胞桥接坏死 B.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例题22】2000亚急性重型肝炎——C
【例题23】2000急性普通型肝炎——D

【例题24】1999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BCD
A.肝细胞点状坏死 B.肝体积明显缩小
C.肝质地柔软,呈黄色或红褐色 D.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例题25】1992下列关于各型肝炎肝细胞坏死程度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C
A.慢性活动性肝炎——碎片状及灶性坏死 B.急性重症肝炎——片状坏死
C.慢性持续性肝炎——灶状坏死 D.急性普通型肝炎——点状坏死
E.亚急性重症肝炎——灶状及桥状坏死


4.认真区别前期/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B、C型题中。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看书要看“细”、要“精”,要善于找出某些内容的相关性及其区别。有时这种题目是大跨度的联系,并不拘泥于某一章或某一节,甚至是考纲上并未要求的内容也会出现在考题中,这类题目大约占15%。

A.骨质破坏 B.边缘不清、骨膜反应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例题26】2003良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A
【例题27】2003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C

A.门静脉炎 B.细菌性肝脓肿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例题28】2001急性阑尾炎时可并发——C
【例题29】2001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可并发——B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肾上腺皮质腺癌 C.Carney综合征
D.Meador综合征 E.异位ACTH综合征
【例题30】2002血浆ACTH测定增高,见于——E
【例题31】2002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时少数被抑制,见于——E

5.多注意一些带英文的内容

每年的试卷中都会出现大量含英文单词的题目,如果你不知道其英文含义,那么解题时就无从下手。

【例题32】2002下列哪项检查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 ——B
A.Thomas征 B.Tinel征 C.Hoffman征
D.Babinski征 E.Dugas征

【例题33】2002不称为玻璃样变的病变是——A
A.Aschoff小体 B.Rusell小体 C.Councilman小体
D.Mallory小体 E.Negri小体

6.多注意一些考过的原题

几乎每年的试卷中都会出现前几年考过的原题,且比例高达4%-8%。如关于“肾阈”的概念、中心静脉压、Cushing溃疡、Curling溃疡等内容已考过多次,有时甚至连考3年,因此复习时对于原来已经考过的内容也要重点复习,更不能错误的认为:以前考过的内容,今年不会再考了。

7.紧跟热点,多注意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疾病

这就要求考生紧跟考纲,了解疾病流行动态。

例如:
①近几年我国性病呈蔓延趋势,因此这几年有关的试题就常常出现。
②2000年底,我国全面实行食用盐由盐业公司专卖经营,因此当年就出现了“碘化食盐”方面的题目。
③2003年的“非典”,众人皆知。当时我就提醒过参加西医综合辅导班的同学:“说不定今年要考非典的题目”!同学们哄堂大笑,不以为然!最后事实证明我的推测是对的!尽管所有的考纲内并无非典方面的内容,但它还是考了。因此对于一些热点疾病复习时要重视!

【例题34】2004下列关于梅毒树胶肿的叙述,正确的是——E
A.大片干酪样坏死 B.类上皮细胞丰富 C.大量郎罕巨细胞
D.淋巴细胞、浆细胞少见 E.可见原有血管壁轮廓

【例题35】2000下列哪项关于梅毒的叙述是正确的?——C
A.均为性传播 B.树胶肿内可见大量类上皮细胞 C.树胶肿和血管炎是基本病变
D.可导致主动脉狭窄 E.骨骼不受累

【例题36】2000 AIDS的传播途径包括——ABC
A.经血传播 B.性传播
C.母婴传播 D.粪-口传播

【例题37】2001预防甲状腺肿的碘化食盐,常用剂量为每10 -20kg食盐中均匀地加入碘化钾或碘化钠——A
A.l.0g B.2.0g C.3.0g
D.4.0g E.5.0g

【例题38】2004非典型肺炎属于——D
A.肺化脓性炎 B.肺纤维素性炎 C.肺泡性炎
D.肺间质性炎 E.肺出血性炎

8.要注意归纳总结及鉴别比较

多选题考试,不同于问答题、简答题,要求的就是精确。如平时不注意归纳总结,希望考试时,临时去“推导、组合”,结果多数都是错误的!
常常听同学们抱怨说:“书我都看了两、三遍,不知为什么就是做不对题目?”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你目前的水平,只能做做问答题、简答题!还没有达到做多选题所要求的水平!”因为你还没有领会书本内容的精髓,还没有对所有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这也不能怪同学们,因为考研就那么几个月,要复习的东西又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归纳总结?再看看有些复习资料,大多是教科书内容的摘要!通过作者自己归纳总结后成文的几乎没有!看了资料后,还是不能解题!为此,本书将考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比较鉴别!以使同学们复习时事半功倍。

例如“慢性胃炎”的内容,无论在内科学,还是在病理学里都是常考点之一。你如平时复习时就总结成下面这张表,记忆起来就方便、快捷、且不易记混。考试中解题也会得心应手!

有许多同学,也许会问:“这么大一张表,怎么记得住”?其实,在本书中,作者也讲了许多记忆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当,记忆起来也非常简单。比如要记住这张鉴别表,可采取下列步骤:

①首先要记住的当然是别称一项,即A型胃炎也称“慢性胃体炎”,B型胃炎也称“慢性胃窦炎”。事实上,记住了这么一句话,这张表的内容你就记住了90%!因为许多东西可根据这句话推导出来,并不要你死记硬背!
②根据别称项内容推导出其他内容:我们知道,胃体胃底含有大量的壁细胞→而壁细胞是分泌胃酸的→因此A型胃炎,因胃体病变→胃酸↓、抗壁细胞抗体PCA(+)→由于胃酸↓,通过负反馈机制,血清胃泌素↑(注意:此处胃酸水平与胃泌素水平相反,并不能错误的记忆为“血清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

A型胃炎 B型胃炎
别称 慢性胃体炎 慢性胃窦炎
累及部位 胃体、胃底 胃窦
基本病理变化 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发病率 少见 很常见
病因 多由自身免疫性反应引起 HP感染所致(占90%
贫血 常伴有、甚至恶性贫血 —
血清VitB12 ↓↓ 正常
抗内因子抗体IFA +(占75%) —
抗壁细胞抗体PCA +(占90%) +(占30%)
胃酸 ↓↓ 多正常或升高,晚期胃窦G细胞损害时↓
血清胃泌素 ↑↑,恶性贫血时更高 ↓
治疗:①对因治疗 Hp(+)者,抗Hp治疗 同左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者:停药+抗酸药 同左
胆汁返流引起者:氢氧化铝凝胶 同左
胃动力学改变引起者:潘多酮等 同左
嗜烟酒者:戒除 同左
②饮食治疗 避免粗糙辛辣过热食物 不宜醋类酸性食物
③特异治疗 恶性贫血者,给予维生素B12 严禁应用抗酸剂

壁细胞除分泌胃酸外,还能分泌内因子。内因子和VitB12结合促进后者的吸收→因此胃体胃炎由于壁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导致内因子分泌减少→抗内因子抗体IFA(+)、血清VitB12↓,由于VitB12缺乏→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时恶性贫血→A型胃炎常伴贫血。因此其治疗要给予VitB12。

你看记住了“A型胃炎也称慢性胃体炎,B型胃炎也称慢性胃窦炎”这么一句话,也就记住了这张表重要内容的90%,而且不容易忘记。

③记住剩余项里一些容易的内容。

慢性胃炎以“萎缩性胃炎”多见,“萎缩”就是指“腺体萎缩”,因此两者共有的病理特点就是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关于“治疗”,Hp(+)者,当然要抗Hp治疗;戒烟、抗酸(高胃酸者)这是连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

④记住一些特殊的知识点。如病因、发病率等。

以下就是10几年来,有关《慢性胃炎》的所有试题,接下来做做题检验一下这张表的效果(当然也检验了你的能力),看看是否90%的考题都可以从这张表中,找出答案来!

【例题39】2001 B型胃炎主要是由哪个原因引起?——A
A.幽门螺杆菌感染 B.胆汁返流 C.消炎药物
D.吸烟 E.酒癖

【例题40】1998关于A型胃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较常见 B.大多数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C.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及胃底 D.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E.最终不易导致恶性贫血

【例题41】1996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具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A
A.粘膜变薄、腺体减少 B.假幽门腺化生 C.肠上皮化生
D.腺体异型增生 E.胃酸减少

A.胃粘膜萎缩 B.恶性贫血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例题42】1999 A型萎缩型胃炎——C
【例题43】1999 B型萎缩型胃炎——A

A.胃酸度升高 B.胃酸度正常或减少 C.胃酸度常减少
D.胃酸度明显上升 E.胃酸度明显减少
【例题44】1998 B型胃炎伴大量G细胞丧失——C
【例题45】1998胃溃疡——B
【例题4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
【例题47】胰源性溃疡——D

假设你还有精力,象【例题46、47】2道例题一样,自己给自己出几道题,尝试一下自娱自乐,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

四、怎样牢固记忆?

“健忘”,是考研复习时最令人恐惧的事!就拿西医综合来说吧,5本书堆起来足有13cm厚!所以大多数的考生总是书看过一、两遍后,闭上书本,脑海中一片空白!这时就很着急,甚至自暴自弃,放弃考研!其实,回头想想,所有的考生都一样!只是你记忆方法不对而已。

记忆医学知识,的确是件苦差事,但无论怎样,总不会比记英语单词还难吧!只要你掌握一定的方法,其实还是很有趣、很开心的!当然你能参加一些高水平的考研辅导班,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注意,我所说的是“高水平的班”,因为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会将考试重点、要点给你归纳总结,让你一目了然;而且还会教你怎样长久的记住这些知识点,让你听过之后10年不忘!下面就介绍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

1.同音记忆法

这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方法,若授课老师能够给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则同学们都可“快乐考研!”这正是作者追求的目标——让90%的考生,记住所讲内容的90%,做对90%的考题!

(1)生化中“一碳单位代谢”的记忆

一碳单位的代谢经常考,内容容易理解,但也容易忘记。其实本节内容,只需记住一句话,考试时解题足矣!——“施舍一根竹竿,让你去参加四清运动!”。什么意思?
①一碳单位的来源——“施(丝)舍(色)一根竹(组)竿(甘)”。
②一碳单位——“一根”。
③一碳单位的运载体——让你去参加“四清”(四氢叶酸)运动(运动→运送→运载体)。
好了,十几年来,考来考去,就这么一句话!

A.甘氨酸 B.组氨酸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例题48】2003经代谢转变能提供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是——C

【例题49】1999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不能提供一碳单位?——E
A.甘氨酸 B.丝氨酸 C.组氨酸
D.色氨酸 E.酪氨酸

A.丙酮酸 B.谷氨酸 C.α酮戊二酸
D.草酰乙酸 E.甘氨酸
【例题50】1995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化合物是——E

A.丝氨酸 B.蛋氨酸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例题51】1997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是——C

(2)生理学中有关“渗透压产生”的记忆

该知识点经常考,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表,如下: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正常值 298.5 mmol/L 1.5 mmol/L(25mmHg) 300 mmol/L
特点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次要部分 —
产生原因 来自于Na+、Cl— 来自于蛋白质 —
作用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

渗透压产生原因和作用是最常考的,怎样牢记这些内容呢?其实利用同音记忆法也很简单。

①“晶体”是透明的,所以“晶体”渗透压是电解质(Na+、Cl—)产生的;而“胶体”是粘糊糊的,所以是由蛋白质维持的。

②由于“胶体”是粘糊糊的东西,只能用血管“盛装”,因此维持的是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A.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B.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例题52】1991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B
【例题53】1991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A

A.葡萄糖 B.Na+ C.K+
D.球蛋白 E.白蛋白
【例题54】1997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E
【例题55】1997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B

2.形象记忆法

例如生物化学中,嘌呤和嘧啶合成的元素来源是常考点之一,可以参照其化学结构式进行形象记忆。嘌呤的化学结构式如左下图,嘧啶的化学结构式如右下图:

嘌呤合成的元素来源可形象记忆为:“甘氨酸中间站,谷碳坐两边。左上天冬氨,头顶二氧化碳”。

嘧啶合成的元素来源可形象记忆为:“天冬氨酸右边站,臭气直往左上窜,剩余废物二氧化碳”。说明左上3位N来源于NH3(臭气)、左下C来源于CO2的C。

记住这些,也就掌握了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对解题很有帮助。

A.Leu B.Gly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例题56】2001可作为合成嘧啶原料的是——D

【例题57】2004合成嘌呤、嘧啶的共同原料是——D
A.甘氨酸 B.一碳单位 C.谷氨酸
D.天冬氨酸 E.氨基甲酰磷酸

【例题58】1999甘氨酸参与的代谢过程有——ABD
A.肌酸的合成 B.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C.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D.血红素的合成

3.场景记忆法

人们对于单个知识点的记忆能力是很差的,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容易忘记。但对场景的记忆能力却很强,有时一件事可令你终身难忘,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生理学中就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比较,每个同学都知道这是考试的重点,但就是记不住,假设你利用场景记忆的话,其实很简单。下面就是生理学中的鉴别表:

器官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循环 HR↑、心缩力↑不重要脏器血管收缩(内脏、皮肤、唾液腺)肌肉血管收缩(肾上腺能)或舒张

(Ach能) HR↓、心缩力↓部分血管舒张(软脑膜、外生殖器)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腺分泌↑
消化 分泌粘稠唾液胃肠蠕动↓、胆囊活动↓、括约肌收缩↑ 分泌稀薄唾液胃肠蠕动↑、胆囊活动↑、括约肌舒张↑、胃胰液↑
泌尿 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

眼 瞳孔扩大 瞳孔缩小,泪腺分泌↑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代谢 血糖↑(糖原分解↑,胰岛素↓)肾髓质分泌↑(交感-肾髓质-糖皮质激素↑) 血糖↓(糖原分解↓,胰岛素↑)

如果你不知捷径,第一天背,第二天就可能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你可以设想一下:“交感神经兴奋的典型场景是什么”?就是战场上,战士杀敌的场面:他们手握冲锋枪,大喊一声:“冲啊!”然后向敌人阵地冲去。此时,人体的变化就是交感神经兴奋的功能(记忆方法见下表)。


器官 表现及反应 记忆方法
循环 HR↑、心缩力↑ 只有心潮澎拜,热血沸腾才能杀敌!

不重要脏器血管收缩 杀敌时不可能想到肚子饿了,要吃饭了!

肌肉血管舒张 只有这样才能拿好枪!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冲锋时,当然喘着粗气!

消化 分泌粘稠唾液 一声“冲啊——”,唾沫横飞!

胃肠蠕动↓、胆囊活动↓、括约肌收缩↑ 杀敌时不可能想到肚子饿了,要吃饭了!

泌尿 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 杀敌时不可能想到上厕所!

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 杀敌时连肚子里的命根子也顾不上要了!

眼 瞳孔扩大 两眼圆瞪!恨不得吃下敌人!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怒发冲冠,大汗淋漓

代谢 血糖↑(糖原分解↑,胰岛素↓) 只有血糖升高才有精力冲锋,否则只

能躲在猫耳洞里!

肾髓质分泌↑(交感-肾髓质-糖皮质激素↑) 这就是应激反应!

这样记,且不省时省力,又不易忘记?记住了交感神经的功能,副交感功能就自然凸现了。

记住了这些,再来做做下面的题目,是不是觉得它们就是送分题?!而在2分钟前,你可能还被这些题目吓得不知所措!

【例题59】2003交感神经兴奋可使——D
A.胃肠运动加强 B.消化腺分泌增多 C.膀胱逼尿肌收缩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瞳孔缩小

【例题60】2000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一项不出现?——D
A.肠蠕动抑制 B.瞳孔开大肌收缩 C.肾素分泌
D.胰岛素分泌 E.骨骼肌血管舒张

【例题61】1998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D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妊娠子宫收缩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例题62】1992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C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例题63】1995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C
A.瞳孔扩大 B.糖元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膀胱逼尿肌收缩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例题64】1997交感神经的作用有 ——D
【例题65】1997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有——C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的递质就是儿茶酚胺(NA、A),且可导致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引起应激。因此复习时,可将下列涉及这一主线的内容一并归纳总结:

①《生理学》P396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②《生理学》P397应激;③《生理学》P387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④《内科学》甲亢(实质就是甲状腺激素↑);⑤《内科学》嗜铬细胞瘤(实质就是儿茶酚胺↑);⑥《外科学》休克代偿机制(实质就是交感神经兴奋)。

4.对比记忆法

对比记忆法原理虽然简单,但要求学生有相当强的归纳能力及较广的知识面。
例如有机磷中毒会产生M样症状和N样症状,你就可以参照下面这张表,进行记忆。

M样症状(毒蕈碱样) N样症状(烟碱样)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与Atropine症状相反 肌肉颤动(面、眼、舌、四肢、横纹肌、全身肌肉) 头痛头昏、瞻望、烦躁

不安、抽搐共济失调、昏迷

其实,同学们感到困难的还是“有机磷中毒M样症状”的记忆,好象很杂,没有条理。事实上我们知道:

阿托品是治疗有机磷中毒的特殊解毒剂,阿托品就是解除其M样症状,故M样症状和阿托品的作用正好相反。

Atropine作用 M样症状
眼 眼干无泪 流泪
鼻 无涕 流涕
口 口干 口吐白沫、流涎
皮肤 干燥 多汗
大便 干燥、便秘 失禁
小便 潴留 失禁
肺 分泌物少 分泌物多
胃肠 蠕动慢 蠕动快
瞳孔 散大 缩小(针尖大)
心率 ↑ ↓

分析上表,我们发现:

①阿托品作用为:使所有“有孔通道”(眼、鼻、口、皮肤、尿道、肛门、呼吸道)分泌↑;M样症状相反。

②“瞳孔、HR变化”不同。可记忆为:我们平常说哪个男生看着小姐,总是形容他“阿托品化”——瞳孔散大、心率加快、颜面潮红。

一个复杂难记的临床表现,几经转换,就这样简单地给记住了,而且可以一直记到你退休的那一天!

【例题66】1990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烟碱样症状是——B
A.多汗 B.肌束颤动 C.瞳孔缩小
D.支气管痉挛 E.流涎

【例题67】1995下列哪个不是有机磷中毒的毒蕈碱样表现?——C
A.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 B.多汗 C.肌肉颤动
D.瞳孔缩小 E.心率减慢

A.阿托品 B.解磷定 C.美解眠
D.尼可刹米 E.甘露醇
【例题68】1996解除有机磷中毒时烟碱样毒性作用,首选——B
【例题69】1996解除有机磷中毒时毒蕈碱样毒性作用,首选——A

5.顺序记忆法

(1)关于烧伤愈合时间
Ⅰ°、浅Ⅱ°、深Ⅱ°、Ⅲ°烧伤愈合时间分别记忆为1、2、3、4周。

(2)生化中尿素合成的记忆
我们知道,尿素的合成为“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Krebs-Henseleit循环)”。示意图如下:

CO2+NH3 氨基甲酰磷酸 瓜氨酸
鸟氨酸+尿素 精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

为了记住这些内容,可归纳为下表,记忆为2、3、4个,就可将尿素循环的考点一网打尽!

2个部位 肝脏线粒体(该图左上方框图所示)+胞液
2个关键酶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2个N 尿素分子中2个N——1个来自NH3、1个来自天冬氨酸
3个重要产物 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4个ATP 尿素合成是个耗能过程,每合成1分子尿素消耗4分子ATP

【例题70】2003下列哪些化合物是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ACD
A.瓜氨酸 B.甘氨酸
C.精氨酸 D.鸟氨酸

【例题71】1998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其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一个直接来自游离的氨,另一个直接来源于D
A.鸟氨酸 B.瓜氨酸 C.精氨酸
D.天冬氨酸 E.甘氨酸

A.线粒体 B.胞液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例题72】1993尿素生成的场所——C

6.横向联系记忆法

例如:
①CoQ是线粒体中不同的底物氧化呼吸链的交汇点。
②G6P是糖代谢不同途径的交汇点。
③乙酰CoA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交汇点。
④一碳单位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如“G6P是糖代谢不同途径的交汇点”,我们可以归纳为下图:

糖酵解、有氧氧化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G6P → 磷酸戊糖旁路
↓糖原合酶
糖原

【例题73】1992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B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 E.6-磷酸果糖

五、掌握解题技巧

1.要学会“猜”

作出答案的方法无外乎三种:直选法、排它法及“猜猜看”,前两种方法同学们都能熟练的应用,这里就不再赘述。“猜”在我们答题过程中,常常用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人都应用过。经过对10余年来西医综合考题的细致研究,我们发现有以下规律,值得同学们高度重视:

(1)纯数据题
对于纯数字题,绝大多数答案并不为C,事实上近7年来纯数字题仅极少数答案为C。而大多数同学在猜数字题答案时,最常猜的答案就是“C”,总是错误的认为,假设该题的正确答案为3,那么出题者肯定会将答案选项设计成A=1、B=2、C=3、D=4、E=5。

【例题74】1996 1克软脂酸(分子量256)较1克葡萄糖(分子量180)彻底氧化所生成的ATP高多少倍?——B
A.2 B.2.5 C.3
D.3.5 E.5

【例题75】 2002已知某酶Km值为0.05mol/L,欲使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浓度是多少? ——D
A.0.04mol/L B.0.05mol/L C.0.1mol/LD.0.21mol/L E.0.81mol/L

(2)杂合型数据题

对于那些不是纯粹为测试某个特殊数据设计的“纯数据题”,而是出现在答案项中的含数字的选项,则多为干扰项,而非正确答案。掌握这个规律对同学们解题大有帮助,因为这种无关痛痒的数据,即使是专科医师或老师也难以记住。如下面这些加黑数据就不是正确答案项,只是真假难辩的干扰项。

【例题76】1998有关脾脏破裂,哪项是错误的?——E
A.发病率占腹部损伤的40%-50%
B.真性破裂占脾脏破裂的85%
C.脾脏破裂的治疗原则是紧急手术处理
D.成人脾脏切除后,爆发型感染的发生率一般认为不超过1%
E.脾脏切除后爆发型感染以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

【例题77】2002关于体内钙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E
A.血清钙的浓度一般相当稳定
B.血清钙的浓度为2.25-2.75mol/L
C.不少外科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钙代谢紊乱
D.机体内的钙99%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储存在骨骼中
E.血清中的非离子钙不到半数,但却起着神经肌肉稳定性的作用

【例题78】2003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常见特征?——C
A.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 B.占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 C.肿瘤大部分为单发
D.可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E.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

【例题79】2004下列关于急性肾衰竭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肾性急性肾衰竭时通常尿液浓缩,尿比重和渗透压高
B.尿量是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的唯一指标
C.20%的急性肾衰竭与创伤和手术相关
D.高血钾是少尿期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E.多尿期时氮质血症恢复正常

【例题80】2004下列脾破裂的叙述,错误的是——E
A.有慢性病理性改变的脾更易破裂 B.通常采用脾切除术
C.85%有脾包膜及脾实质破裂 D.治疗原则是紧急手术
E.成人脾切除术后,爆发型感染发病率高

但近年来内科学的少数试题例外(我们知道内科学试题一直以来都是最刁的!我个人认为,单纯玩这种数字游戏没多大的临床意义!),但反过来一想,他就是要我们为解题而解题嘛,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为什么就不利用一下呢?考试中,我们如不知正确答案,就猜它嘛。例如:

【例题81】2004用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D
A.雄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 B.对慢性再障疗效较好
C.对重型再障无效 D.在用药1个月后生效
E.目前常用的是司坦唑醇(康力龙)

【例题82】2002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发热特点错误的是——A
A.一半有弛张热 B.少数可呈稽留热
C.高热伴明显毒血症者见于渗出型 D.高热伴明显毒血症者见于干酪症
E.高热伴明显毒血症者见于伴有粟粒型结核者

【例题83】2002下列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烧心的描述,错误的是——B
A.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 B.常在餐后半小时出现
C.腹压增高时可加重 D.弯腰时可加重
E.卧位时可加重

2.A型题中出现的一些“无关痛痒”的选项,常常不是答案所在

为了加大试题难度,近年来的试题中,经常出现此类的多选项:什么“男性好发”、什么“预后怎样”、什么“好发于…年龄”?一般来说,这类选项多是干扰意义非常强的非答案项。其实,这类选项考试时很难作答,因为几乎所有的考生,平时复习时都不会有意的去记住这些“无关紧要”的考点。这是近几年考题的趋势,希望同学们注意。如【例题84】中的D、E项就是非答案项,但干扰性相当强。


【例题84】2003关于胆囊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C
A.约1/3胆囊癌并存胆囊结石 B.多发生在胆囊颈部
C.以硬性腺癌多见 D.男性多发
E.预后较好

3.无限扩大法和无限缩小法

有时候,当我们无法判断某些选项的正确与否时,可采用此法。例如:
【例题85】清创的原则中,下列各项哪项是错误的? ——E
A.清除伤口内异物 B.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 C.彻底止血
D.根据情况缝合伤口 E.必须放置引流

如你不知道正确答案是E,你就将该答案项的条件“无限扩大” ——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放置引流,假设你脸上有个伤口,给你放置一根橡皮引流管,你乐意么?如此一推导,正确答案跃然纸上。

【例题86】1992关于肝破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肝破裂常合并有胆汁性腹膜炎
B.肝破裂右肝比左肝多
C.肝破裂如肝静脉主干有损伤,有并发空气栓塞的可能
D.肝破裂应行肝叶切除术
E.肝破裂常有胆道出血

同样道理,如你不知道“【例题86】”的正确答案是D,那你就将该答案项的条件“无限扩大” ——即无论什么类型的肝破裂都必须行肝叶切除术。假设你有一个裂口为0.5cm的小的肝裂伤,给你行肝叶切除,你干吗?答案也容易得到,且都非常正确。

4.局外思维法

有时,当我们无法应用所学到的医学知识正确解题时,你就应该跳出医学范畴,反过来设想:假设我就是一名普通工人,我会怎样?这种方法对解答一些内、外科学试题,有时帮助很大。【例题87】,设想你就是一名普通工人,当你面部开放伤12小时后,进入医院,你希望医生对你怎么处理?难道不缝合?不清创?延期缝合?显然你都不会乐意。


【例题87】1997面颊部开放性损伤后12小时,局部的处理宜——D
A.按感染伤口对待,只换药,不清创 B.清创后不缝合
C.清创后延期缝合 D.清创后一期缝合
E.换药观察后,延期缝合

5.注意不同科目试题可能会出现不同答案

同一内容的考题,不同的科目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这很正常,只要解题时,看看这个题目的前后,就知道这道题是属于哪个科目了,也好处理。但有时即使是同一部教材,答案也不一致。例如关于扩管药作用机理内科学前、后就不一致。如5版教材,第165页《内科学·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强调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的作用机理是扩张小静脉、降低前负荷。但在《心绞痛》治疗中,又强调其作用机理为扩张小动、静脉,减低前后负荷及扩张冠状血管。且该知识点经常考。查阅新版《7年制内科学教材》,该书中作用机理为扩张小动脉和静脉,但扩静脉的作用超过扩动脉。这种题如何作答,只有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再加上考生你的运气了。

类似的解题技巧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详述,将会在后述的内容中逐步介绍给大家。

六、考试时要注意审题

多选题为客观性试题,要求的就是准确无误,因此审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例题6】,尽管该类题目多次出现,但仍有不少考生将“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和“双侧伤”混为一谈。

七、参加一些高质量的西医综合培训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这些班的老师对命题动向、命题风格都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研究,每年对真题的命中率都较高。许多同学常常感叹:“书已经看了两、三遍,内容已经很熟了,但做题时怎么老是出错?”,甚至对自己的能力都产生怀疑,整天愁眉沮丧!为什么?追其原因,即使你能将上述5本书都背下来,你也只会作作问答题,至多作作A型题而已,因为你没有将某些疾病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横向比较,没有掌握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因此只能在及格线下苦苦挣扎!其实,这时假设有人给你的这些无序的内容串一串,提个醒,你就会豁然开朗。那么你也会获得240多分的高分!到那时有人问你:“西医综合真的就这样难考吗?”你也许会挺着腰杆响亮回答:“NO!”
1条评分
luke 鲜花 +2 辛苦了 2008-07-04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7-04
非医类跨专业考研成功的一点经验总结


考试前我告诉自己,如果能上,一定要写一篇关于考研复习的文章,让后来考研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个过来人,特别是跨专业考医学的过来人的一点经验。

    5月份我拿到了某医科大学神经内科的录取通知书,我曾经设想过很多次拿到通知书的场景,我以为自己会落泪,为自己这么久以来受的苦和累。可是,我的感觉只有疲惫,一种折磨萦绕很久终于消散而留下的疲惫。有人说,考研过后的人就如涅磐后的凤凰,重生而虚弱,我赞同。但我要说的是,朋友,考研并不难,跨专业也不难!难的是耐得住寂寞,是顶得住压力,是不要放弃!!!

    我本科不是医学,下决心考医学研究生却有充足的理由,这里我就不再多说。而我要提醒那些想跨专业的同学,特别是转入专业性很强的同学,你们要准备的,不仅仅是在初试上花更多的精力,而且一定要和导师联系好,甚至要和研究生院的领导沟通好!你初试成绩再好,遇上歧视其他专业的导师或是院校,你的所有努力到最后都可能化作零。我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就遇到了重重阻力,我能理解,的确医学不像其他专业,不是靠一个考试就能与5年的学习实践划等号的,这也是我想提醒大家的,除非你有充足的准备,靠跨专业考进的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

    要是你认为自己已经下定决心,并且准备好必要条件,那么朋友,只要你坚持不放弃,跨专业考医学就一定能成功!

    下面我谈谈复习的一点经验:

    我总分352分,西综209英语78政治65,不算高,但对于一个跨专业又是第一次考的人来说,也算是让人比较满意了。

    首先谈谈西医综合,很多朋友都在疑惑到底要不要报一个西医综合辅导班,我的看法是,有帮助但不报你也能自己看懂也能考上。报班是让你的复习有个方向,但辅导书能给你同样的帮助。我当初报了一个班,结果是视频,上了两节,看得很不清楚,就没去了,后来买了贺银成的书和他辅导班的碟,很有帮助。

    我认为西医综合的学习,第一步,看一遍教科书,当然是带着记忆去看,看完之后要有一个印象,这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第二步,重点背贺银成的辅导书,可以结合他暑期辅导班的碟背(文都网上有卖,有的学校有人刻录拿出来卖,这样买很划算,100块一张,比上辅导班670便宜多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3到4个月,大家一定要坚持!!贺银成的书真的不错,涵盖所有考点而又重点突出,特别对于跨专业考医学的同学,这本书可以很好地提示和指点应该如何复习西综。最后,看真题,就是北大那本黄皮书,重点看生化生理病理外科,特别是生化,很多原题。对于跨专业甚至本专业的同学来说,我知道生化是一个大难题,但很幸运,生化出题很简单,分值又少,只要你把黄皮书上生化的所有原题搞懂了,至少不会让生化拖了你的总分。如果你还有多的时间,建议你做一做北大医学部的模拟题,就是绿皮的那一本,一定要买当年的,有人可能会说那上面的题太简单了,我想告诉你,西综考试就那么简单,说不定还有惊喜会遇上原题。于某某的书我也做过,生理部分还可以,其他的说实在的,一般,而且很多错误答案。

    总结下来你需要的书有:第六版教材(只做熟悉不作仔细记忆你也记不了),贺银成西综辅导书(记忆),黄皮书(记忆),绿皮书(能做多少做多少)。要能把这些书摸透,足够了。再多,相信我,你也看不过来了。

英语,很多同学的老大难,我想重复前辈们的话,真题真的很重要。但是怎样利用好真题呢?我将重点谈一谈:

    第一遍,模拟正式考试做整套真题,我说的模拟正式考试就是指在下午2点到5点在教室做一套真题,不能查阅字典不要上厕所,就像真正上考场那样。之后比对答案给自己打分。之后的几天,仔细分析试卷,不要只看错误的部分或是选项要求的部分,只要是英文的你都要弄懂他的意思读懂它的语法结构,同时用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真题中隐藏的各种知识点,以便日后复习使用。然后再仔细分析归纳自己为什么错,都是在什么问题上犯的错,以便以后一遇到此类问题都要特别注意。这样下来,如果每天看两个小时英语真题,完成一套题的第一遍复习可能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还有,不要一次性把所有真题做完,留一两套在考试之前,也就是一月份时,当模拟题做。因为任何一套模拟题都没有真题更接近考试水平。

    第二遍,再复习整理笔记本上的知识点,同时再以第一遍的方式更深入地研究。例如,在复习阅读理解时,可以把比较有价值的首末段先译成中文,在将中文意思自己翻译成英文,再与原文比对,这样不仅能训练你对大段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还能训练英翻汉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顺便还能检测你的单词拼写。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我的办法太笨了也太没有效率了,但是在我看来,学好英语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基础打牢才可能在考场上发挥稳定,百战百胜。要知道认认真真做好一套真题比一口气做10套模拟题有用得多。

    最后一遍,考前浏览真题以及笔记。要抓住真题的“感觉”,这样做在考场上也不会觉得考题很有“陌生感”。

    除了真题还有哪些资料比较有用呢?我推荐:新东方的单词红宝书,石春桢的220篇,其他关于写作啊什么的,我用的是考试虫的,还可以。

    关于政治。报一个好的政治补习班,一定不要吝惜钱,认认真真跟着老师走,应该问题不大。如果你是理科生,我想提醒你,人人都说政治简单好过,但是也不像你想象那样最后两个月就能搞定,文科生底子好,可能只需那点时间,但我想提醒那些掉以轻心的同学,在政治上栽跟斗的同学并不少。最好早点接触政治,清楚自己的水平,不要到了最后搞得兵荒马乱。

    我还想告诉大家上考场的一些经验:一定要带齐所有需要的东西,例如纸巾,我们考研是在冬天,很可能会有一点小感冒。还有手机一定关机,最好别带,这些小小的细节要是没注意可能就成了考试巨大的绊脚石,我记得我们考场上就有一个同学,刚开考15分钟手机就响了,结果被开除考试资格。穿多一点,舒适最好,带块巧克力,以防考试太紧张低血糖。还有,在临考前一个月,尽量为自己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就算花点钱在我看来也是值得的。

    好了,这是我关于考研复习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希望地震没打击到大家考研的热情。现在是五月,坚持住,一切都还来得及
1条评分
daf1983 鲜花 +1 2008-07-0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