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协和资料总汇(内外妇儿) 要求加精!
回帖:三十二。白血病
FAB分类,哪项POX反应,非特异酯酶均阴性ALL-L3
急性白血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因素是骨髓造血受白血病细胞干扰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 易发生DIC的白血病是AML-M3
慢粒患者,WBC65×10 9 .L,巨脾,出现左上腹剧痛,诊断最可能是脾梗死脾周炎
对于M1正确的是骨髓增生活跃,原粒细胞占未分化细胞>90%
急性白血病浸润所致体征最多见于淋巴结,肝脾肿大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儿童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
慢粒病人有哪条染色体改变t(9:22)(q34:q11)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儿童急淋
非特异酯酶阴性符合M3特点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含粗大嗜清颗粒比例≥30%
慢粒最突出的特征是粒细胞显著增多,脾明显肿大 急慢性白血病鉴别主要依靠骨髓原始细胞的多少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多见于慢粒白血病
脑膜白血病发病机制是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NAP活性明显增高见于类白血病反应 骨髓中原粒细胞>30%对诊断慢粒白血病急性变有意义
类白血病反应的特点是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NAP活性增高
Auer小体最常见于急粒白血病 类白病反应不同于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化验是NAP活性增高
慢粒白血病的临床特点脾脏显著肿大为主,并有腹胀,低热,乏力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见Auer小体
急淋血病首选治疗药物是VP 类白血病反应NAP强阳性
急淋白血病PAS阳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t(9:22)(q34:q11)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NaF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二十三。淋巴瘤
治疗霍奇金病MOPP 治疗非霍奇金病CHOP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羟基脲. 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A
二十四。 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发病机制是有抗血小板抗体
ITP做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
ITP首选治疗是I糖皮质激素 关于急性ITP骨髓巨核细胞以幼稚型为主
过敏性紫癜哪种类型最常见皮肤型 过敏性紫癜血管壁变态反应
肝病出血倾向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IC消耗性凝血障碍
血友病因子Ⅷ缺乏
儿科复习题
绪论
我国将围生(产)期定为自妊娠28周后到生后7足天
新生儿期指的是 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
婴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后28天~满1周岁之前
幼儿期指的是生后1周岁~满3周岁之前
生长发育
小儿体重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600~800g
小儿体重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00~400g
小儿体重在2岁至12岁时每年增长约2kg
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约在1~1.5岁 小儿前囟早闭见于小头畸形
乳牙开始萌出的月龄是4~10个月
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A 由上到下B 由近到远C 由粗到细D 由低级到高级E 由简单到复杂
小儿腕骨骨化中心出全的年龄是10岁
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
小儿何月龄克氏征阳性是正常的3~4个月前
小儿巴氏征阳性在何时为生理现象2岁之前
小儿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吸吮动作 2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脐下
6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2-12岁身高粗略估计:身高(cm)=年龄x7+70(cm)
身长 :出生时上部量大于下部量,2岁中点在脐下,6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恰在耻骨联合上缘,此时上部量和下部量相等。
头围:
下一页 (1/4)
下一楼›:妇产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右卵巢动脉 ..
‹上一楼:二十二。肝脏疾病
肝昏迷患者经治疗后神志恢复可给予蛋白质饮 ..

查看全部回帖(18)
«返回主帖